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DA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633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反应体系通常是纳米材料或具有纳米结构的物质,它们提供了一种纳米尺度的空间,使反应受限于该纳米空间范围内。纳米反应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分散相均匀分布,尺寸半径在5

100nm之间;(2)由于分散相(液滴)小,体系呈半透明或透明状,在光学上各向同性;(3)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有低的界面张力,体系是热力学稳定的。通过使用自组装的原理,已经从合成的和生物的构建基元开发了不同类型的纳米反应体系。此类纳米反应体系包括乳液、微乳液、胶束、凝胶、蛋白质笼形物和病毒。
[000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指其分子溶于水发生电离后,与亲油基相连的亲水基是带正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亲油基主要为烃类,其碳原子数大都在8~22范围内。。亲水基绝大多数为含氮原子的阳离子,少数为含硫或磷原子的阳离子。分子中的阴离子不具有表面活性,通常是卤素阴离子等。
[0004]DCFH

DA(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是非标记性的氧化敏感的荧光探针,常用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DCFH

DA本身没有荧光,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水解生成DCFH(2',7'

二氯二氢荧光素)。而DCFH不能通透细胞膜,从而使DCFH很容易被装载到细胞内,细胞内的低浓度活性氧可以氧化无荧光的DCFH生成有荧光的DCF(2',7'

二氯荧光素)。
[0005]人造细胞在生命医学领域有着重大作用。人造细胞可以更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目标、追踪癌细胞、检测有毒化学物质,或者提高诊断测试的准确性。而相互作用的合成细胞阵列可以形成能感知和适应环境的人工组织和智能材料。含有DNA、黏土矿物和单个丙烯酸酯分子等原材料的微小液滴是一种典型的人造细胞模型。对于低浓度ROS的人造细胞,常规的ROS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0<X<400,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中的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在波长不超过660nm的光照条件下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反应体系中,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在光照和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荧光的DCF。
[0007]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反应体系可以仅在含有微量的水中,实现DCFH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荧光的DCF。特别适合于低浓度ROS的检测。
[0008]本方案中,在DCFH

DA溶液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给予一定波长的光照使DCFH

DA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荧光的DCF。在DCFH

DA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CFH

DA通过静电作用、疏水作用等相互作用力共组装形成囊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间形成类似于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DCFH

DA水解后有序的排列于双分子层结构之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CFH

DA共组装形成囊泡的结构见附图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CFH

DA共组装形成囊泡,进而实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DCFH

DA的富集和稳定。从而使纳米反应体系用于检测低浓度ROS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将纳米反应体系置于一定波长的光下光照,DCFH

DA水解生成DCFH后,低浓度活性氧将有序排列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DCFH氧化生成有荧光的DCF。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共组装形成囊泡。
[0010]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0<X<120。
[0011]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40。
[0012]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选自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杂环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鎓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C
12
~C
22
烷基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
12
~C
22
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
12
~C
22
烷基杂环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
12
~C
22
烷基鎓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方案所采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碳链越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间所形成的双分子层的空间越大,所共组装形成的囊泡中能够容纳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越多,使有序排列的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在囊泡中的浓度越高,光照和低浓度活性氧使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荧光的DCF越多,荧光强度越强。
[0014]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C
12
~C
22
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0015]优选地,所述C
12
~C
22
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的方法,应用β

CD和淀粉酶对所述纳米反应体系进行检测。
[0017]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反应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S1.构筑纳米反应体系: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溶液配制成混合溶液;
[0019]步骤S2.在波长不超过660nm范围内光照步骤S1制得的混合溶液;
[0020]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反应体系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0<X<400,所述纳米反应体系中的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在波长不超过660nm的光照条件下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共组装形成囊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0<X<12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4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杂环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鎓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C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春娴刘意郑茵严志红姚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