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7264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发电机、汽轮机、高压汽包、低压汽包、热力除氧器、汽封加热器、凝汽器、凝结水泵、制冷机、冷却水管以及保温管;余热锅炉分别连接热力除氧器、高压汽包和低压汽包,汽轮机连接余热锅炉,汽轮机分别连接发电机、凝汽器和制冷机,凝汽器依次通过凝结水泵和汽封加热器连接热力除氧器;制冷机的出口通过保温管连接冷却水管的入水端,保温管的内、外壁分别设置有保温层、高温隔热层,冷却水管设于汽轮机的外侧上,冷却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汽封加热器;其提高汽轮机的散热效果,继而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也使得制冷机输出的冷却液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继而确保散热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
,尤其是指一种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用天然气、重油、发生炉煤气的玻璃窑产生的大量废烟气都会被排放掉,排放时其温度约为400℃~ 500℃,这些烟气中携带着大量的热能。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就是利用其排放的废烟气热能进行发电的系统,主要装备由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除氧器等装置组成,其中余热锅炉吸收烟气的余热并加热给水产生出过热蒸汽,将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并送入电网。在该玻璃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汽轮机会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导致容易损坏,继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0003]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其提高汽轮机的散热效果,继而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也使得制冷机输出的冷却液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继而确保散热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05]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有余热锅炉、发电机、汽轮机、高压汽包、低压汽包、热力除氧器、汽封加热器、凝汽器、凝结水泵、制冷机、冷却水管以及保温管;
[0007]所述余热锅炉分别连接热力除氧器的出口、高压汽包以及低压汽包,所述汽轮机的入口连接余热锅炉的出口,所述汽轮机的出口分别连接发电机、凝汽器和制冷机的入口,所述凝汽器的出口依次通过凝结水泵和汽封加热器连接热力除氧器的入口;
[0008]所述制冷机的出口通过保温管连接冷却水管的入水端,所述保温管的内、外壁分别设置有保温层、高温隔热层,所述冷却水管设置于汽轮机的外侧上,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汽封加热器的入口。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温隔热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反射层。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反射层为含碳化硅和氧化锆的耐高温防辐射涂料层。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温隔热层为陶瓷纤维模块,所述陶瓷纤维模块由多段陶瓷纤维模块单元相互拼接而成。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层由硬泡聚氨酯构成。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余热锅炉包括有高压过热器、高压蒸发器、高温省煤器、低压过热器、低压蒸发器以及低温省煤器,所述高压汽包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低压汽包具有第三入口、第四入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
[0014]所述第一出口连接高压过热器的入口,所述高压过热器的出口为余热锅炉的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高压蒸发器的入口,所述高压蒸发器的出口连接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入口连接高温省煤器的出口,所述高温省煤器的入口连接低温省煤器的出口;
[0015]所述第三出口连接低压过热器的入口,所述低压过热器的出口分别连接汽轮机和热力除氧器的入口,所述第四出口连接低压蒸发器的入口,所述低压蒸发器的出口连接第三入口,所述第四入口连接低温省煤器的出口,所述低温省煤器的入口通过给水泵连接热力除氧器的出口。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凝汽器连接汽封加热器。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冷却水管、制冷机以及保温管的配合,提高汽轮机的散热效果,继而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通过保温层和高温隔热层的配合,使得制冷机输出的冷却液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继而确保散热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18]以及,通过设置隔热反射层,可防止外界高温气流渗透至隔热层和保温层,有效提高隔热效果,延长保温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保温管剖视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11、汽轮机
ꢀꢀꢀꢀꢀꢀꢀꢀꢀꢀꢀꢀꢀ
12、发电机
[0023]13、凝汽器
ꢀꢀꢀꢀꢀꢀꢀꢀꢀꢀꢀꢀꢀ
14、凝结水泵
[0024]15、汽封加热器
ꢀꢀꢀꢀꢀꢀꢀꢀꢀ
16、热力除氧器
[0025]17、给水泵
[0026]21、制冷机
ꢀꢀꢀꢀꢀꢀꢀꢀꢀꢀꢀꢀꢀ
22、冷却水管
[0027]23、保温管
ꢀꢀꢀꢀꢀꢀꢀꢀꢀꢀꢀꢀꢀ
231、保温层
[0028]232、高温隔热层
ꢀꢀꢀꢀꢀꢀꢀꢀ
233、隔热反射层
[0029]31、高压汽包
ꢀꢀꢀꢀꢀꢀꢀꢀꢀꢀꢀ
32、低压汽包
[0030]40、余热锅炉
[0031]41、高压过热器
ꢀꢀꢀꢀꢀꢀꢀꢀꢀ
42、高压蒸发器
[0032]43、低压过热器
ꢀꢀꢀꢀꢀꢀꢀꢀꢀ
44、高温省煤器
[0033]45、低压蒸发器
ꢀꢀꢀꢀꢀꢀꢀꢀꢀ
46、低温省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有余热锅炉40、发电机12、汽轮机11、高压汽包31、低压汽包32、热力除氧器16、汽封加热器15、凝汽器13、凝结水泵14、制冷机21、冷却水管22以及保温管23;
[0036]所述余热锅炉40分别连接热力除氧器16的出口、高压汽包31以及低压汽包32,所述汽轮机11的入口连接余热锅炉40的出口,所述汽轮机11的出口分别连接发电机12、凝汽
器13和制冷机21的入口,所述凝汽器13的出口依次通过凝结水泵14和汽封加热器15连接热力除氧器16的入口;所述凝汽器13连接汽封加热器15。
[0037]所述制冷机21的出口通过保温管23连接冷却水管22的入水端,所述保温管23的内、外壁分别设置有保温层231、高温隔热层232,所述冷却水管22设置于汽轮机11的外侧上,所述冷却水管22的出水端连接汽封加热器15的入口。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管22成螺旋状设置于汽轮机11的外侧壁上。通过冷却水管22,能够对汽轮机11的外表面进行降温,避免其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正常使用,而且,通过将已做完工的蒸汽形成冷却水,可以减少使用系统外的水资源进行冷却。
[00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231由硬泡聚氨酯构成,所述高温隔热层232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反射层233,所述隔热反射层233为含碳化硅和氧化锆的耐高温防辐射涂料层,所述高温隔热层232为陶瓷纤维模块,所述陶瓷纤维模块由多段陶瓷纤维模块单元相互拼接而成。所述陶瓷纤维模块单元由陶瓷纤维毯经折叠而成,所述陶瓷纤维模块单元的外侧通过铝箔纤维围绕固定。所述陶瓷纤维毯为硅酸铝陶瓷纤维毯或二氧化硅纤维毯,当然,还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余热锅炉、发电机、汽轮机、高压汽包、低压汽包、热力除氧器、汽封加热器、凝汽器、凝结水泵、制冷机、冷却水管以及保温管;所述余热锅炉分别连接热力除氧器的出口、高压汽包以及低压汽包,所述汽轮机的入口连接余热锅炉的出口,所述汽轮机的出口分别连接发电机、凝汽器和制冷机的入口,所述凝汽器的出口依次通过凝结水泵和汽封加热器连接热力除氧器的入口;所述制冷机的出口通过保温管连接冷却水管的入水端,所述保温管的内、外壁分别设置有保温层、高温隔热层,所述冷却水管设置于汽轮机的外侧上,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汽封加热器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隔热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反射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反射层为含碳化硅和氧化锆的耐高温防辐射涂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隔热层为陶瓷纤维模块,所述陶瓷纤维模块由多段陶瓷纤维模块单元相互拼接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孔翔欧宗现陶海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