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517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其中自动接膜设备包括第一接膜装置、第二接膜装置、移载装置、第一供料装置及第二供料装置。第一接膜装置包括第一接膜台、第一上转板及第一下转板。第二接膜装置包括第二接膜台、第二上转板及第二下转板。移载装置与第一接膜台或第二接膜台对应设置,且包括移载台、第三上转板、第三下转板及切割元件。第一供料装置供应第一收缩膜至第一接膜装置。第二供料装置供应第二收缩膜至第二接膜装置。供料装置供应第二收缩膜至第二接膜装置。供料装置供应第二收缩膜至第二接膜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接膜装置须指派人力随时留意膜料的存量,并依赖经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膜料。此外,在膜料即将用尽前,必须先手动停止产线,再经人工更换新膜料,直到旧膜料与新膜料接合完毕后才可再重新启动产线进行生产。此外,在更换膜料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人力自行裁切膜料及适当长度的胶带,接着手动将新膜料的前端与旧膜料的尾端对齐,再用胶带进行接合。
[000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须随时留意膜料的使用情况以防止产线停摆,因此会增加人力成本。其次,由于人工更换膜料的速度较慢,须停止产线来进行更换膜料的作业时间较长,因此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再者,由于依赖手动对齐并贴合新旧膜料,因此每一次新旧膜料的接合都可能产生偏移,难以迅速且稳定地贴合两卷膜料,且人工贴合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污染膜料的问题。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用来进行接合的膜料为单层膜料,且难以将单层膜料的接合技术应用至双层膜料上来进行接合,因此双层膜料的接合技术还须进一步开发或改良。综上所述,使用现有的接膜装置可能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产率下降、合格率降低、膜料接合不牢固、膜料污损或难以接合双层膜料等问题。
[0004]因此,亟须提出一种全新的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以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接膜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率、提高合格率、使收缩膜牢固接合或保持收缩膜清洁。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式,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包括第一接膜装置、第二接膜装置、移载装置、第一供料装置及第二供料装置。第一接膜装置包括第一接膜台、第一上转板及第一下转板,其中第一接膜台具有第一接膜端;第一上转板设置于第一接膜台的第一接膜端;第一下转板设置于第一接膜台的第一接膜端,且第一上转板与第一下转板对应设置,因此第一上转板及第一下转板可旋转而张开一角度(例如,0度~180度)。而第二接膜装置包括第二接膜台、第二上转板及第二下转板,其中第二接膜台具有第二接膜端;第二上转板设置于第二接膜台的第二接膜端;第二下转板设置于第二接膜台的第二接膜端,其中第二上转板与第二下转板对应设置,相同地,第二上转板及第二下转板可旋转而张开一角度(例如,0度~180度)。
[0007]其次,移载装置与第一接膜台或第二接膜台对应设置,所以移载装置可接收来自第一接膜装置或第二接膜装置的收缩膜,此时,收缩膜的形式可为双层膜料,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为单层膜料或多层膜料,且移载装置包括移载台、第三上转板、第三下转板及切割元件,其中移载台具有第三接膜端;第三上转板设置于移载台的第三接膜端;第三下转板
设置于移载台的第三接膜端,其中第三上转板与第三下转板对应设置,所以第三上转板及第三下转板可旋转而张开一角度(例如,0度~180度);切割元件邻近移载台的第三接膜端设置,且设置于第一接膜端与第三接膜端间或第二接膜端与第三接膜端间,而得以切割第一收缩膜或第二收缩膜,其中切割元件可为剪刀、刀片、锯片或任何适合用于切割收缩膜的元件,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08]再次,第一供料装置供应第一收缩膜至第一接膜装置。第二供料装置供应第二收缩膜至第二接膜装置。当由第一收缩膜供料时,第二收缩膜则处于等待接膜的状态,待第一收缩膜仅剩余预定长度时,将使第二收缩膜接合至第一收缩膜,而改由第二收缩膜供料,反之亦然,其中自动接膜方法将在下文中说明。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将第一收缩膜与第二收缩膜接合的手段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使用胶带、胶体、熔接或其他膜料接合方式进行第一收缩膜与第二收缩膜的接合。