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阵列基板及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公开要求于2021年2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1/076577,名称为“阵列基板及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PCT国际申请的优先权,该PCT国际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显示
,特别地,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4]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高效率、色彩鲜艳、轻薄省电、可卷曲以及使用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已经逐步应用于大面积显示、照明以及车载显示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阵列基板及相关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其包括衬底。该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排布为多行多列的多个子像素。该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包括:驱动电路、稳压电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排布为多行多列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像素电路,每个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电路、稳压电路、驱动复位电路和发光复位电路,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并被配置为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第一节点和稳压控制信号输入端耦接,并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稳压控制信号输入端的稳压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使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导通,所述驱动复位电路耦接驱动复位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节点和驱动复位电压端,并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驱动复位控制信号输入端的驱动复位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来自驱动复位电压端的所述驱动复位电压提供给所述稳压电路,以对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进行复位,以及所述发光复位电路耦接发光复位控制信号输入端、发光器件和发光复位电压端,并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发光复位控制信号输入端的发光复位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来自所述发光复位电压端的发光复位电压提供给所述发光器件,以对所述发光器件进行复位;驱动复位电压线,其耦接所述驱动复位电压端,并被配置为向其提供所述驱动复位电压;以及发光复位电压线,其耦接所述发光复位电压端,并被配置为向其提供所述发光复位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晶体管,所述驱动复位电路包括驱动复位晶体管,所述发光复位电路包括发光复位晶体管,其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端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其中,所述稳压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耦接,所述稳压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耦接,所述稳压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稳压控制信号输入端耦接;其中,所述驱动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复位电压端耦接,所述驱动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复位控制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驱动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耦接;其中,所述发光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复位电压端耦接,所述发光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复位控制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发光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端耦接;其中,所述稳压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驱动复位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硅半导体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发光复位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所述氧化物半导体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进一步包括: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有源半导体层,包括所述硅半导体材料;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半导体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并与所述第一有源半导体层绝缘隔离的第二有源半导体层,包括所述氧化物半导体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半导体层包括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和所述驱动复位晶体管的有源层,其中,所述第二有源半导体层包括沿列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有源半导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稳压晶体管的有源层,所述第二有源半导体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发光复位晶体管的有源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二有源半导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有源半导体的所述第二部分沿列方向对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像素电路进一步包括数据写入电路、补偿电路、存储电路和发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数据写入电路耦接数据信号输入端、扫描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并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的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来自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端;所述补偿电路耦接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节点和补偿控制信号输入端,并被配置为根据来自所述补偿控制信号输入端的补偿控制信号,对所述驱动电路进行阈值补偿;所述存储电路耦接第一电源电压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并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之间的电压差;以及所述发光控制电路耦接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发光复位电路、以及所述发光器件,并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来自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的第一电源电压施加至所述驱动电路,并将所述驱动电路产生的驱动电流施加至所述发光器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数据写入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所述补偿电路包括补偿晶体管,所述存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所述发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其中,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其中,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二端耦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补偿控制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耦接;其中,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耦接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并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端之间的电压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耦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耦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半导体层包括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所述补偿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有源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宾,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