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39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其于玻璃板的一表面上形成一防撞膜层,防撞膜层为含有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碳链长度为C6至C18之间。借此,玻璃板具有缓冲、防撞的功效,而能够避免玻璃板受外力冲击而毁损。而能够避免玻璃板受外力冲击而毁损。而能够避免玻璃板受外力冲击而毁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玻璃板,特别是指一种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玻璃板的运用范围相当的广泛,例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或是车载电子显示装置上,也可被用于作为显示屏的玻璃保护贴。
[0003]然而玻璃板的先天特性为硬且脆,因此若不施加防护手段的话,玻璃板则容易受外力撞击,造成损毁破裂,故如何使玻璃板具有防撞击的功能,为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以避免玻璃板受外力冲击而毁损。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项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其于玻璃板的表面上形成一防撞膜层,防撞膜层包含含有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碳链长度为C6至C18之间。
[0006]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防撞膜层固化于表面前还包括有一混合物,其为醇类、醚类、环氧树脂类、二氧化硅、助剂。
[0007]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防撞膜层涂布于表面后经高温烘烤而固化。
[0008]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消泡剂、平坦剂的其中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09]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防撞膜层的材料混合加入油墨,所述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与混合物的重量之和占加入油墨后的防撞膜层的重量的比例介于5%~30%。
[0010]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防撞膜层具有一蜂巢式孔洞结构。
[0011]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玻璃板的透光度为85%以上。
[0012]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玻璃板的透光度介于85%至95%。
[0013]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防撞膜层的厚度介于3μm至50μm。
[0014]于本专利技术另一项实施例中,玻璃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表面为第一表面或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借此,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具有缓冲、防撞的功效,而能够避免玻璃板受外力冲击而毁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结构剖面示意图,显示防撞膜层形成于第一表面;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结构剖面示意图,显示防撞膜层形成于第一表面及第
二表面;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结构剖面示意图,显示防撞膜层形成于第一表面的周围边缘;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结构剖面示意图,显示防撞膜层为蜂巢式孔洞结构。
[0017]附图标记说明10:玻璃板;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20:防撞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各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且不意图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限制于特定公开的实施例,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限制,涵盖了替代、修改和等同物。
[0019]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10,其具有一第一表面11及一相反设置的第二表面12。玻璃板10的表面上形成一防撞膜层20,防撞膜层20包含含有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碳链长度为C6至C18之间。其中,由于聚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10000 Dalton以上,故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单体碳链长度指苯基高分子聚合物所使用的单体的碳链长。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为第一表面11,即防撞膜层20仅形成于第一表面11。而如图2所示,所述的表面为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即防撞膜层20也可以形成于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而如图3所示,防撞膜层20也可以形成于第一表面11的周围边缘。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依据实际需求于玻璃板10的全部或局部的表面上形成有防撞膜层20,以此实现防碰撞的效果。
[0020]需说明的是,由于单体碳链长度C6以下的苯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涂层时,其性质太脆硬,而单体碳链长度C18以上的苯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涂层时,其性质则无法形成有效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单体碳链长度为C6至C18之间的效果为最佳,能够充分展现防撞击及缓冲的特性。
[0021]实验测试,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10因具有防撞膜层20,相较于未具有防撞膜层20的玻璃,耐冲击强度增加了800%。
[002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撞膜层20除了含有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外,防撞膜层20固化于表面前还包括有一混合物,混合物可以为醇类、醚类、环氧树脂类、二氧化硅、助剂的任一种或者上述物质的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和。其中,醇类、醚类物质主要用以作为溶液的基底材料,混和苯基高分子作为液体状而方便涂布于玻璃基板的表面;环氧树脂类材质则作为增加涂层韧性与增加与玻璃的附着性的功用;二氧化硅材料则作为中介材质使得该防撞膜层20可以较容易的固定于玻璃上;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消泡剂、平坦剂的其中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用以避免防撞膜层20因发泡或不够平坦的问题影响透光度。其中,防撞膜层20涂布于表面后经高温烘烤而固化,以便通过高温使高分子聚合物产生交联反应,并与玻璃产生键结与去除涂料内的溶剂,其中烘烤温度在150℃至180℃时间约25~40分钟,目的是要将膜层烤干,依照实际材料特性、材料浓度,可能会略有不同,其仅为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002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撞膜层20形成于玻璃板10后,玻璃板10的透光度为85%以上,例如是透光度为介于85%至95%,使防撞膜层20的形成不影响玻璃板10的穿透率。此外,防撞膜层20的厚度介于3μm至50μm为佳,过厚则影响玻璃板10的穿透率。
[0024]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玻璃板10具有防撞膜层20,而具有防撞及缓冲的功效,使得玻璃板10不容易受外力碰撞而损毁,从而提高玻璃板10的运用范围,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0025]请参阅图3所示,防撞膜层20形成于第一表面11的周围边缘,且防撞膜层20的材料中混合加入油墨,以便一起印刷或涂布于第一表面11的周围边缘,作为玻璃板10的遮蔽区域。其中,所述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与混合物的重量之和占加入油墨后的防撞膜层的重量的比例介于5%~30%,即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与混合物的重量之和为加入油墨后整个防撞膜层20的材料重量的5%~30%,其余则为油墨。整个防撞膜层20的材料重量为含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混合物和油墨三者的重量之和。请参阅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防撞膜层20可以是蜂巢式孔洞结构,主要是防撞膜层20于未定型状态中,经加热反应生成CO2、CO并被覆于涂层里面,如此一来,即可使玻璃板10具有防撞击及缓冲的功效与特性。
[0026]综合前述,本专利技术玻璃板10由于表面上具有防撞膜层20,而使玻璃板10具有缓冲的功效,而能够避免玻璃板10受外力冲击而毁损。
[0027]虽然本专利技术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作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与范畴下作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已,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举凡不违本专利技术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改变,均属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于该玻璃板的表面上形成一防撞膜层,该防撞膜层包含含有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碳链长度为C6至C1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撞膜层固化于该表面前还包括有一混合物,其为醇类、醚类、环氧树脂类、二氧化硅或助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撞膜层涂布于该表面后经高温烘烤而固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消泡剂、平坦剂的其中一种或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防撞膜层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撞膜层的材料混合加入油墨,所述苯基的高分子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芳刘育维曾伟伦廖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晨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