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16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存储结构,存储结构用于放置媒体设备,存储结构包括储物架,储物架具有用于存放媒体设备的放置槽;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储物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相间隔地设置,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储物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可运动地设置,以使媒体设备具有位于放置槽内的存储状态和位于放置槽外部的使用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存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媒体设备的放置方式造成的使用不便的问题。设备的放置方式造成的使用不便的问题。设备的放置方式造成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存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多媒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存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音视频会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目的的系统设备。视频会议的使用有点像电话,除了能看到与你通话的人并进行语言交流外,还能看到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使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就像在同一房间内沟通。
[0003]然而,现有的音视频会议平台所用到的媒体设备通常放置在固定架上,其稳定性较差,而且其位置固定,不便个人或群体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媒体设备的放置方式造成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结构,用于放置媒体设备,存储结构包括:储物架,储物架具有用于存放媒体设备的放置槽;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储物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相间隔地设置,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储物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可运动地设置,以使媒体设备具有位于放置槽内的存储状态和位于放置槽外部的使用状态。
[000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储物架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铰接;和/或,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储物架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铰接;第四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铰接。
[0007]进一步地,储物架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位于放置槽内,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均铰接在固定座上;和/或,存储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均与媒体设备连接,两个连接座相间隔地设置;两个连接座中的一个连接座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个连接座与第四连杆铰接。
[0008]进一步地,存储结构包括:第一门体,第一门体上设置有铰接组件,铰接组件的第一合页部与第一门体连接,铰接组件的第二合页部与储物架的外壁连接,以通过第一合页部与第二合页部相对转动,以使第一门体转动,从而遮挡或者避让放置槽。
[0009]进一步地,存储结构包括滑动门,第一门体内具有用于容纳滑动门的容纳腔体,滑动门在容纳腔体内可移动地设置;当第一门体遮挡放置槽时,滑动门位于容纳腔体外以遮挡放置槽,当放置槽避让放置槽时,滑动门位于容纳腔体内。
[0010]进一步地,滑动门上设置有把手,当滑动门遮挡放置槽时,把手设置在滑动门远离放置槽的一侧。
[0011]进一步地,储物架包括吸引部件,吸引部件与把手相配合地设置,当第一门体转动并使把手与吸引部件抵接时,吸引部件与把手连接,以固定第一门体的位置。
[0012]进一步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部,当第一门体遮挡放置槽时,第一把手部位于铰接组件远离吸引部件的一侧,以通过操作第一把手部使第一门体转动;第二把手部,第二把手部与第一把手部连接,第二把手部的外表面为弧面,第二把手部用于与吸引部件抵接。
[0013]进一步地,存储结构包括:储物室和第二门体,储物室位于储物架上,第二门体用于遮挡或者打开储物室;和/或,抽屉,抽屉设置在储物架上;和/或,固定片,固定片设置在储物架的侧壁上,以通过固定片将储物架的位置固定。
[0014]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沿竖直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存储结构用于放置媒体设备,存储结构包括储物架,储物架具有用于存放媒体设备的放置槽;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储物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相间隔地设置,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储物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可运动地设置,以使媒体设备具有位于放置槽内的存储状态和位于放置槽外部的使用状态。采用上述设置,当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时,将多媒体设备在储物架放置槽内拉出,之后根据要求来调节多媒体设备的角度,从而供人们使用,通过设置此设备,不仅可以对多媒体设备的位置进行固定,而且还可以对多媒体设备的角度进行调整,提高了多媒体设备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媒体设备的放置方式造成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存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9]图3示出了是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1、储物架;2、固定座;15、放置槽;5、连接座;6、媒体设备;7、第一门体;8、铰接组件;9、滑动门;10、把手;101、第一把手部;102、第二把手部;11、吸引部件;12、第二门体;13、抽屉;14、固定片;
[0022]20、第一连接件;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30、第二连接件;31、第三连杆;41、第四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4]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存储结构,用于放置媒体设备6,存储结构包括:储物架1,储物架1具有用于存放媒体设备6的放置槽15;第一连接件20,第一连接件20的一端与储物架1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件20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6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30与第一连接件20相间隔地设置,第二连接件30的一端与储物架1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30的另一端与媒体设备6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均可运动地设置,以使媒体设备6具有位于放置槽15内的存储状态和位于放置槽15外部的使用状态。采用上述设置,当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6时,将多媒体设备6在储物架1放置槽15内拉出,之后根据要求来调节多媒体设备6的角度,从而供人们使用,通过设置此设备,不仅可以对多媒体设备6的位置进行固定,而且还可以对多媒体设备6的角度进行调整,提高了多媒体设备6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媒体设备的放置方式造成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0025]在本实施例的存储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3,第一连接件20包括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储物架1铰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铰接;第二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储结构,用于放置媒体设备(6),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结构包括:储物架(1),所述储物架(1)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媒体设备(6)的放置槽(15);第一连接件(20),所述第一连接件(20)的一端与所述储物架(1)相对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0)的另一端与所述媒体设备(6)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30),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相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一端与所述储物架(1)相对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另一端与所述媒体设备(6)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均可运动地设置,以使所述媒体设备(6)具有位于所述放置槽(15)内的存储状态和位于所述放置槽(15)外部的使用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0)包括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储物架(1)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媒体设备(6)铰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30)包括第三连杆(31)和第四连杆(41),所述第三连杆(31)的一端与所述储物架(1)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41)铰接;所述第四连杆(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1)铰接,所述第四连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媒体设备(6)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架(1)包括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位于所述放置槽(15)内,所述第一连杆(3)和所述第三连杆(31)均铰接在所述固定座(2)上;和/或,所述存储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座(5),两个所述连接座(5)均与所述媒体设备(6)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座(5)相间隔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座(5)中的一个所述连接座(5)与所述第二连杆(4)铰接,另一个所述连接座(5)与所述第四连杆(41)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结构包括:第一门体(7),所述第一门体(7)上设置有铰接组件(8),所述铰接组件(8)的第一合页部与所述第一门体(7)连接,所述铰接组件(8)的第二合页部与所述储物架(1)的外壁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合页部与第二合页部相对转动,以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画舫周彤林超杨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