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止血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95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式止血环,包括箍接件、气囊带和充气机构,箍接件具有连接件和两个半圆环形的箍条,且两个箍条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箍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气囊带设置在箍接件的内孔壁上,且气囊带的两端与两个箍条靠近连接件的一端齐平,气囊带上具有充气口,充气机构的出气口与气囊带的充气口连通,充气机构用以向气囊带内充气以对肢体进行压迫止血,其结构简单,如此可在将该箍接件打开,此时气囊带随之打开可套在患者的肢体上,然后将箍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这时气囊带呈环状缠在肢体上),并给气囊带内充气,气囊带膨胀后向环内压迫肢体以止血,其压迫效果佳,且环向压迫力分布均匀,止血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式止血环


技术介绍

1、目前气囊式带血带的种类较多,但其多是由魔术贴将气囊绑缚在肢体上,并给气囊充气以压迫肢体对应处,从而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但目前气囊缠设在肢体上,其在膨胀时存在向外膨胀而导致向肢体施加的压力有限,cn115153732a《一种儿科用止血带的医用乳胶气囊》,其虽然在每个弧形的气囊外设置有弧形的支撑部,但其整体结构复杂,使用起来较为繁琐,文献号为cn208524953u《一种压迫式止血装置》公开了一种带有箍环和气囊的止血装置,但其箍环是用以箍接纱布带,而气囊为非环形气囊,其对躯体创口处进行点部压迫止血,而无法对肢体进行环向压迫止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同时环向压迫效果好的气囊式止血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囊式止血环,包括箍接件、气囊带和充气机构,所述箍接件具有连接件和两个半圆环形的箍条,且两个所述箍条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箍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气囊带设置在所述箍接件的内孔壁上,且所述气囊带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箍条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齐平,所述气囊带上具有充气口,所述充气机构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带的充气口连通,所述充气机构用以向所述气囊带内充气以对肢体进行压迫止血。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可在将该箍接件打开,此时气囊带随之打开可套在患者的肢体上,然后将箍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这时气囊带呈环状缠在肢体上),并给气囊带内充气,气囊带膨胀后向环内压迫肢体以止血,其压迫效果佳,且环向压迫力分布均匀,止血效果好。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活节螺栓和手柄螺母,两个所述箍条远离二者转动连接的一端均设有外翻边,且两个所述外翻边处均设有缺口槽,所述活节螺栓远离其螺纹端的一端与伸入任意一个所述缺口槽内并与所述外翻边处摆转连接,所述活节螺栓的另一端可摆转至穿过另一个所述缺口槽,并通过手柄螺母与所述活节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活节螺栓、手柄螺栓以及两个外翻边组合形成一个快开结构,其可快速的将两个箍条连接或解除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机构为充气球,所述充气机构的出气口通过软管与所述气囊带的充气口连通。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空气泵、电磁阀和控制器,所述空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电磁阀与所述气囊带的充气口连通,所述空气泵与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机构还包括壳体、人机交互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空气泵、电磁阀、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壁上,所述空气泵、电磁阀、人机交互模块和控制器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充气机构集成化程度高。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模块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蓄电池或嵌设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电池盒。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更为灵活。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箍条的拱顶处。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充气机构集成在箍条上,进一步的提高其集成化程度。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机构还包括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气囊带与皮肤接触的一侧,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对气囊带对肢体的压迫力进行监测。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为触摸屏。

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其操控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箍接件(1)、气囊带(2)和充气机构(3),所述箍接件(1)具有连接件(12)和两个半圆环形的箍条(11),且两个所述箍条(11)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箍条(1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12)可拆卸连接,所述气囊带(2)设置在所述箍接件(1)的内孔壁上,且所述气囊带(2)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箍条(11)靠近所述连接件(12)的一端齐平,所述气囊带(2)上具有充气口(21),所述充气机构(3)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带(2)的充气口(21)连通,所述充气机构(3)用以向所述气囊带(2)内充气以对肢体进行压迫止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包括活节螺栓(121)和手柄螺母(122),两个所述箍条(11)远离二者转动连接的一端均设有外翻边(111),且两个所述外翻边(111)处均设有缺口槽(112),所述活节螺栓(121)远离其螺纹端的一端与伸入任意一个所述缺口槽(112)内并与所述外翻边(111)处摆转连接,所述活节螺栓(121)的另一端可摆转至穿过另一个所述缺口槽(112),并通过手柄螺母(122)与所述活节螺栓(121)的螺纹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3)为充气球,所述充气机构(3)的出气口通过软管(4)与所述气囊带(2)的充气口(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3)包括空气泵(31)、电磁阀(32)和控制器(33),所述空气泵(31)的出气口通过电磁阀(32)与所述气囊带(2)的充气口(21)连通,所述空气泵(31)与电磁阀(32)均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3)还包括壳体(34)、人机交互模块(35)和电源模块(36),所述空气泵(31)、电磁阀(32)、电源模块(36)和控制器(33)均设置在所述壳体(34)内,所述人机交互模块(35)设置在所述壳体(34)外壁上,所述空气泵(31)、电磁阀(32)、人机交互模块(35)和控制器(33)均与所述电源模块(3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36)为设置在所述壳体(34)内的蓄电池或嵌设在所述壳体(34)侧壁上的电池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4)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箍条(11)的拱顶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3)还包括压力感应器(37),所述压力感应器(37)设置在所述气囊带(2)与皮肤接触的一侧,所述压力感应器(37)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35)为触摸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箍接件(1)、气囊带(2)和充气机构(3),所述箍接件(1)具有连接件(12)和两个半圆环形的箍条(11),且两个所述箍条(11)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箍条(1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12)可拆卸连接,所述气囊带(2)设置在所述箍接件(1)的内孔壁上,且所述气囊带(2)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箍条(11)靠近所述连接件(12)的一端齐平,所述气囊带(2)上具有充气口(21),所述充气机构(3)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带(2)的充气口(21)连通,所述充气机构(3)用以向所述气囊带(2)内充气以对肢体进行压迫止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包括活节螺栓(121)和手柄螺母(122),两个所述箍条(11)远离二者转动连接的一端均设有外翻边(111),且两个所述外翻边(111)处均设有缺口槽(112),所述活节螺栓(121)远离其螺纹端的一端与伸入任意一个所述缺口槽(112)内并与所述外翻边(111)处摆转连接,所述活节螺栓(121)的另一端可摆转至穿过另一个所述缺口槽(112),并通过手柄螺母(122)与所述活节螺栓(121)的螺纹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式止血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3)为充气球,所述充气机构(3)的出气口通过软管(4)与所述气囊带(2)的充气口(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