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桥减震支撑体系及桥梁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
,特别涉及一种斜拉桥减震支撑体系及桥梁。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主要依靠桥梁结构自身的强度、变形来抗震,这通常导致很大的地震能量从地面传递给结构,经济性较差。近年来,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国内外大量采用减隔震支座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减少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起到了隔震耗能的作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0003]在一些相关技术中,斜拉桥由于外形美观、造价合理、施工方便以及型式多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跨度斜拉桥桥梁一般采用在梁体与桥墩之间设置减隔震系统来减小地震响应;一般在桥梁纵向采用黏滞阻尼件来进行减震,但漂浮体系纵向位移量比较大,导致黏滞阻尼件比较细长,容易在平面内失稳;另外地震时产生的地震力的方向时刻变化、无序,容易对桥梁本身结构产生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斜拉桥减震支撑体系及桥梁,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地震时产生的地震力的方向时刻变化、无序,容易对桥梁本身结构产生损害。 >[0005]第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减震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分力装置(1),其用于设置在桥墩(5)上,其包括:
‑
支座(10),其用于竖向支撑主梁(2);
‑
第一耗能组件(11),其位于所述支座(10)横桥向的两侧,以及用于在桥墩(5)震动时横桥向变形;第二分力装置(3),其用于设置在桥塔(4)上,其包括:
‑
第二耗能组件(30),其用于和主梁(2)连接,以及在桥塔(4)震动时在纵桥向变形;
‑
第三耗能组件(31),其用于与主梁(2)连接,以及在桥塔(4)震动时横桥向变形,纵桥向移动;桥梁拉索,其用于承载主梁(2),并用于和桥塔(4)连接,以配合所述第一分力装置(1)和第二分力装置(3)形成将地震力纵桥向和横桥向分解的支撑体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减震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力装置(1)还包括在横桥向上限制主梁(2)的剪力限位装置(12),当剪力限位装置(12)的受力超过设计剪力后,剪力限位装置(12)剪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拉桥减震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限位装置(12)包括第一连接座(120)、第二连接座(121)和剪切件(122);第一连接座(120)和第二连接座(121)分别与主梁(2)和桥墩(5)连接,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剪切件(122)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减震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0)包括:第一部分(100),其连接在桥墩(5)上,并且其顶部设有第一球形槽,第一球形槽的四周设有滑动面;第二部分(101),其设置在主梁(2)上,并且其底部设有与第一球形槽相配合的第一球形部,以及与滑动面贴合的平面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减震支撑体系,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波,孔令俊,张晶,付晓鹏,谢红跃,胡辉跃,李勇,刘建华,胡军,王寅峰,罗航,郭为,张昭贤,陈章,马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