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玉涵专利>正文

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其成品以及系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30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其成品以及系筋,该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包括一主筋直立步骤、一箍筋围绕步骤以及一系筋双边扣箍围束步骤,每一系筋的第一钩部钩扣于一相对应的主筋和该箍筋而形成稳固的全围束效果,配合该系筋的第二钩部钩扣于该箍筋,可无须进一步使用铁线捆扎,并且有效提高柱结构的柱轴力以及柱韧性,同时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又该主杆部和该第一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一平面与该主杆部和该第二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二平面相交,故能缩减该系筋的整体宽度。的整体宽度。的整体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其成品以及系筋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能够提高柱轴力以及柱韧性的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以及以该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搭建的成品和用于该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的系筋。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建筑的柱结构的骨架主要由主筋、箍筋和系筋所构成,该系筋主要用于围束主筋,以防止主筋向外挫曲,故主筋必须准确定位在系筋两端弯折处,否则会影响对主筋的围束效果,进而降低建筑物的耐震程度。
[0003]参见图11所示,为以其中一种现有技术的同面弯钩单系筋工法所搭建而成的结构,其包括多数支主筋51、一箍筋52以及多数支系筋53。每一主筋51直立设置,且该些主筋51相间隔地呈矩形环绕排列。该箍筋52围绕于该些主筋51的外周围。每一系筋53水平地延伸设置在两位置相对的主筋51之间,并且迭置于该箍筋52上,每一系筋53具有一主杆部533、一第一钩部531与一第二钩部532,该第一钩部531形成于该主杆部533的一端,并且相对该主杆部533呈九十度弯折而勾住并以铁线捆扎固定于其中一主筋51,该第二钩部532形成于该主杆部533的另一端,并且相对该主杆部533呈一百三十五度弯折而勾住并固接于另一主筋51,并且上述主杆部533、第一钩部531以及第二钩部532均位在同一平面。
[0004]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单系筋工法中,每两位置相对的主筋51之间仅以一支系筋53连接围束,该系筋53的第二钩部532能在相对应的主筋51上形成一百三十五度的全围束效果,及该系筋53的第一钩部531只能在相对应的主筋51上形成九十度的半围束效果,进一步配合参见图12所示,惟由于现场工地经常发生主筋51位置偏移的状况,使得该偏移的主筋51无法准确定位在该主杆部533与第一钩部531之间的弯折处,如此一来,将影响该单一系筋53所提供的一个半的围束效果,以致现有工地中以单系筋工法所搭建的柱结构的韧性的耐震强度无法达到设计的预期功效,此外还造成人工捆扎不易固定、效率低落的问题。
[0005]再者,如图12所示,上述现有技术的单系筋工法中,所使用的系筋53的该主杆部533和第一钩部531所构成的平面与该主杆部533和第二钩部532所构成的平面相重迭,亦即该主杆部533、该第一钩部531和该第二钩部531系位于同一平面,故该呈九十度弯折的第一钩部531的长度即相当于该系筋53的宽度,而该第一钩部531的长度一般约为8公分至10公分,因此当该些主筋51若以较密集的方式排列,使得两相邻主筋51之间的净距离为3公分至6公分时,该现有技术的系筋53的第一钩部531将难以从该两相邻主筋51之间穿越。
[0006]进一步参见图13所示,为以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双单钩系筋工法所搭建而成的结构,其亦包括多数支主筋61、一箍筋62以及多数支系筋63。每一主筋61直立设置,该些主筋61相间隔地呈矩形环绕排列。该箍筋62围绕于该些主筋61的外周围。每一系筋63水平地延伸设置在两位置相对的主筋61之间,并且迭置于该箍筋62上,每一系筋63具有一主杆部633、一第一钩部631与一第二钩部632,该第一钩部631由该主杆部633的一端进一步直线延伸,该第一钩部631抵靠并以铁线捆扎固定于其中一主筋61,该第二钩部632形成于该主杆
部61的另一端,并且相对该主杆部633呈一百三十五度或一百八十度弯折而勾住并固接于另一主筋61。
[0007]上述现有技术的双单钩系筋工法中,每两支位置相对的主筋61上同时设有二系筋63,该二系筋63的第一钩部631分别固接于相异的主筋61,相应地,该二系筋63的第二钩部632勾扣于相异的主筋61,每一系筋63的第二钩部632能在相对应的主筋61上形成一百三十五度或一百八十度的全围束效果,但每一系筋63的第一钩部631并无法在相对应的主筋61上形成任何围束效果,因此虽然此双单钩系筋工法已提高围束量而具有2个全围束,但仍须以透过人工方式利用铁线将该系筋63的第一钩部631与该相对应的主筋61捆扎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能增加围束效果,以提高柱轴力以及柱韧性的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并且可提高施工效率,无须人工捆扎,且亦能适用于主筋的净间距较小的场合。
[0009]为了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系使一提高柱轴力以及柱韧性的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包括:
