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油水泄漏的高密封性机械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09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油水泄漏的高密封性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环销、急冷进入机构、介质侧静环、介质侧动环、内置泵效环、轴套、机械密封腔外套、大气侧动环、急冷排出机构、大气侧静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了急冷进入机构和急冷排出机构,在机械密封装置工作时,当急冷剂意外中断或不能充满整个冷却腔时,急冷剂因失去外界压力被阻逆球堵在冷却腔内,其仍能吸收一部分热量,为摩擦端面和密封环损耗起到缓冲作用,使冷却机构能对冷却剂及时作出存留控制,增强了冷却机构的应急能力,降低了机械密封装置突然失效的风险,提到了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进而增强了机械密封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实用性。的使用安全性和实用性。的使用安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油水泄漏的高密封性机械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密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油水泄漏的高密封性机械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密封是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常用于离心泵、离心机、反应釜和压缩机等设备;目前,机械密封装置主要由动环、静环、冷却机构和压紧弹簧组成,其中,冷却机构通过向密封端面的低压侧注入液体或气体,具有冷却密封端面,隔绝空气或湿气,稀释和回收泄漏介质等功能,对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质具有重要作用;
[0003]就现有技术而言:在泵的密封过程中,机械密封装置要对油液进行密封,其中静环与动环的摩擦面是一处重要的泄漏点,其泄漏原因为静环与动环高速磨擦会释放大量热能,需要冷却机构向密封端面提供不间断且均匀的冷却剂,若冷却机构无法及时且均匀带走摩擦热,会导致密封环的形变,造成密封质的泄漏,但现有机械密封装置的冷却机构受外界设备影响严重,自身对冷却剂没有把控能力,一旦冷却剂不能充斥整个冷却腔,摩擦热会迅速破坏密封环和摩擦面的密封性质,严重时会发生密封环熔融、胶合或热裂等现象,导致机械密封装置的失效,体现了现有机械密封装置对外界设备依赖严重,应急能力弱,使用安全性低,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油水泄漏的高密封性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环销、急冷进入机构、介质侧静环、介质侧动环、动环弹簧、内置泵效环、轴套、机械密封腔外套、大气侧动环、急冷排出机构、密封圈、大气侧静环、轴套定位套;所述转轴上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内部呈凸型回转结构,所述轴套的外部呈T型回转结构,所述轴套的右端设置有轴套定位套,所述轴套的右部套装有大气侧静环,所述大气侧静环上套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大气侧静环与轴套之间,所述轴套的右部套装有大气侧动环,所述大气侧动环设置在大气侧静环的左侧,所述大气侧动环的左端与动环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动环弹簧的另一端与轴套的中部连接,所述轴套的中部套装有内置泵效环,所述内置泵效环的左端面与另一个动环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动环弹簧的另一端与介质侧动环连接,所述介质侧动环套装在轴套的左部,所述介质侧动环的左侧设置有介质侧静环,所述介质侧静环通过静环销固定在机械密封腔外套上,所述机械密封腔外套安装在轴套的内侧壁上,所述轴套外侧壁的左部与右部分别安装有急冷进入机构与急冷排出机构;
[0005]所述急冷进入机构由锥形管路、阻逆球、急冷弹簧、急冷支撑板、滤网组成,所述轴套外侧壁的左部开设有锥形管路,所述锥形管路穿过轴套,并延伸至机械密封腔外套内部,
所述锥形管路的内部安装有急冷支撑板,所述急冷支撑板安装在锥形管路较宽的一侧,所述急冷支撑板呈环状结构,所述急冷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滤网,所述急冷支撑板的上端面与急冷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急冷弹簧的另一端与阻逆球连接。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增设了急冷进入机构和急冷排出机构,在机械密封装置工作时,急冷剂通过高压从急冷进入机构进入机械密封装置内部带走动环与静环摩擦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当急冷剂意外中断或不能充满整个冷却腔后,机械密封装置内部的急冷剂因失去外界压力被阻逆球堵在冷却腔内,其仍能吸收一部分热量,为摩擦端面和密封环损耗起到缓冲作用,使冷却机构能对冷却剂及时作出存留控制,增强了冷却机构的应急能力,降低了机械密封装置突然失效的风险,减少了现有机械密封装置对外界设备的依赖,从而提到了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进而增强了机械密封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视图;
[000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09]如图:1

