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71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框架结构,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上下两层架体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后座椅定位装置;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上层架体一侧与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相对应侧的立柱上下向转动连接,所述上层架体由气弹簧驱动上下向翻转;所述上层架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绷带锁止结构以与压紧绷带配合;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四根立柱分别向上延伸高出所述上层架体,其中三根立柱是一体式立柱,另外一根立柱是可折叠式立柱;所述三根一体式立柱之间依次通过纵向拉杆和横向拉杆连接形成半包围结构;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强度高,确保了零件的过程质量。保了零件的过程质量。保了零件的过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物流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汽车厂在车型配置上也是不断升级,汽车装配零件数量也随之增多,为了满足主机厂精益化生产和产能节拍的提升,很多产品均由原先单个零件供货变更为配套性总成模块化供货。配套性零件由外协供应商组装模块化直接为主机厂配套,比如后座椅配套性模块化。因同一款车型有不同的座椅配置,因此后座椅配套性总成模块同样存在不同配置之分。对于汽车行业内主机厂来说,生产装配方式几乎为精益化生产,对于所有物料的库存基本控制在2 JPH(生产节拍)值之内,对于多颜色件的供货模式就需要采用排序的方式进行供货,即根据上线生产车型配置顺序来进行配送物料。此供货方式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库存资金,同时可以解决线边、PC库区库存摆放面积,提高作业效率。但是,目前汽车后座椅总成供货运输工装基本采用单独器具供货,效率低、成本高,后座椅总成供货的运输、仓储、配送和装配已成为制约汽车厂高效物流发展的瓶颈。而且,该后座椅配套零件自重达到40千克以上,对于线上装配必须通过机械手进行辅助取件装配。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既可实现多款车型排序供货也可满足质量防护和可运输的装具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5]一种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包括双层框架结构,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上下两层架体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后座椅定位装置;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上层架体一侧与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相对应侧的立柱上下向转动连接,所述上层架体由气弹簧驱动上下向翻转;所述上层架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绷带锁止结构以与压紧绷带配合;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四根立柱分别向上延伸高出所述上层架体,其中三根立柱是一体式立柱,另外一根立柱是可折叠式立柱;所述三根一体式立柱之间依次通过纵向拉杆和横向拉杆连接形成半包围结构;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
[0006]进一步,所述后座椅定位装置包括多个后限位卡槽、至少两个侧支撑块和多个调准滑道支撑卡槽。
[0007]进一步,所述后限位卡槽、侧支撑块及调准滑道支撑卡槽均是采用聚氨酯材料加工而成的仿型结构以与后座椅总成上的相应定位支架配合。
[0008]进一步,所述后限位卡槽的主体是柱体结构,所述柱体结构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长圆形孔槽。
[0009]进一步,所述侧支撑块的主体是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圆孔。
[0010]进一步,所述调准滑道支撑卡槽的主体是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上端面上设置有U形凹槽或阶梯式凹槽。
[0011]进一步,所述绷带锁止结构是开口向下焊接在所述上层架体上的U型卡扣。
[0012]进一步,所述可折叠立柱的可折叠部分与其下方的固定部分插接连接,所述固定部分的上端一侧壁上开有一豁口,且与豁口所在侧壁相邻的两侧壁贯穿一转动轴,所述可折叠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以与所述转动轴配合。
[0013]进一步,所述上下两层架体之间还设置有中间支撑杆。
[0014]进一步,所述纵向拉杆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减噪橡胶垫。
[0015]进一步,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底部四角还分别设置有堆垛插杆,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立柱顶端还分别设置有堆垛插孔;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底部还设置有叉车槽。
[0016]进一步,所述双层框架结构还设置有牵引钩以与动力牵引装置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双层框架结构采用40
×
40
×
3mm规格的Q235方钢焊接而成,所述中间支撑杆采用 40
×
40
×
3mm规格的方钢制成;所述气弹簧有两个且均是680N的气弹簧;相邻的两组后座椅定位装置之间留有约400mm的距离满足线边机械手插入操作,上下层架体的两边区域分别预留300mm空间,提起后保证两边无干涉。
[0018]该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的工装替代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单独后座椅总成专用器具装载方式,能满足运输、仓储、配送至线边的各项需求,可全程循环使用,相比现有的后座椅总成专用器具包装,降低了投入成本,可满足多款车排序,同时可满足机械手抓取要求,提升了过程质量和效率,减少了物流占地面积。
[0020](2)本技术中的工装,上层架体可翻转,单个立柱可折叠(为满足机械手抓取要求),定位装置按照座椅定点支架的造型采用聚氨酯卡槽或支撑块,上层架体采用两个680N气弹簧紧固两边,以及顶层采用绷带压紧方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强度高。
[0021](3)本技术因全程运输工装上线采用物流牵引车操作,且排序供货,过程无分拣搬运动作,故确保了零件的过程质量。
[0022](4)本技术满足多款车型通用和上线机械手装配要求,大幅度降低单件包装成本,提升了零件过程质量及现场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后限位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调准滑道支撑卡槽的结构示意图Ⅰ;
[0026]图4: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调准滑道支撑卡槽的结构示意图Ⅱ;
[0027]图5: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侧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的工作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双层框架结构;11—堆垛插杆;12—牵引钩;13—一体式立柱;14—可折叠式立
柱;15—纵向拉杆;151—减噪橡胶垫;16—横向拉杆;17—绷带锁止结构;18—中间支撑杆;2—行走轮;3—气弹簧;4—后限位卡槽;5—侧支撑块;6—调准滑道支撑卡槽;7—后座椅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2]图1至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种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后限位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两种调准滑道支撑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中侧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的工作示意图。
[0033]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包括双层框架结构1,双层框架结构1的上下两层架体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后座椅定位装置;双层框架结构1的上层架体一侧与双层框架结构1相对应侧的立柱上下向转动连接,所述上层架体由气弹簧3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框架结构,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上下两层架体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后座椅定位装置;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上层架体一侧与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相对应侧的立柱上下向转动连接,所述上层架体由气弹簧驱动上下向翻转;所述上层架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绷带锁止结构以与压紧绷带配合;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四根立柱分别向上延伸高出所述上层架体,其中三根立柱是一体式立柱,另外一根立柱是可折叠式立柱;所述三根一体式立柱之间依次通过纵向拉杆和横向拉杆连接形成半包围结构;所述双层框架结构的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椅定位装置包括多个后限位卡槽、至少两个侧支撑块和多个调准滑道支撑卡槽;所述后限位卡槽、侧支撑块及调准滑道支撑卡槽均是采用聚氨酯材料加工而成的仿型结构以与后座椅总成上的相应定位支架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限位卡槽的主体是柱体结构,所述柱体结构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长圆形孔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座椅总成的存放、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块的主体是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上端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祥李家俊王道库昂卫星乔军焦阳郑杨付杰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