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7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包括蒸汽压力罐,气体压缩机,两个串连的气体过滤器,气体分布器和菌种贮藏罐。该接种器以蒸汽压力罐产生的蒸汽对管路系统灭菌,利用气体压缩机、气体过滤器和气体分布器形成无菌操作环境,将置于密闭蒸汽压力罐中菌种贮藏罐内的液体菌种或胶体菌种,在气体压力下注入菌包,实现定量接种。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接种量一致,无污染,效率高,显著减轻人工劳动强度等优点,可满足工厂化生产使用,也适合山区乡村条件下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接种机械。技术背景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发展迅猛,已仅次于粮、棉、油、果、菜之后,位居 第六。食用菌总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成为我国农业重要产业之一。预计食 用菌产业在未来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前景广阔。但我国, 食用菌生产不是集中在技术先进的城市,而是分散在原料丰富的边远山区或乡村,生产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菌种生产与使用操作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菌种生产方面,分为固体与液体菌种;目前食用菌栽培以固体菌种为主, 其菌种生产不足在于1)菌种为瓶或袋装,菌种制作粗放,易污染;2)生长 时间长,要28天至45天不等,生长过程中,上下菌龄不一致,接入后给栽培 管理带来极大不便。3)占用空间大,人工劳动强度大。液体菌种在生产中少有 应用,其菌种生产不足在于l)设备投资大,专业技术要求高,农民无法掌握, 不易推广应用。2)贮藏时间短,贮藏、运输及使用设备尚存在一定技术问题。 在菌种使用方面,接种操作环境分为箱体和室内目前多以箱体接种固体 菌种,不足在于1)利用箱体接种操作,均采用点燃药剂熏蒸灭菌,污染环 境,间歇重复次数多,给生产者身体造成极大危害。2)箱体容积小,每箱次操 作数量有限,接种物体放入箱内与搬出,劳动强度极大3)手工接种操作,用量 难以控制,造成菌包出菇时间和产量不一致;采用液体菌种进行箱体接种操作, 不仅存在上述同样问题,而且由于接种喷头伸向箱内,常有菌液不慎渗漏,要 立即停止生产,清理干净,重新熏蒸灭菌,极为不便。以室内操作接种不足在于l)室内要严格消毒,人员穿戴衣帽,进出不便, 烦琐复杂。2)无菌室建造以及配套设施费用大,不能移动,不适合乡村山区条 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可连续接种,速度快,接种成功 率高,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工厂化生产的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包 括蒸汽压力罐,气体压縮机,两个串连的气体过滤器,气体分布器和菌种贮藏 罐,蒸汽压力罐内设有电加热管,蒸汽压力罐的上盖设有压力表、安全阀和两个蒸汽出口,蒸汽压力罐的下部有排水阀门,蒸汽压力罐的一个蒸汽出口经第 一阀门与第一三通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一三通的另一个端口经第二阀门和调整减压阀与气体压縮机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三个端口与串连的气体过滤器的一端 相连,串连的气体过滤器的另一端经第三阀门与第二三通的一个端口相连,第 二三通的另一个端口经第四阀门与蒸汽压力罐的另一个蒸汽出口连通,第二三 通的第三个端口经第五阀门与第三三通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三三通的第二个端 口经电磁阀和第六阀门伸入蒸汽压力罐内,与放置于蒸汽压力罐中的菌种贮藏 罐的出液口以拆卸方式相连,第三三通的第三个端口与连接菌液喷头的气体分 布器相连。工作时,首先以蒸汽压力罐产生的蒸汽对管路系统灭菌,然后利用气体压 縮机、气体过滤器和气体分布器形成无菌操作环境,将置于密闭蒸汽压力罐中 菌种贮藏罐内的液体菌种或胶体菌种,在气体压力下注入菌包,实现定量接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 、完全脱离接种箱操作环境,极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可在多种场合下 使用,灵活方便。采用机械替代手工操作各个环节,具有连续接种,接种量一致, 操作简便,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2) 、通过电动控制蒸汽压力进行系统自动灭菌,灭菌彻底,由气体过滤器 和气体分布器,建立无菌气体环境,对人无害,对环境无污染,接种成功率高。3) 、设备简单,成本低。4) 、适合多种不同形式菌种接种,包括液体菌种和胶体菌种等,功能广泛。5) 、可满足工厂化生产使用,也适合山区乡村条件下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置于操作箱内的外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照图l,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包括蒸汽压力罐14,气体压縮机13,两个 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气体分布器2和菌种贮藏罐16,蒸汽压力罐14内设有电 加热管17,蒸汽压力罐14的上盖设有压力表15、安全阀18和两个蒸汽出口, 蒸汽压力罐14的下部有排水阀门19,蒸汽压力罐14的一个蒸汽出口经第一阀 门ii与第一三通12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一三通12的另一个端口经第二阀门10 和调整减压阀20与气体压縮机13相连,第一三通12的第三个端口与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的一端相连,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的另一端经第三阀门8与第二三通21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二三通21的另一个端口经第四阀门7与蒸汽压力罐 14的另一个蒸汽出口连通,第二三通21的第三个端口经第五阀门6与第三三通 3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三三通3的第二个端口经电磁阀4和第六阀门5伸入蒸汽 压力罐14内,与放置于蒸汽压力罐14中的菌种贮藏罐16的出液口以拆卸方式 相连,第三三通3的第三个端口与连接菌液喷头1的气体分布器2相连。