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塘鳢苗种早繁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719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6
一种沙塘鳢苗种早繁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与温棚搭建;(2)亲鱼选择: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始采集亲鱼;(3)亲鱼放养:亲鱼放养前所处水温与亲鱼池水温温差不应超过3℃。将亲鱼按雌雄比1:1进行多“点”放养,放养密度3尾/m2~5尾/m2;(4)亲鱼培育与管理;(5)繁育前准备工作:安装与调试孵化车间水、电、气设施;制作并将产卵桶横向悬挂于产卵桶支架上;(6)受精卵采集:每天检查产卵桶,并将带有卵块的产卵桶带水运至孵化车间,所带水应与亲鱼池水等温;(7)孵化管理和(8)苗种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沙塘鳢亲鱼早繁、稳产,能使沙塘鳢苗种产量提高50%以上,上市时间提早1个月,上市规格提高30%以上。上市规格提高3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塘鳢苗种早繁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沙塘鳢育苗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沙塘鳢苗种早繁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塘鳢俗称虎头鲨、慈姑呆子和土布鱼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名贵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各省水域。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肌间刺、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很高,为优质食用鱼类,属鱼中上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招待世界各国元首和贵宾的菜谱中,第一道菜就是用沙塘鳢做成的炒菜—荠菜炒塘鳢鱼片,因此此菜已被命名为“世博第一菜”。如今,沙塘鳢与螺肉、河虾、竹笋和春韭一同被人们誉为江南五大春菜名鲜,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市场需求逐年递增。为缓解市场缺口和助力产业发展,国内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围绕沙塘鳢苗种繁育与养殖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探索,成功突破了沙塘鳢苗种繁育和池塘养殖技术。
[0003]天然水域或室外池塘的沙塘鳢一般在4月初开始繁殖,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繁殖高峰期。目前,沙塘鳢苗种人工繁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池塘自繁自育,另一种是池塘自然产卵、温室集中孵化。这些传统的繁育方法缺点很多,如易受气候条件影响,亲鱼发育不好,产卵率与受精率低;出苗时间迟(通常在5月至6月),影响当年的生长期,导致出塘鱼规格较小(约20g~40g)、市场价格偏低、养殖效益不佳。因此,优化沙塘鳢亲鱼培育与繁殖条件,培育提早上市与规格较大的沙塘鳢苗种,是沙塘鳢产业亟需破解的“卡脖子”难题。
[0004]中国专利CN201410103794.4,专利名称一种控制河川沙塘鳢早繁的方法,公开了一种控制河川沙塘鳢早繁的方法,包括亲鱼筛选、养殖条件、水温控制、光照周期、强化培育、产卵巢、鱼苗培育等步骤,但该方法仅适用于温室小水体的试验示范,对沙塘鳢苗种规模化早繁培育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沙塘鳢苗种人工培育周期延期影响当年的生长期,导致出塘鱼规格较小(约20g~40g)、市场价格偏低、养殖效益不佳以及无法大规模繁育的问题,专利技术一种沙塘鳢苗种早繁培育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沙塘鳢苗种早繁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与温棚搭建:采取4个池塘为一组,其中1个水源池、2个亲鱼池、1个饵料生物培育池;亲鱼入池前1个月,排干各池池水,采取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亩用生石灰100kg~200 kg,兑水后全池泼洒,并曝晒8d~10 d;曝晒后进水,进水口采用60目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池;除饵料生物培育池外,水源池和亲鱼池移栽水草,水草以伊乐藻为主,水源池水草覆盖率控制在70%以内,亲鱼池水草覆盖率控制在30%以内;在距亲鱼池岸边1m左右的浅水区架设产卵配套设施;亲鱼入池前3d~5d,按亲鱼放养总量的2倍,放养适口饵料
虾并适时开启微孔增殖装置;温棚宜选择简易日光温棚或连栋钢架温棚,温室搭建应在11月前;(2)亲鱼选择: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始采集亲鱼;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无伤的1龄或2龄亲鱼,平均体质量30 g以上;(3)亲鱼放养:亲鱼放养前所处水温与亲鱼池水温温差不应超过3℃。将亲鱼按雌雄比1:1进行多“点”放养,放养密度3尾/m2~5尾/m2;(4)亲鱼培育与管理:全程监测水质,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

