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509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其中自动接膜设备包括多个收缩膜通道、吸盘机构、送料机构及接合单元供应机构。多个收缩膜通道分别具有第一接膜端。吸盘机构包括第一吸盘元件及第二吸盘元件。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台、皮带固定元件、皮带及切割单元。接合单元供应机构邻近吸盘机构设置,且包括第一供应元件及第二供应元件。括第一供应元件及第二供应元件。括第一供应元件及第二供应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的接膜装置须指派人力随时留意膜料的存量,并仰赖经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膜料。此外,在膜料即将用尽前,必须先手动停止产线,再以人工更换新膜料,直到旧膜料与新膜料接合完毕后才可再重新启动产线进行生产。此外,在更换膜料的过程中,需要仰赖人力自行裁切膜料及适当长度的胶带,接着手动将新膜料的前端与旧膜料的尾端对齐,再以胶带进行接合。
[0003]然而,在已知技术中,由于须随时留意膜料的使用情况以防止产线停摆,因此会增加人力成本。其次,由于人工更换膜料的速度较慢,须停止产线以进行更换膜料的作业时间较长,因此会造成莫大的营业损失。此外,由于仰赖手动对齐并贴合新旧膜料,因此每一次新旧膜料的接合皆可能产生偏移,难以迅速且稳定地贴合两卷膜料,且人工贴合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污染膜料的问题。此外,在已知技术中,所欲进行接合的膜料为单层膜料,且难以将单层膜料的接合技术应用至双层膜料上以进行接合,因此双层膜料的接合技术尚须进一步开发或改良。综上所述,使用已知的接膜装置可能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产率下降、良率降低、膜料接合不确实、膜料污损或难以接合双层膜料等问题。
[0004]因此,亟须提出一种全新的自动接膜设备,以消除或缓和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接膜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率、提高良率、使收缩膜确实接合或保持收缩膜清洁。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式,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包括接膜台、吸盘机构、送料机构及接合单元供应机构。接膜台具有多个收缩膜通道,多个收缩膜通道分别具有第一接膜端,其中多个收缩膜通道可为相邻设置,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多个收缩膜信道可为上下叠层设置或是并排设置。此外,接膜台的多个收缩膜通道可分别设置有与之对应数目的多个收缩膜;当以多个收缩膜中的其中一个进行供料时,其余的多个收缩膜则处于待命接膜状态,待第一收缩膜剩余预定长度时,将使多个收缩膜中的另一个与之连接,以接续供料,其中自动接膜方法将在下文中说明。
[0007]另外,吸盘机构包括第一吸盘元件及第二吸盘元件,其中第二吸盘元件与第一吸盘元件对应设置,因此第一吸盘元件与第二吸盘元件可翻转而张开一角度(例如,0度至180度)。
[0008]其次,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台、两皮带固定元件、皮带、切割单元,其中送料台具有第二接膜端,且第二接膜端与多个收缩膜通道的其中一个的第一接膜端对应设置,因此送料机构可接收来自多个收缩膜通道的其中一个的收缩膜,并使收缩膜在接膜台与送料台上输送,在此,收缩膜的形式可为双层膜料,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为单层膜料或多层膜料;两
皮带固定元件设置于送料台的第二接膜端,且两皮带固定元件间具有间距,其中间距的大小与收缩膜的宽度对应设置;皮带组设于两皮带固定元件上,但皮带未穿过两皮带固定元件之间,而是保留两皮带固定元件之间的空间,其中皮带的形式可为平皮带、V型皮带、圆皮带、齿型皮带或任何适合形式的皮带,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切割单元对应在两皮带固定元件间的间距设置,而得以切割来自多个收缩膜通道的其中一个的收缩膜,其中切割单元可为刀片、剪刀、锯片或任何适合切割收缩膜的元件,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09]此外,接合单元供应机构邻近吸盘机构设置,且包括第一供应元件及第二供应元件,其中第一供应元件与第一吸盘元件对应设置并提供第一接合单元至第一吸盘元件,因此可通过第一吸盘元件上的第一接合单元而将第一收缩膜与第二收缩膜的第一膜层接合;相同地,第二供应元件与第二吸盘元件对应设置并提供第二接合单元至第二吸盘元件,因此也可通过第二吸盘元件上的第二接膜单元而将第一收缩膜与第二收缩膜的第二膜层接合,而成功地将第二收缩膜与第一收缩膜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吸盘机构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吸盘元件及第二吸盘元件连接,且使第一吸盘元件与第二吸盘元件可为开启状态或闭合状态,开启状态为第一吸盘元件与第二吸盘元件之间具有一夹角(例如,介于20度至180度之间、60度至180度之间或90度至180度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实质上为180度),而闭合状态则为第一吸盘元件与第二吸盘元件的夹角实质上为0度,其中第一驱动单元可为汽缸、电动机或其他适合的驱动单元,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设置于送料台的第二接膜端,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此外,第一收缩膜可通过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通过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以保持第一收缩膜的稳定供应,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送料机构还包括转向滚轮,设置于送料台上,以使第一收缩膜可由依第一输送方向输送转为依第二输送方向输送,且第一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方向不同,从而以改变第一收缩膜的输送方向,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此外,转向滚轮不仅限于改变第一收缩膜的输送方向,只要多个收缩膜中的其中一个供应至转向滚轮时,也可改变其输送方向。