本技术的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可装置成如图2所示的操作台形式,将 蒸汽压力罐、气体压縮机、气体过滤器和气体分布器置于箱体22内,所有操作 用的阀门露于箱体操作台面23,菌液喷头l伸出箱体外,为便于使用,采用脚 踏式电磁阀4控制菌液释放,电磁阀设置在箱体下方。工作时,第一步,先对接种器进行灭菌处理蒸气压力罐14加水后密封, 开启电加热管,加热产生的热蒸汽通过第一阀门11进入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 打开第三阀门8、第五阀门6、第六阀门5和电磁阀4,使蒸汽分别至气体分布 器2和菌液喷头1涌出,保持管路系统灭菌温度达到IO(TC, 30 50分钟后切断 加热电源,打开排水阀门19,排净蒸汽压力罐14中的水,关闭第一阀门11, 启动气体压縮机13,调整减压阀20,控制压力不超过0.2MPa,打开第二阀门 10、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7、第五阀门6、第六阀门5和电磁阀4,使气体压 縮机产生的气体通过两只串联的气体过滤器成为无菌气体,吹干管路系统和蒸 汽压力罐内的所有水分,然后关闭气体压縮机和所有阀门。第二步,进行菌种接种操作打开蒸汽压力罐14,放入液体或胶体菌种罐16,在火焰下用硅胶管快速连 接菌种罐16的出液口与第六阀门5的入口,盖好蒸汽压力罐14密封后,启动 气体压縮机13,打开第二阀门IO、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7和蒸汽压力罐的排 水阀门19,用无菌气体排净蒸汽压力罐14内的外源气体。然后关闭排水阀门 19,使蒸汽压力罐14和菌种贮藏罐16同时产生0.05 0.15MPa压力,多余的 气体将通过安全阔18泄出。接着打开第五阀门6和第六阀门5,通过气体分布器2释放无菌气体后,在 接菌液喷头1下方打开菌包接种口,触动脚踏电磁阀开关4,将菌体贮藏罐16 中的菌液注入菌包内,迅速封好接种口,完成接种并可以连续操作。试验表明,采用本技术的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每袋接种只需3~5秒钟, 而常规接种需要15~20秒。可用于各种不同形式菌种接种,包括液体菌种和胶 体菌种等。所说的菌种可以是食用菌或药用食用菌菌种,如金针菇、香菇、 平菇、杏鲍菇、灵芝、灰树花、猴头菌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其特征是包括蒸汽压力罐(14),气体压缩机(13),两个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气体分布器(2)和菌种贮藏罐(16),蒸汽压力罐(14)内设有电加热管(17),蒸汽压力罐(14)的上盖设有压力表(15)、安全阀(18)和两个蒸汽出口,蒸汽压力罐(14)的下部有排水阀门(19),蒸汽压力罐(14)的一个蒸汽出口经第一阀门(11)与第一三通(12)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一三通(12)的另一个端口经第二阀门(10)和调整减压阀(20)与气体压缩机(13)相连,第一三通(12)的第三个端口与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的一端相连,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的另一端经第三阀门(8)与第二三通(21)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二三通(21)的另一个端口经第四阀门(7)与蒸汽压力罐(14)的另一个蒸汽出口连通,第二三通(21)的第三个端口经第五阀门(6)与第三三通(3)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三三通(3)的第二个端口经电磁阀(4)和第六阀门(5)伸入蒸汽压力罐(14)内,与放置于蒸汽压力罐(14)中的菌种贮藏罐(16)的出液口以拆卸方式相连,第三三通(3)的第三个端口与连接菌液喷头(1)的气体分布器(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汽式食用菌接种器,其特征是包括蒸汽压力罐(14),气体压缩机(13),两个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气体分布器(2)和菌种贮藏罐(16),蒸汽压力罐(14)内设有电加热管(17),蒸汽压力罐(14)的上盖设有压力表(15)、安全阀(18)和两个蒸汽出口,蒸汽压力罐(14)的下部有排水阀门(19),蒸汽压力罐(14)的一个蒸汽出口经第一阀门(11)与第一三通(12)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一三通(12)的另一个端口经第二阀门(10)和调整减压阀(20)与气体压缩机(13)相连,第一三通(12)的第三个端口与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的一端相连,串连的气体过滤器(9)的另一端经第三阀门(8)与第二三通(21)的一个端口相连,第二三通(21)的另一个端口经第四阀门(7)与蒸汽压力罐(14)的另一个蒸汽出口连通,第二三通(21)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刘然藏磊刘晓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