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51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下端与底板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的下端通过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患有颈椎疾病或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常需要术中牵引,即通过重力的牵拉,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进行牵引复位,同时稳定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位置,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目前许多医院并没有专门的术中牵引固定装置,有的将牵引砝码悬吊在显微镜、旋转吊塔等设备上,这种做法并不规范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多方位调整固定患者位置的术中牵引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多方位调整固定患者位置的术中牵引固定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下端与底板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的下端通过180
°
折叠铰链与底板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均设有滑轮,滑轮上设有牵引线,牵引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连接有固定带,牵引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砝码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伸缩杆,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在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五个支脚,支脚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自锁式万向轮。
[0007]本技术方案的原理:设置支架和滑轮,在滑轮上设牵引线,牵引线一端连接固定带,对使用者的身体部位进行固定,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砝码,能够对使用者的身体部位起到重力牵引的作用。
[0008]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09](1)第二支架与底板之间通过180
°
折叠铰链连接,使第二支架的角度可调节,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身体部位、不同类型的手术等,对于牵引固定位置的需要。
[0010](2)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伸缩杆结构,使得其高度可调,进而改变砝码重力牵引的方向,满足不同情况下对砝码牵引方向的需要。
[0011](3)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其高度可以调节,可以适应不同的牵引需要,并且支撑杆的下端连接固定连接自锁式万向轮,使装置可以多向移动,方便转向和推行,还能随时刹停防止滑动,固定装置的位置。
[0012]优选地,底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托板。
[0013]通过上述装置,托板可以向上翻转,与底板形成一个角度,对使用者的腿部起到承托作用。
[0014]优选地,支撑杆上固定套接有环形承重板,在环形承重板上设置有环绕支撑杆的砝码箱。
[0015]通过上述装置,砝码箱内可以容纳一定重量的砝码,使装置的下部重量可以调节,增加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0016]优选地,砝码箱与环形承重板之间为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插销,砝码箱的上表面间隔均匀的开设有一圈通孔。
[0017]通过上述装置,在将砝码箱中的砝码取出放置在砝码架上后,可以通过转动砝码箱,使装置两边的重量平衡,保持装置稳定,设置插销和通孔,可以使砝码箱的位置固定。
[0018]优选地,固定带可拆卸。
[0019]通过上述装置,在需要对使用者的不同身体部位进行牵引固定时,可以将固定带更换为对应身体部位的、结构不同的固定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术中牵引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术中牵引固定装置的转轴16的连接关系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

底板、2

第一支架、3

第二支架、4

滑轮、5

牵引线、6

砝码架、7

180
°
折叠铰链、8

托板、9

支撑杆、10

承重板、11

砝码箱、12

支脚、13

自锁式万向轮、14

固定带、15

连接件、16

转轴。
[0024]如图1

2所示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的下端与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架3的下端通过180
°
折叠铰链7与底板1的右端转动连接,180
°
折叠铰链7为中国专利CN211535295U所公开,其角度调节有不同档位,在受力方向正确时,能够进行对其高度档位进行调节,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上端均设有滑轮4,在滑轮4上设有牵引线5,牵引线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5,连接件15上连接有固定带14,固定带14可拆卸,牵引线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砝码架6,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为伸缩杆,在底板1的左端设有一开口朝左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转轴16,凹槽的下部与转轴16的左端对齐,凹槽的上部与转轴16的中部抵接,转轴16的左端还连接有托板8,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为可伸缩结构,其高度可调节,在支撑杆9上固定套接有环形承重板10,在环形承重板10上设置有环绕支撑杆9的砝码箱11,砝码箱11与环形承重板10之间为转动连接,在支撑杆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插销,砝码箱11的上表面间隔均匀的开设有一圈通孔,插销和通孔相适配,在支撑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五个支脚12,并且支脚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自锁式万向轮13,既方便滑动推行,也能随时刹停防止装置移动。
[002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装置移动到患者需要固定的身体部位旁,锁定自锁式万向轮13使装置位置固定,调节支撑杆9的高度使装置方便使用,再把患者的腿部或手臂平放在底板1上,用固定带14固定位置,然后在砝码架6上放上重力适当的砝码,此时,可以转动砝码箱11,使装置两边重量相近,以保持稳定,通过支架、滑轮4和牵引线5,患者的脚部或手臂受到砝码向下的重力,伸直而起到了牵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高度、第二支架3的角度均可以调节,使得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对
患者的脚部或手臂进行牵引固定,也可以通过更换固定带14,将本装置适用于患者的头部进行牵引固定,并且本装置设计有托板8,当托板8向上翻转时,因为托板8一侧与底板1的左端抵接,使得托板8只能翻转一定角度,托板8倾斜,可以起到承托患者腿部或手臂的作用。
[00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的下端通过180
°
折叠铰链(7)与所述底板(1)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的上端均设有滑轮(4),所述滑轮(4)上设有牵引线(5),所述牵引线(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上连接有固定带(14),所述牵引线(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砝码架(6),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均为伸缩杆,所述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为可伸缩结构,在所述支撑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五个支脚(12),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沛陈思思程安源杨英石晨韩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