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型电力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90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火型电力电容器,包括有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壳体、电容器电极、绝缘套管、半包围体和密封环体,其中,所述半包围体包括有呈一体化结构的底板和环向壁体,所述半包围体包围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部,形成由底板、环向壁体和壳体底板包围的储气室,所述密封环体套在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部外周上且被所述环向壁体包裹,用于在常温时对所述储气室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环体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在升温至预设温度时可通过变形解封所述储气室,所述储气室储存有常温气压值高于标准大气压的灭火用气体,如此可主动释放灭火用气体,实现防火和及时灭火的目的,并大大提升灭火效果,延长器件使用寿命。延长器件使用寿命。延长器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型电力电容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元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火型电力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容器在输电、配电及用电等领域广泛用于无功补偿、滤波及蓄能等场合。目前的高电压电力电容器普遍是由铝箔做电极,并由聚丙烯薄膜为绝缘介质进行卷绕后压扁而成电容器元件,再对电容器元件进行串并联后装入金属容器,最后通过真空干燥浸渍绝缘油而构成。这种电力电容器具有技术成熟、绝缘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好的突出特点。但因电容器内填充的是易燃的绝缘油,一旦因某种原因引起绝缘油漏出,很容易引起着火事故(在电力电容器的运行使用中,这种事故已发生了很多次)。因此,电力电容器的防火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
[0003]为了解决电力电容器的防火问题,现有技术有采用双层密封壳体结构的方案,以便利用位于内外层壳体之间的不燃烧液体(例如水或硅油等)来实现防火目的。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也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需要在外层壳体因火势过大而被破坏后才能泄漏出不燃烧液体进行覆盖灭火,存在灭火不及时的问题,并且由于不燃烧液体的量有限,使得灭火效果也极差; (2)由于不燃烧液体一直会包围内层壳体以及不燃烧液体的导热系数远小于内层壳体的金属材质,因此会出现不利于电容器散热的问题;(3)最内部的绝缘油依然可能渗出至内外层壳体之间,以及不燃烧液体也可能进入内层壳体中,进而对高压电容器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电力电容器防火方案所存在灭火不及时、灭火效果差、不利于电容器散热和绝缘油依然会渗出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火型电力电容器,可以主动释放灭火用气体,实现防火和及时灭火的目的,并大大提升灭火效果,以及可以直接进行电容器散热,进而可提升器件工作温度,延长器件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以利用储气室内的高压灭火气体抑制壳内绝缘油渗出,并挤压渗油缝隙,使外部高压灭火气体也难以进入壳内,进而还可避免对高压电容器造成破坏,进一步延长器件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火型电力电容器,包括有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壳体、电容器电极和绝缘套管,其中,所述电容器元件作为电容器芯子装入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绝缘油,所述电容器电极通过所述绝缘套管从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内部引出,并且还包括有半包围体和密封环体;
[0006]所述半包围体包括有呈一体化结构的底板和环向壁体,所述半包围体包围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部,形成由所述底板、所述环向壁体和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壳体底板包围的储气室,所述密封环体套在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部外周上且被所述环向壁体包裹,用于在常温时对所述储气室进行密封,其中,所述密封环体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在升温至预设温度时可通过变形解封所述储气室,所述储气室储存有常温气压值高于标准大气压的灭火用
气体。
[0007]基于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可提供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和灭火用气体的电容器新型防火设计方案,即一方面可在由常温升温至用于判定发生火情的预设温度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所具有的且随温度而变形的特点,通过密封环体来解封储气室,进而可主动释放灭火用气体,实现防火和及时灭火的目的,并由于气体储存量远大于液体储存量,可以大大提升灭火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电容器壳体的顶部及中部外周表面是袒露无遮挡的,因此可以直接进行电容器散热,进而可提升器件工作温度,延长器件使用寿命。同时考虑所述电容器壳体一般是由无缝筒体、壳体底板和壳体顶板拼接而成,使得最易出现绝缘油渗出的地方即为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部,因此还可以利用储气室内的高压灭火气体抑制壳内绝缘油渗出,并挤压渗油缝隙,使外部高压灭火气体也难以进入壳内,进而还可避免对高压电容器造成破坏,进一步延长器件使用寿命。
[0008]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有散热片,其中,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电容器壳体的中部外周表面垂直固定连接。
[000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散热片的数目为若干且在所述电容器壳体的中部外周表面上环向间隔布置。
[001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散热片竖直设置或螺旋设置,所述散热片的水平截面呈近似等腰三角形或近似等腰梯形,其中,所述近似等腰三角形或所述近似等腰梯形的底边采用与所述电容器壳体的中部外周表面贴合的线段,所述近似等腰三角形或所述近似等腰梯形的侧边采用内凹的弧形线段。
[001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环向壁体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散热片的底端配合的槽口,所述散热片的底端插入所述槽口中。
[001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半包围体还包括有与所述环向壁体一体化成型的外延耳板,其中,所述外延耳板水平设置且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件的通孔;
[0013]所述外延耳板的数目至少为三个且围绕所述环向壁体的底部外周环向等间隔布置。
[001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密封环体的外周表面或内周表面在升温至所述预设温度时由平面变形为波纹面,以便形成上下相通的漏气通道。
[001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形状记忆合金采用具有双程记忆效应的合金。
[0016]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灭火用气体为氩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混合气体。
[0017]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容器壳体采用圆筒形壳体且由铝合金制成。
[001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和灭火用气体的电容器新型防火设计方案,一方面可在由常温升温至用于判定发生火情的预设温度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所具有的且随温度而变形的特点,通过密封环体来解封储气室,进而可主动释放灭火用气体,实现防火和及时灭火的目的,并由于气体储存量远大于液体储存量,可以大大提升灭火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电容器壳体的顶部及中部外周表面是袒露无遮挡的,因此可以直接进行电容器散热,进而可提升器件工作温度,延长器件使用寿命;
[0020](2)同时考虑所述电容器壳体一般是由无缝筒体、壳体底板和壳体顶板拼接而成,
使得最易出现绝缘油渗出的地方即为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部,因此还可以利用储气室内的高压灭火气体抑制壳内绝缘油渗出,并挤压渗油缝隙,使外部高压灭火气体也难以进入壳内,进而还可避免对高压电容器造成破坏,进一步延长器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防火型电力电容器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防火型电力电容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防火型电力电容器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上述附图中:1

电容器元件;2

电容器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型电力电容器,包括有电容器元件(1)、电容器壳体(2)、电容器电极(3)和绝缘套管(4),其中,所述电容器元件(1)作为电容器芯子装入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内部,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内部填充有绝缘油(20),所述电容器电极(3)通过所述绝缘套管(4)从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内部引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半包围体(5)和密封环体(6);所述半包围体(5)包括有呈一体化结构的底板(51)和环向壁体(52),所述半包围体(5)包围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底部,形成由所述底板(51)、所述环向壁体(52)和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壳体底板(21)包围的储气室(7),所述密封环体(6)套在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底部外周上且被所述环向壁体(52)包裹,用于在常温时对所述储气室(7)进行密封,其中,所述密封环体(6)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在升温至预设温度时可通过变形解封所述储气室(7),所述储气室(7)储存有常温气压值高于标准大气压的灭火用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散热片(8),其中,所述散热片(8)与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中部外周表面垂直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8)的数目为若干且在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中部外周表面上环向间隔布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金吴军郑伟谭千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伍零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