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压式麻醉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960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麻醉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压式麻醉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筒、第一调节筒和第二调节筒,外筒外壁径向设有多个连接管,连接管与外筒内部连通,第一调节筒穿设在外筒内,第一调节筒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环柱,第一调节筒和第一橡胶环柱的侧壁径向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调节筒穿设在第一调节筒内,第二调节筒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环柱,第二调节筒和第二橡胶环柱的侧壁径向均开设有多个内径尺寸依次减小的第二通孔,外筒和第一调节筒之间安装有第一固定机构,第一调节筒和第二调节筒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机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调节装置结构缺陷导致的调节精度低、麻醉剂容易泄漏的问题。麻醉剂容易泄漏的问题。麻醉剂容易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压式麻醉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麻醉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推压式麻醉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麻醉,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0003]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剂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控制和调节。这种抑制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8042879)公开了一种麻醉调节装置,其通过外筒、第一调节筒和第二调节筒的相互套设,并通过对第一调节筒和第二调节筒的旋转,使得连通麻醉针的第二盲孔可通过各个内径尺寸不同的第三盲孔,经不同的第一盲孔连通不同的连接管,完成对麻醉剂的浓度和流速的调节。
[0005]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压式麻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第一调节筒(2)和第二调节筒(3),所述外筒(1)外壁径向设有多个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与外筒(1)内部连通,多根所述连接管(11)上通过输液管依次连接装有麻醉剂剂浓度不同的药剂瓶,所述第二调节筒(3)的末端通过输液管连接麻醉针,所述连接管(11)沿外筒(1)的轴线方向呈直线排列,所述第一调节筒(2)穿设在外筒(1)内,所述第一调节筒(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环柱(21),所述第一调节筒(2)和第一橡胶环柱(21)的侧壁径向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10),所述第二调节筒(3)穿设在第一调节筒(2)内,所述第二调节筒(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环柱(31),所述第二调节筒(3)和第二橡胶环柱(31)的侧壁径向均开设有多个内径尺寸依次减小的第二通孔(310),所述第二通孔(310)沿外筒(1)的轴线方向呈直线排列,所述外筒(1)和第一调节筒(2)之间安装有把第一调节筒(2)固定在外筒(1)上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调节筒(2)和第二调节筒(3)之间安装有把第二调节筒(3)固定在第一调节筒(2)上的第二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压式麻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臂(22),所述第一连接臂(22)呈L状,所述第一连接臂(22)的内端于外筒(1)外与第一调节筒(2)固定连接,所述外筒(1)的两侧外壁均轴向一体成型有横条(12),所述第一连接臂(22)位于横条(12)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压式麻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2)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4),所述第一矩形凹槽(4)内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穿设有第一T形卡块(41),所述横条(12)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40),所述第一T形卡块(41)内端卡设在其中一个第一卡槽(40)内,所述第一矩形凹槽(4)内于第一T形卡块(41)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翻板(42),所述第一翻板(42)中部与第一连接臂(22)铰接,所述第一翻板(42)的内端与第一T形卡块(41)触离,所述第一连接臂(22)于第一矩形凹槽(4)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盖板(43),所述第一T形卡块(41)远离横条(12)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盖板(43)上开设有过孔,所述第一导向柱自由端穿设在过孔内,所述第一导向柱于第一T形卡块(41)和第一盖板(43)之间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411),所述第一盖板(43)上滑动安装有第一U形压座(44),所述第一U形压座(44)内端顶靠在第一翻板(42)远离第一T形卡块(41)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压式麻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形卡块(41)靠近横条(12)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副条(4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浩彭明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