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一接膜装置还包括第一上吸附元件及第一下吸附元件,第一上吸附元件可设置于第一上转板上,第一下吸附元件可设置于第一下转板上,其中第一上吸附元件与第一下吸附元件相邻移载台的第三接膜端设置,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此外,第一上吸附单元及第一下吸附单元可分别吸附胶带,胶带的粘着面的反侧吸附于第一上转板及第一下转板的表面上,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一接膜装置还包括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接膜台的第一进膜端,且第一进膜端与第一接膜端相对,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其次,第一收缩膜可通过第一接膜台与第一滚轮之间,通过第一滚轮以保持第一收缩膜的稳定供应,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二接膜装置还包括第二上吸附元件及第二下吸附元件,第二上吸附元件可设置于第二上转板上,第二下吸附元件可设置于第二下转板上,其中第二上吸附元件与第二下吸附元件邻近移载台的第三接膜端设置,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此外,第二上吸附单元及第二下吸附单元可分别吸附胶带,胶带的粘着面的反侧吸附于第二上转板及第二下转板的表面上,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二接膜装置还包括第二滚轮,设置于第二接膜台的第二进膜端,且第二进膜端与第二接膜端相对,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其次,第二收缩膜可通过第二接膜台与第二滚轮之间,通过第二滚轮以保持第二收缩膜的稳定供应,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一接膜装置与第二接膜装置可为相邻设置,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举例来说,第一接膜装置与第二接膜装置可为上下叠层方式设置或是并排设置。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移载装置还包括导轮,以使第一收缩膜或第二收缩膜可沿输送方向移动,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切割元件可设置于第三上转板上,以切割第一收缩膜或第二收缩膜,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还包括移动元件,与移载装置枢接,且使移载装置可朝向或远离第一接膜装置或第二接膜装置移动,因而使移载装置可对应至第一接膜装置或
第二接膜装置,而接收来自第一接膜装置的第一收缩膜或来自第二接膜装置的第二收缩膜,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还包括电动机,与导轮连接,用以驱动导轮,其中电动机可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或任何适合的型式的电动机,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接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S1:提供如前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
[0021]步骤S2:设置第一收缩膜于第一供料装置上,并供应第一收缩膜至第一接膜装置及移载装置,且第一收缩膜于第一接膜台及移载台上传输。
[0022]步骤S3:设置第二收缩膜于第二供料装置上,并供应第二收缩膜至第二接膜装置的第二接膜台,第二收缩膜的一端对应第二接膜端设置,第二收缩膜剪切后形成第一膜层及第二膜层,第一膜层设于第二上转板上,而第二膜层设于第一下转板上,且第二上转板与第二下转板的表面分别朝向移载台的第三接膜端,因此第二接膜装置此时已处于等待接膜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接膜装置,包括:一第一接膜台,具有一第一接膜端;一第一上转板,设置于该第一接膜台的该第一接膜端;以及一第一下转板,设置于该第一接膜台的该第一接膜端,其中该第一下转板与该第一上转板对应设置;一第二接膜装置,包括:一第二接膜台,具有一第二接膜端;一第二上转板,设置于该第二接膜台的该第二接膜端;以及一第二下转板,设置于该第二接膜台的该第二接膜端,其中该第二上转板与该第二下转板对应设置;一移载装置,与该第一接膜台或该第二接膜台对应设置,且包括:一移载台,具有一第三接膜端;一第三上转板,设置于该移载台的该第三接膜端;一第三下转板,设置于该移载台的该第三接膜端,其中该第三上转板与该第三下转板对应设置;以及一切割元件,邻近该移载台的该第三接膜端设置,且设置于该第一接膜端与该第三接膜端间或该第二接膜端与该第三接膜端间;一第一供料装置,供应一第一收缩膜至该第一接膜装置;以及一第二供料装置,供应一第二收缩膜至该第二接膜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移动元件,与该移载装置枢接,且使该移载装置朝向或远离该第一接膜装置或该第二接膜装置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膜装置还包括:一第一上吸附元件,设置于该第一上转板上;以及一第一下吸附元件,设置于该第一下转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吸附单元及该第一下吸附单元分别吸附一胶带,该胶带的一粘着面的反侧吸附于该第一上转板及该第一下转板的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膜装置还包括:一第二上吸附元件,设置于该第二上转板上;以及一第二下吸附元件,设置于该第二下转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吸附单元及该第二下吸附单元分别吸附一胶带,该胶带的一粘着面的反侧吸附于该第二上转板及该第二下转板的表面上。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崇祯徐聪裕
申请(专利权)人:禾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