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11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及系统,该通信装置中第一相差耦合器与第三移相器、第四移相器耦合,且与交叉耦合器、第一合路器耦合,第二相差耦合器与第五移相器、第六移相器耦合,且与第二移相器、第二合路器耦合,其中,第一相差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口与交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口耦合,第二相差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移相器的输入端口耦合,第二移相器的输出端口与交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口耦合;输入端与第三移相器第四移相器、第五移相器以及第六移相器的输入端耦合;输出端与第一移相器的输出端口、第二合路器的输出端口耦合。通过该通信装置进行波束赋形时,可减少移相器的使用数量,灵活调控多波束,且可实现各个波束的独立扫描。扫描。扫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面基站通信和在卫星通信中,采用多波束选择性地发射和接收,可降低对邻区的干扰和被干扰;同时多波束有助于实现空分复用,提升通信系统容量。
[0003]目前,多波束可通过数字波束赋形、模拟波束赋形以及混合波束赋形来实现。在通过数字波束赋形形成多波束时,虽然可以独立灵活地调整各波束方向,但是数字波束赋形所需的射频链路数目等于天线阵列的天线数目,当天线阵列的规模扩大时,所需的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的数量也较多,这样的功耗较大。模拟波束赋性形成多波束时,虽然无需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功耗大大降低,但是通过模拟波束赋形形成的波束不能灵活调控。混合波束赋性采用全连接结构形成多个可灵活调控的波束,但是该方式需要大量的移相器来实现,如,用包含N
×
M天线阵列的二维阵列同时产生T个波束,则需要T
×
N
×
M个移相器。由此可知,采用现有的波束赋性形成的多波束,不能满足业务需求,亟需一种馈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相单元(1)、输入端(2)、输出端(3);其中,所述移相单元(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结构(1-0);所述第一结构(1-0)包括:第一相差耦合器(1-0-1)、第二相差耦合器(1-0-2)、第一移相器(1-0-3)、第二移相器(1-0-4)、第三移相器(1-0-5)、第四移相器(1-0-6)、第五移相器(1-0-7)、第六移相器(10-8)、交叉耦合器(1-0-9)、第一合路器(1-0-10)以及第二合路器(1-0-11);所述第一相差耦合器(1-0-1)与所述第三移相器(1-0-5)、所述第四移相器(1-0-6)耦合,且与所述交叉耦合器(1-0-9)、所述第一合路器(1-0-10)耦合,所述第二相差耦合器(1-0-2)与所述第五移相器(1-0-7)、所述第六移相器(1-0-8)耦合,且与所述第二移相器(1-0-4)、所述第二合路器(1-0-11)耦合,其中,所述第一相差耦合器(1-0-1)的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交叉耦合器(1-0-9)的第一输入端口耦合,所述第二相差耦合器(1-0-2)的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移相器(1-0-4)的输入端口耦合,所述第二移相器(1-0-4)的输出端口与所述交叉耦合器(1-0-9)的第二输入端口耦合;其中,所述输入端(2)与所述第三移相器(1-0-5)、所述第四移相器(1-0-6)、所述第五移相器(1-0-7)以及所述第六移相器(1-0-8)的输入端耦合;所述输出端(3)与所述第一移相器(1-0-3)的输出端口、所述第二合路器(1-0-11)的输出端口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单元(1)还包括:第二结构(1-1);其中,所述第二结构(1-1)包括:第三相差耦合器(1-1-1)、第七移相器(1-1-2)、第八移相器(1-1-3)、第九移相器(1-1-4);所述第三相差耦合器(1-1-1)与所述第八移相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瑜张明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