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辛银春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19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矿采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其包括行进支架与支撑组件,行进支架包括n型的前支架与n型的后支架,前支架与后支架的端部设置有行走轮,前支架与后支架的对应折弯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液压伸缩杆,前支架与后支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组件,在支撑的同时也能够进行移位,具体操作为,使得后支架上的支撑组件保持对巷道的支撑,使得前支架上的支撑组件解除对巷道的支撑,通过液压伸缩杆推动前支架向前运动,而后,使得前支架上的支撑组件恢复对巷道的支撑,使得后支架上的支撑组件解除对巷道的支撑,通过液压伸缩杆拉动后支架向前运动,如此循环进行,能够在保持支护的同时实现移位。实现移位。实现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采掘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煤矿采掘是高危工种之一,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因为煤矿坍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社会负面影响极其恶劣,目前,存在的煤矿巷道支护装置都是被动对其支护,如架棚、用杆挑、及时喷浆等,存在着作业不安全、被动、费时、费事、费材料等不利因素,煤矿断层是一种岩体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地质破碎带,在掘进时岩石容易坍塌,被动型的支护装置无法降低煤矿断层产生时降低作业的危险性,给掘进的工人工作安全性带来威胁。现阶段,巷道支护装置往往不具备可移动性,造成其使用效率低,无法在狭窄的巷道内进行移动也将制约支护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基于此,本申请有目的的设计了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的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能够保持支护的同时方便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的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巷道支护装置难以灵活移动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其包括行进支架与支撑组件,行进支架包括n型的前支架与n型的后支架,前支架与后支架的端部设置有行走轮,前支架与后支架的对应折弯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液压伸缩杆,前支架与后支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向上升起能够进行支护,支撑组件向下回缩解除支护。
[0006]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0007]所述的支撑组件并列设置有多个,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块与螺纹杆,支撑块的下端面四个边角处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导杆,前支架与后支架上均开设有与导杆滑动配合的导孔,螺纹杆与前支架或者后支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螺纹杆轴向竖直并且与支撑块的中部位置相对应,螺纹杆的上端与支撑块下端面相抵触,下端固定设置有转盘。
[0008]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0009]位于前支架上的支撑组件与位于后支架上的支撑组件之间固定设置有柔性钢丝网,钢丝网与支撑块的侧边铆接固定。
[0010]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0011]所述的行走轮内部设置有轮毂电机,行走轮能够在轮毂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前进或者后退,且轮毂电机由内置的电池连接,轮毂电机由外设的控制器进行驱动。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通过行走轮能够方便支撑组件在巷道内的移位,手动转动转盘,使得支撑块向
上运动并且实现对巷道的支护,设置多块支撑块的意义在于,便于对凹凸不平的巷道顶部进行支护,适应性更强;
[0014]2、在支撑的同时也能够进行移位,具体操作为,使得后支架上的支撑组件保持对巷道的支撑,使得前支架上的支撑组件解除对巷道的支撑,通过液压伸缩杆推动前支架向前运动,而后,使得前支架上的支撑组件恢复对巷道的支撑,使得后支架上的支撑组件解除对巷道的支撑,通过液压伸缩杆拉动后支架向前运动,如此循环进行,能够在保持支护的同时实现移位。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行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支撑组件与钢丝网的配合图。
[0020]图中标示为:
[0021]11、前支架;12、后支架;13、行走轮;14、液压伸缩杆;20、支撑组件;21、支撑块;22、导杆;23、导孔;24、螺纹杆;25、转盘;30、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
[0023]参见图1

4,一种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其包括行进支架与支撑组件20,行进支架包括n型的前支架11与n型的后支架12,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的端部设置有行走轮13,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的对应折弯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液压伸缩杆14,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的顶部均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20向上升起能够进行支护,支撑组件20向下回缩解除支护。
[0024]具体的,参见图3,所述的支撑组件20并列设置有多个,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块21与螺纹杆24,支撑块21的下端面四个边角处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导杆22,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上均开设有与导杆22滑动配合的导孔23,螺纹杆24与前支架11或者后支架12构成螺纹连接配合,螺纹杆24轴向竖直并且与支撑块21的中部位置相对应,螺纹杆24的上端与支撑块21下端面相抵触,下端固定设置有转盘25。
[0025]工作原理为:通过行走轮13能够方便支撑组件20在巷道内的移位,手动转动转盘25,使得支撑块21向上运动并且实现对巷道的支护,设置多块支撑块21的意义在于,便于对凹凸不平的巷道顶部进行支护,适应性更强;在支撑的同时也能够进行移位,具体操作为:使得后支架12上的支撑组件20保持对巷道的支撑,使得前支架11上的支撑组件20解除对巷
道的支撑,通过液压伸缩杆14推动前支架11向前运动,而后,使得前支架11上的支撑组件20恢复对巷道的支撑,使得后支架12上的支撑组件20解除对巷道的支撑,通过液压伸缩杆14拉动后支架12向前运动,如此循环进行,能够在保持支护的同时实现移位。
[0026]参见图4,作为本技术更为优化的方案,位于前支架11上的支撑组件20与位于后支架12上的支撑组件20之间固定设置有柔性钢丝网30,钢丝网30与支撑块21的侧边铆接固定,通过设置钢丝网30能够对移动过程中的落石进行承接屏蔽,确保移位的安全性。
[0027]作为本技术更为完善的方案,所述的行走轮13内部设置有轮毂电机,行走轮13能够在轮毂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前进或者后退,且轮毂电机由内置的电池连接,轮毂电机由外设的控制器进行驱动,通过轮毂电机方便移位的移动化进行,操作便捷。
[00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行进支架与支撑组件(20),行进支架包括n型的前支架(11)与n型的后支架(12),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的端部设置有行走轮(13),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的对应折弯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液压伸缩杆(14),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的顶部均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20)向上升起能够进行支护,支撑组件(20)向下回缩解除支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型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20)并列设置有多个,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块(21)与螺纹杆(24),支撑块(21)的下端面四个边角处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导杆(22),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上均开设有与导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银春
申请(专利权)人:辛银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