89);每月对亲鱼池使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进行消毒杀菌2次;每10 d检查1次亲鱼生长和发育情况;产卵前1个月,每7d将水源池的水引入亲鱼池冲水1次,每次1.5 h,刺激亲鱼性腺发育;(5)繁育前准备工作:安装与调试孵化车间水、电、气设施;制作并将产卵桶横向悬挂于产卵桶支架上;(6)受精卵采集:每天检查产卵桶,并将带有卵块的产卵桶带水运至孵化车间,所带水应与亲鱼池水等温;(7)孵化管理:孵化用水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水温保持在26℃~28℃,溶解氧控制在6.0 mg/L以上;产卵桶运至孵化车间后,进行清洗消毒后垂直悬挂于孵化缸水面以下;每个产卵桶内置入1个曝气头,孵化全程曝气增氧;每天检查受精卵孵化情况,及时剔除死卵和等温更换孵化用水;经12d~15 d,沙塘鳢仔鱼可孵化出膜。
[0007](8)苗种培育:在沙塘鳢仔鱼孵化出膜前4d~6d,在饵料生物培育池采用高蛋白饲料或菜籽饼研磨后全池泼洒,肥水培育饵料生物;孵化出膜的仔鱼计数放养于与孵化缸材质、规格一样的苗种培育缸中,培育用水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水温保持在26℃~28℃,水深控制在40 cm~60cm,培育密度1500尾/m2~3000尾/m2;孵化出膜3d后的仔鱼,可做水平游动并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水中至少保持10个/ml的适口饵料生物;适口饵料生物从饵料生物培育池中捞取,经过滤、清洗、分选、消毒后,早晚各一次适时投喂;经过30 d左右的培育,沙塘鳢苗种平均全长可达2.0 cm以上,实现大规格提早上市。
[0008]所述池塘面积1亩~3亩,保水性能好,平均水深1.0 m~1.5 m,池底平坦、无杂物,池底淤泥少于20 cm,进排水方便,配备微孔增氧装置;每亩水面配置的增氧泵功率0.15 kw~0.20 kw,配装8个~10个微孔曝气盘。
[0009]所述的产卵配套设施为产卵桶支架,产卵桶支架以镀锌管作为支撑架,横向拉接不锈钢丝,不锈钢丝距池底1.0 m~1.5 m。
[0010]所述的产卵桶采用直径12 cm~16 cm,长度30cm ~40 cm 的PVC管制作,横向悬挂于产卵桶支架上。
[0011]所述的孵化缸为3.0 m
×
1.0 m
×
0.6 m的玻璃钢材质制品。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优化沙塘鳢亲鱼培育与繁殖条件,以期实现沙塘鳢亲鱼早繁、稳产;另一方面通过控温孵化与培养,以期实现沙塘鳢苗种快速培育、提早上市。该方法可使沙塘鳢苗种产量提高50%以上,上市时间提早1个月,上市规格提高3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一种沙塘鳢苗种早繁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与温棚搭建:采取4个池塘为一组,其中1个水源池、2个亲鱼池、1个饵料生物培育池。每个池塘面积1亩~3亩,保水性能好,平均水深1.0 m~1.5 m,池底平坦、无杂物,池底淤泥少于20 cm,进排水方便,配备微孔增氧装置。每亩水面配置功率0.15 kw~0.20 kw,配装8个~10个微孔曝气盘。亲鱼入池前1个月,排干各池池水,采取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亩用生石灰100kg~200 kg,兑水后全池泼洒,并曝晒8d~10 d。曝晒后进水,进水口采用60目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池。除饵料生物培育池外,水源池和亲鱼池移栽水草,水草以伊乐藻为主,水源池水草覆盖率控制在70%以内,亲鱼池水草覆盖率控制在30%以内。在距亲鱼池岸边1m左右的浅水区架设产卵配套设施
‑‑
产卵桶支架(以镀锌管作为支撑架,横向拉接不锈钢丝,不锈钢丝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塘鳢苗种早繁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与温棚搭建:采取4个池塘为一组,其中1个水源池、2个亲鱼池、1个饵料生物培育池;亲鱼入池前1个月,排干各池池水,采取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亩用生石灰100kg~200 kg,兑水后全池泼洒,并曝晒8d~10 d;曝晒后进水,进水口采用60目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池;除饵料生物培育池外,水源池和亲鱼池移栽水草,水草以伊乐藻为主,水源池水草覆盖率控制在70%以内,亲鱼池水草覆盖率控制在30%以内;在距亲鱼池岸边1m左右的浅水区架设产卵配套设施;亲鱼入池前3d~5d,按亲鱼放养总量的2倍,放养适口饵料虾并适时开启微孔增殖装置;温棚宜选择简易日光温棚或连栋钢架温棚,温室搭建应在11月前;(2)亲鱼选择: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始采集亲鱼;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无伤的1龄或2龄亲鱼,平均体质量30 g以上;(3)亲鱼放养:亲鱼放养前所处水温与亲鱼池水温温差不应超过3℃;将亲鱼按雌雄比1:1进行多“点”放养,放养密度3尾/m2~5尾/m2;(4)亲鱼培育与管理:全程监测水质,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

89);每月对亲鱼池使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进行消毒杀菌2次;每10 d检查1次亲鱼生长和发育情况;产卵前1个月,每7d将水源池的水引入亲鱼池冲水1次,每次1.5 h,刺激亲鱼性腺发育;(5)繁育前准备工作:安装与调试孵化车间水、电、气设施;制作并将产卵桶横向悬挂于产卵桶支架上;(6)受精卵采集:每天检查产卵桶,并将带有卵块的产卵桶带水运至孵化车间,所带水应与亲鱼池水等温;(7)孵化管理:孵化用水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水温保持在26℃~28℃,溶解氧控制在6.0 mg/L以上;产卵桶运至孵化车间后,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兴夏爱军郑友郝忱丁淑燕张燕陈风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