此外,第一输送方向可为多个收缩膜通道的其中一个的第一接膜端朝向第二接膜端的方向,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接合单元供应机构可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使接合单元供应机构可朝向或远离吸盘机构移动,以将第一接合单元或第二接合单元分别提供给第一吸盘元件或第二吸盘元件,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一供应元件可包括第一滚轮组,与第一吸盘元件对应设置,以将设置于第一滚轮组上的第一接合单元提供给第一吸盘元件,其中第一接合单元的黏着面是黏贴于第一滚轮组上,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另外,第一供应元件可还包括第一切割元件,邻近第一滚轮组设置,以切割第一接合单元,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二供应元件可包括第二滚轮组,与第二吸盘元件对应设置,以将设置于第二滚轮组上的第二接合单元提供给第二吸盘元件,其中第二接合单元的黏着面是黏贴于第二滚轮组上,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另外,第二供应元件可还包括第二切割元件,邻近第二滚轮组设置,以切割第二接合单元,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一供应元件与第二供应元件可为相邻设置,但本
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举例来说,第一供应元件与第二供应元件可为上下叠层方式设置。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接膜设备中,第一接合单元及第二接合单元可分别为胶带,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此外,将收缩膜接合的手段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使用胶带、胶体、熔接或其他膜料接合方式进行接合。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接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S1:提供如前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
[0020]步骤S2:供应第一收缩膜至送料机构,且第一收缩膜在多个收缩膜通道的其中一个及送料台上输送。
[0021]步骤S3:设置第二收缩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收缩膜通道,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膜端;一吸盘机构,包括:一第一吸盘元件;以及一第二吸盘元件,与该第一吸盘元件对应设置;一送料机构,包括:一送料台,具有一第二接膜端,其中该第二接膜端与该多个收缩膜通道的其中一个的该第一接膜端对应设置;两皮带固定元件,设置于该送料台的该第二接膜端,且该两皮带固定元件间具有一间距;一皮带,组设于该两皮带固定元件上;以及一切割单元,对应于该两皮带固定元件间的该间距设置;以及一接合单元供应机构,邻近该吸盘机构设置,且包括:一第一供应元件,与该第一吸盘元件对应设置并提供一第一接合单元至该第一吸盘元件;以及一第二供应元件,与该第二吸盘元件对应设置并提供一第二接合单元至该第二吸盘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吸盘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驱动单元,与该第一吸盘元件及该第二吸盘元件连接,且使该第一吸盘元件与该第二吸盘元件为一开启状态或一闭合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送料机构还包括一第一滚轮及一第二滚轮,设置于该送料台的该第二接膜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第一收缩膜通过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送料机构还包括一转向滚轮,设置于该送料台上,以使该第一收缩膜由依一第一输送方向输送转为依一第二输送方向输送,且该第一输送方向与该第二输送方向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送方向为该多个收缩膜通道的其中一个的该第一接膜端朝向该第二接膜端的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接合单元供应机构还包括一第二驱动单元,使该接合单元供应机构朝向或远离该吸盘机构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供应元件包括一第一滚轮组,与该第一吸盘元件对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供应元件还包括一第一切割元件,邻近该第一滚轮组设置,以切割该第一接合单元。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接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崇祯徐聪裕
申请(专利权)人:禾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