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欣远专利>正文

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08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水位地质勘察、布设监测点;步骤二、做好始发井和接收井;步骤三、确定施工管参数;步骤四、打先导孔;步骤五、顶进护壁管并安装钢丝绳;步骤六、连接钢丝绳与施工管;步骤七、安装调试;步骤八、施工管顶进、同时钢丝绳对施工管的前端施加拉力;步骤九、障碍物的探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控制和观测地表沉降,有效降低施工管顶进过程中顶偏的发生,大大降低因纠偏带来的地层扰动,有效减小了地表沉降。有效减小了地表沉降。有效减小了地表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幕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空间利用的增加,管幕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老城区交通改造,实现了在不影响现有交通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大大减小了施工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在施工管顶进过程中由于设备、地质条件、障碍物等因素导致施工管在顶进过程中很容易顶偏,同时现有的障碍物探测技术并不能做到完全掌握障碍物的位置大小,导致在施工管顶进过程中很容易碰到障碍物,导致施工管顶偏,现有的纠偏技术在纠偏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造成地沉降、延长工期等造成一系列问题,同时传统的顶进工艺,只有施工管始发端受力,容易造成施工管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其步骤主要包括:步骤一,对管幕影响范围内的水位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对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建筑物做好监测点,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步骤二,做好始发井和接收井,接收井需要设置反力墙,并对井口进行注浆加固;步骤三,确定施工管的尺寸、间距、位置和顶进顺序;步骤四,在施工管设计位置中心处打先导孔;步骤五,顶进护壁管并安装钢丝绳;步骤六,施工管内部沿施工管轴线放置连接装置使钢丝绳与施工管连接;步骤七,安装调试;步骤八,施工管顶进,同时钢丝绳对施工管的前端施加拉力;步骤九,障碍物的探测及处理;步骤十,依次循环步骤四到八,直到所有顶管完成。
[0004]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接收井反力墙中需设置10米的锚索不少于6根,同时设置拉力构件,注浆采用静态注浆。
[0005]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施工管顶进的顺序为上下、左右间隔交替进行。
[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采用高精度横向钻孔设备打先导孔,先导孔的直径为15-25cm,累计偏差小于20cm,在打先导孔的同时记录障碍物及地质情况的位置。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逐段顶进护壁管,护壁管为螺旋管。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钢丝绳从护壁管的接收井端进入,直到始发井端,并通过固定装置和施工管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连接装置上设有伸缩部件,在施工管中准备取土时,调节该管段连接装置伸缩部件缩短支护装置高度,将连接装置从施工管内取出,连接装置距离第
一节施工管管口2-5m。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在顶进过程中根据轴线测量不断进行纠偏,运出土体时需要将连接装置拆下,处理完成后重新安装,施工管的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九中根据打先导孔时的记录,基于“先长后短、先宏后专、先易后难”的原则使用探地雷达对障碍物进行探测并提前进行处理。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顶进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小施工管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施工管顶偏,保证施工管的正常顶进,防止因纠偏导致的地层扰动,减小地表沉降,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0013](2)在打先导孔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有效的对地质条件进行探测,掌握障碍物的位置,提前采取措施,减小在顶进过程中障碍物对施工管的损伤,防止因施工管损伤导致顶推力增大,造成施工进度变慢同时对地层的扰动增加,能够满足复杂环境下地表沉降的要求并保证工程进度。
[0014](3)在施工管顶进过程中采用后部顶推,前段钢丝绳牵引的方式,使施工管的受力更为合理,减小施工管的变形,降低了施工管的疲劳损伤,尽可能保证了施工管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管幕影响范围内的水位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对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建筑物做好监测点,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步骤二,做好始发井和接收井,接收井需要设置反力墙,并对井口进行注浆加固;步骤三,确定施工管的尺寸、间距、位置和顶进顺序;步骤四,在施工管设计位置中心处打先导孔;步骤五,顶进护壁管并安装钢丝绳;步骤六,施工管内部沿施工管轴线放置连接装置使钢丝绳与施工管连接;步骤七,安装调试;步骤八,施工管顶进,同时钢丝绳对施工管的前端施加拉力;步骤九,障碍物的探测及处理;步骤十,依次循环步骤四到八,直到所有顶管完成。
[0017]步骤一中地表沉降点位于管幕正上方,每隔20米设置一排沉降点,各排沉降点间距为5米,步骤二中接收井反力墙中需设置10米的锚索不少于6根,同时设置拉力构件,注浆采用静态注浆,步骤三中施工管顶进的顺序为上下、左右间隔交替进行;步骤四中采用高精度横向钻孔设备打先导孔,先导孔的直径为15-25cm,累计偏差小于20cm,在打先导孔的同时记录障碍物及地质情况的位置,所述步骤五中逐段顶进护壁管,护壁管为螺旋管,步骤五中钢丝绳从护壁管的接收井端进入,直到始发井端,并通过固定装置和施工管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步骤六中连接装置上设有伸缩部件,在施工管中准备取土时,调节该管段连接装置伸缩部件缩短支护装置高度,将连接装置从施工管内取出,连接装置距离第一节施
工管管口2-5m,步骤七中设备主要包括主顶装置、测量导向系统、拉力设备、高精度横向钻机、测量导向系统、顶管机、顶铁、出土设备、通风设备和供电照明,步骤八中在顶进过程中根据轴线测量不断进行纠偏,运出土体时需要将连接装置拆下,处理完成后重新安装,施工管的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所述步骤九中根据打先导孔时的记录,基于“先长后短、先宏后专、先易后难”的原则使用探地雷达对障碍物进行探测并提前进行处理。
[0018]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其主要步骤包括:步骤一,对管幕影响范围内的水位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对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建筑物做好监测点,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步骤二,做好始发井和接收井,接收井需要设置反力墙,并对井口进行注浆加固;步骤三,确定施工管的尺寸、间距、位置和顶进顺序;步骤四,在施工管设计位置中心处打先导孔;步骤五,顶进护壁管并安装钢丝绳;步骤六,施工管内部沿施工管轴线放置连接装置使钢丝绳与施工管连接;步骤七,安装调试;步骤八,施工管顶进,同时钢丝绳对施工管的前端施加拉力;步骤九,障碍物的探测;步骤十,依次循环步骤四到八,直到所有顶管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接收井反力墙需设置10米的锚索不少于6根,同时设置拉力构件,注浆采用静态注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中施工管顶进的顺序为上下、左右间隔交替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管幕法的施工管顶进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四中采用高精度横向钻孔设备打先导孔,先导孔的直径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标张杰蒋成施振跃孙悦赵新越李越赵颖皓李少波由洪悦田园园李中莹巩晓芸聂海祥刘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李欣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