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太阳望远镜的真空主镜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32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太阳望远镜的真空主镜筒结构,包括主封窗(1)、管线接口(2)、主镜筒(3)、四通操作窗口(4)、四通(5)、轴头封窗(6)、主镜后盖(7)、主镜调整盖(8)、密封轴头(9)、侧封窗(10)、真空计(11)和手动真空阀(12)。主镜筒内部包括主镜、次镜、第三镜等光学元件以及相应的支撑调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主镜筒内部为真空,定期通过手动真空阀(12)抽走镜筒内部多余空气,维持真空度稳定。其优点为:能够减小太阳辐射下的主镜视宁度效应,有效保护镜筒内部的光学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和特殊工艺,抑制真空腔内的材料表面放气,降低了太阳望远镜的维护周期和成本。镜的维护周期和成本。镜的维护周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太阳望远镜的真空主镜筒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文观测设备的光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适用于太阳望远镜的真空主镜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世界很多国家都研制了各种形式、不同用途的太阳望远镜用于太阳观测,口径从几十厘米至几米不等。传统意义上,太阳望远镜口径在1m以下,为了解决望远镜内部的热畸变,会采用真空式镜筒结构。真空的光路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扰动与望远镜内部空气对流运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但以往的真空式太阳望远镜,气密性受限于密封能力和主镜筒内部复杂结构材料的表面放气,维护周期短,运行成本高。本专利技术通过管路金属化,一体焊接成型,并采用特定工艺的真空腔内表面处理技术,很好抑制了主镜筒内部材料的放气率,降低了太阳望远镜的维护周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太阳辐射下的主镜视宁度效应,有效保护镜筒内部的光学元件,解决了真空主镜筒连接面多,内部结构复杂,气密性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特殊的工艺,极大降低了太望远镜的维护周期和运行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太阳望远镜的真空主镜筒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主封窗(1)、管线接口(2)、主镜筒(3)、四通操作窗口(4)、四通(5)、轴头封窗(6)、主镜后盖(7)、主镜调整盖(8)、密封轴头(9)、侧封窗(10)、真空计(11)和手动真空阀(12)组成;其中,密封主腔体由主封窗(1)、主镜筒(3)、四通(5)、主镜后盖(7)和主镜调整盖(8)通过法兰螺钉连接而成,各连接位置采用胶条密封,主封窗(1)、侧封窗(10)和轴头封窗(6)作为通光窗口位于主镜筒前端和侧面,四通操作窗口(4)和密封轴头(9)作为装调窗口位于四通(5)中部,管线接口(2)为电气接口,真空计(11)和手动真空阀(12)安装在四通(5)的端面上,主镜筒腔体通过手动真空阀(12)与真空泵相连,而真空计(11)用于实时监测腔体的气压值;该主镜筒结构为密封式,真空腔体通过手动真空阀(12)抽走空气形成真空系统,真空主镜筒内部设有主镜、次镜、第三镜以及相应的支撑调整机构,对真空主镜筒内部机构进行操作或调整时,需先打开手动真空阀(12)放气,使真空主镜筒内不再是处于真空状态,内外压达到平衡后,再进行拆卸主封窗、轴头封窗、侧封窗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太阳望远镜的真空主镜筒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封窗(1)位于主镜筒结构最前端,是密封主镜筒的最大光学部件;侧封窗(10)位于主镜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程饶长辉饶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