静环销,2

急冷进入机构,21

锥形管路,22

阻逆球, 23

急冷弹簧,24

急冷支撑板,25

滤网,3

介质侧静环,4

介质侧动环,5

动环弹簧,6

内置泵效环,7

轴套,8

机械密封腔外套,9
‑ꢀ
大气侧动环,10

急冷排出机构,11

密封圈,12

大气侧静环,13
‑ꢀ
轴套定位套,14

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油水泄漏的高密封性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环销1、急冷进入机构2、介质侧静环3、介质侧动环4、动环弹簧5、内置泵效环6、轴套7、机械密封腔外套8、大气侧动环9、急冷排出机构10、密封圈11、大气侧静环12、轴套定位套13;转轴14上套装有轴套7,轴套7的内部呈凸型回转结构,轴 7套的外部呈T型回转结构,轴套7的右端设置有轴套定位套13,轴套7的右部套装有大气侧静环12,大气侧静环12上套装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为O型密封圈,密封圈11设置在大气侧静环12与轴套7 之间,轴套7的右部套装有大气侧动环9,大气侧动环9设置在大气侧静环12的左侧,大气侧动环9的左端与动环弹簧5的一端连接,动环弹簧5的另一端与轴套7的中部连接,轴套7的中部套装有内置泵效环6,内置泵效环6的左端面与另一个动环弹簧5的一端连接,另一个动环弹簧5的另一端与介质侧动环4连接,介质侧动环4套装在轴套4的左部,介质侧动环4的左侧设置有介质侧静环3,介质侧静环3通过静环销1固定在机械密封腔外套8上,机械密封腔外套8 安装在轴套7的内侧壁上,轴套7外侧壁的左部与右部分别安装有急冷进入机构2与急冷排出机构10;
[0012]急冷进入机构2由锥形管路21、阻逆球22、急冷弹簧23、急冷支撑板24、滤网25组成,轴套7外侧壁的左部开设有锥形管路21,锥形管路21穿过轴套7,并延伸至机械密封腔外套8内部,锥形管路21的内部安装有急冷支撑板24,急冷支撑板24安装在锥形管21 路较宽的一侧,急冷支撑板24呈环状结构,急冷支撑板24的内部安装有滤网25,急冷支撑板24的上端面与急冷弹簧23的一端连接,急冷弹簧23的另一端与阻逆球22连接。
[0013]实施例2
[0014]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外界提供带有压力的急冷剂,首先,带有压力的急冷剂从锥形管路21的末端进入,锥形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加冷液剂的流速,另一方更好的配合了阻逆球22,为其提供了更好的密封结构,当带有压力的急冷剂运动至阻逆球22处时,急冷弹簧23收缩,阻逆球22后移,急冷剂带走介质侧静环3与介质侧动环 4处摩擦热量,后经内置泵效环6作用急冷剂被送至大气侧动环9与大气侧静环12处,虽然急冷剂已经吸收了一次热量,但此处的空间大,积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油水泄漏的高密封性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环销、急冷进入机构、介质侧静环、介质侧动环、动环弹簧、内置泵效环、轴套、机械密封腔外套、大气侧动环、急冷排出机构、密封圈、大气侧静环、轴套定位套;转轴上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右端设置有轴套定位套,所述轴套的右部套装有大气侧静环,所述大气侧静环上套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大气侧静环与轴套之间,所述轴套的右部套装有大气侧动环,所述大气侧动环设置在大气侧静环的左侧,所述大气侧动环的左端与动环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动环弹簧的另一端与轴套的中部连接,所述轴套的中部套装有内置泵效环,所述内置泵效环的左端面与另一个动环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动环弹簧的另一端与介质侧动环连接,所述介质侧动环套装在轴套的左部,所述介质侧动环的左侧设置有介质侧静环,所述介质侧静环通过静环销固定在机械密封腔外套上,所述机械密封腔外套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奥泰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