[0010]一主筋直立步骤,系将多数支主筋直立设置,并使该些主筋相间隔地呈环状排列;
[0011]一箍筋围绕步骤,系将一箍筋围绕于该些主筋的外周围;以及
[0012]一系筋双边扣箍围束步骤,系准备多数支系筋,每一系筋具有一主杆部、一第一钩部与一第二钩部,该第一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一端,该第二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另一端,该主杆部和该第一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一平面与该主杆部和该第二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二平面相交,其中,先将每一系筋的第一钩部钩扣于一相对应的主筋和该箍筋,该第一钩部从该箍筋的上侧以及该相对应的主筋的一旁侧斜向扣住该主筋及该箍筋,该第二钩部同时穿越两相邻主筋之间的间隙,并钩扣于该箍筋。
[0013]上述系筋双边扣箍围束步骤中,每一系筋的第一钩部能相对该主杆部呈一百三十五度或一百八十度弯折,上述每一系筋的第二钩部能相对该主杆部呈九十度弯折。
[0014]上述系筋双边扣箍围束步骤中,每两支位置相对的主筋之间能设有二系筋,该二系筋的第一钩部分别钩扣于该二位置相对的主筋以及钩扣于该箍筋。
[0015]为了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系使一利用上述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搭建的成品包括:
[0016]多数支主筋,每一主筋直立设置,且该些主筋相间隔地呈环状排列;
[0017]一箍筋,其系围绕于该些主筋的外周围;以及
[0018]多数支系筋,每一系筋具有一主杆部、一第一钩部与一第二钩部,该第一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一端,该第二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另一端,该主杆部和该第一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一平面与该主杆部和该第二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二平面相交,且该第一钩部钩扣于一相对应的主筋和该箍筋,该第一钩部从该箍筋的上侧以及该相对应的主筋的一旁侧斜向扣住该主筋及该箍筋,该第二钩部同时穿越两相邻主筋之间的间隙,并钩扣于该箍筋。
[0019]上述每一系筋的第一钩部能相对该主杆部呈一百三十五度或一百八十度弯折,上述每一系筋的第二钩部能相对该主杆部呈九十度弯折。
[0020]上述每两支位置相对的主筋之间能设有二系筋,该二系筋的第一钩部分别钩扣于
该二位置相对的主筋以及钩扣于该箍筋。
[0021]为了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系使一用于上述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的系筋具有一主杆部、一第一钩部与一第二钩部,该第一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一端,该第二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另一端,该主杆部和该第一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一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筋直立步骤,将多支主筋直立设置,并使所述主筋相间隔地呈环状排列;一箍筋围绕步骤,将一箍筋围绕于所述主筋的外周围;以及一系筋双边扣箍围束步骤,准备多支系筋,每一系筋具有一主杆部、一第一钩部与一第二钩部,该第一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一端,该第二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另一端,该主杆部和该第一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一平面与该主杆部和该第二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二平面相交,其中,先将每一系筋的第一钩部钩扣于一相对应的主筋和该箍筋,该第一钩部从该箍筋的上侧以及该相对应的主筋的一旁侧斜向扣住该主筋及该箍筋,该第二钩部同时穿越两相邻主筋之间的间隙,并钩扣于该箍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筋双边扣箍围束步骤中,每一系筋的第一钩部相对该主杆部呈一百三十五度或一百八十度弯折,每一系筋的第二钩部相对该主杆部呈九十度弯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筋双边扣箍围束步骤中,每两支位置相对的主筋之间设有二系筋,该二系筋的第一钩部分别钩扣于该二位置相对的主筋以及钩扣于该箍筋。4.一种利用非同面弯钩增效围束双系筋工法搭建的成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支主筋,每一主筋直立设置,且所述主筋相间隔地呈环状排列;一箍筋,其围绕于所述主筋的外周围;以及多支系筋,每一系筋具有一主杆部、一第一钩部与一第二钩部,该第一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一端,该第二钩部形成于该主杆部的另一端,该主杆部和该第一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一平面与该主杆部和该第二钩部所构成的一第二平面相交,且该第一钩部钩扣于一相对应的主筋和该箍筋,该第一钩部从该箍筋的上侧以及该相对应的主筋的一旁侧斜向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庄玉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