【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径变化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修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径变化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政地下管网在常年运行中,地下管道容易因腐蚀、过载荷、基础沉陷或人为因素等,产生局部损坏,发生管内介质泄漏甚至爆炸事故,为了防止局部泄露造成的危害,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修复。现有非开挖管道修复器,应用该装置则无需对道路进行大规模开挖即可对管道的局部损坏进行修复。
[0003]现有的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器,包括有充气囊本体,充气囊本体与两定位座形成有可膨胀的充气囊腔,充气囊本体由透明的弹性橡胶制成,充气囊腔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修复材料捆绑于充气囊本体外周面,当充气囊本体膨胀时,将修复材料抵在管道损坏处的内壁,用紫外线灯加热固化。
[0004]但现有的非开挖管道修复器在市政管道内运行的时候,在管道的管径变化处会行进不便,不能够同时修复两个相邻但管径不同的管道上的局部损坏,导致修复工作量增加,提高了修复工作的工期与成本。
[0005]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径变化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组件(1),所述修复组件(1)包括分别可沿两个直径不同的管道内往复移动的第一修复器(11)和第二修复器(12),该第一修复器(11)的直径大于第二修复器(12)的直径;连接器(2),所述连接器(2)设置于所述第一修复器(11)和第二修复器(12)之间,所述连接器(2)内部盘绕有多圈输气管形成输气管层(201);该输气管层(201)的进气端接至所述第一修复器(11),其出气端接至所述第二修复器(12);以及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调控所述第一修复器(11)和第二修复器(12)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器(2)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修复器(11)和第二修复器(12)抵达各自所需修补管道内的合适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径变化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修复器(11)和第二修复器(12)均主要由被两端对称基座夹在其中的紫外线灯(101)、环绕修复器外侧的防粘膜(102)、紧贴于防粘膜(102)内侧的气囊(103)以及位于两端对称基座中心的第一充气接入头(105)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径变化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主要由输气管层(201)、包裹于输气管层外部的保护壳(203)以及位于保护壳(203)两侧中心的第二充气接入头(204)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雷,钟伟斌,张发鸿,金诚,周平,唐睿,吴观庆,罗健,罗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