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495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8
一种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排水泵和止回阀,所述的排水泵置于集水坑中,排水泵的出水口经泵后排水管与止回阀进口相连通,止回阀出口与闸阀进口相连通,闸阀出口与阀后排水管进口相连通,阀后排水管出口穿过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伸出外墙并与置于排水管道最高处的虹吸消除器进口相连通,虹吸消除器出口经器后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窨井相连通。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适用于人口密集地下室的紧急排水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无论发生任何意外事件,包括止回阀被卡住,闸阀常开,甚至排水管突然破裂,室外的积水也不会倒灌入地下室,有效防止暴雨倒灌进入地下室,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暴雨时建筑物地下设施的防淹设备,特别是一种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突降暴雨,部分区域地面积水达1米以上,道路上许多汽车被淹,地铁和交通隧道进水,一些建筑物的地下室被淹没,损失惨重。暴雨后如何尽快排水是暴雨后重建的首要任务。
[0003]现有的地下车库、地下仓库、地铁、通行隧道、地下商场、地下配电站、防空洞以及民用建筑的地下室等地下建筑,都存在被暴雨淹没的隐患,其原因有:1、地下室进出口通道没有挡水设备;2、地下室空调管道进出口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够;3、电缆沟与地下室连接处未加密封或提升;4、进入地下室的上水管道、阀门破裂或误操作未及时发现;5、地下室排水管道的雨水倒灌等。
[0004]针对地下室排水管道的雨水倒灌的问题,目前,地下室的排水系统是把积水直接排到室外的下水道窨井中。积水坑中的积水经排水泵抽吸加压后,经止回阀、闸阀和排水管,进入市政排水窨井。当城市暴雨时,如果止回阀被卡住而失效,而闸阀常开,排水泵未开启,则室外暴雨积水就可能经由排水管、闸阀、止回阀倒灌进入地下室,地下室将被淹没,后果很严重,因此,对地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可有效排除现有地下建筑排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解决雨水倒灌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排水泵和止回阀,所述的排水泵置于集水坑中,排水泵的出水口经泵后排水管与止回阀进口相连通,止回阀出口与闸阀进口相连通,闸阀出口与阀后排水管进口相连通,阀后排水管出口穿过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伸出外墙并与置于排水管道最高处的虹吸消除器进口相连通,虹吸消除器出口经器后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窨井相连通。
[0007]以上实施例中的排水系统适用于气温高于0℃的地区。若将以上系统略加改动,则新排水系统(即另一实施例)可适用于气温低于0℃的地区,其要诀是裸露在大气中的管道和器材在冬季,内部无水而有气,因而不会结冰。
[0008]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适用于人口密集地下室的紧急排水系统。
[0009]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无论发生任何意外事件,包括止回阀被卡住,闸阀常开,甚至排水管突然破裂,室外的积水也不会倒灌入地下室,有效防止暴雨倒灌进入地下室,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0]图1目前地下室的排水系统立面示意图(剖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气温高于0℃地区的排水系统立面示意图(剖开);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气温低于0℃地区的排水系统立面示意图(剖开);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局部管路放大示意图(剖开);图5是本专利技术虹吸消除器立面示意图(剖开);图6是本专利技术人口密集地下室额外增设的紧急排水系统立面示意图(刨开);图7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物底层外墙加固立面示意图(刨开);本专利技术中,图上各元素采用分层次的命名法,其规则是:本专利技术中排水系统的元素直接编号;若某元素有次生元素,则在其编号后加注次生序号;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在编号前加0;原有排水系统中的元素,若在本专利技术中构造功能未变,则编号也不变;若已改变则在其编号前加00,各部件的附图标记具体如下:1—排水泵2—泵后排水管3—止回阀4—闸阀5—阀后排水管005—原有排水系统阀后排水管6—虹吸消除器61—进水口62—通气孔63—顶盖64—外壳65—器内允许最高水位66—器内水流通道67—出水口68—旁通支管7—器后排水管8—冬开闸阀81—冬用排水管82—左三通83—闸井84—右三通9—冬关闸阀10—紧急排水轴流泵101—立式电动机11—紧急排水管111—紧急排水口01—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02—地下室03—地下室室内地坪04—集水坑05—地下室外墙06—建筑物外墙061—加固用钢筋砼填充体
062—砖砌外模竖墙063—砖砌外模平底07—暴雨最高水位08—室外地坪09—市政排水窨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2]图1是原有排水系统的示意图,位于地下室室内地坪03之下的集水坑04中的积水,由排水泵1加压后,经止回阀3、闸阀4、原有排水系统阀后排水管005,进入市政排水窨井09。
[0013]在原有排水系统中,如果止回阀3卡住或室内管道破裂,室外暴雨很容易大量倒灌入地下室02。即使不发生暴雨,如果市政排水管道发生了堵塞,市政排水窨井09的水位上升到原有排水系统中阀后排水管005的出水管口以上,也可能会发生污水倒灌入地下室02的事故。
[0014]原有排水系统的管道都在室内或者室外地坪08之下,不存在冬季防冻问题,本专利技术注意到这一优点,并在图3中采取了相应技术措施。
[0015]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排水泵1和止回阀3,所述的排水泵1置于集水坑04中,排水泵1的出水口经泵后排水管2与止回阀3进口相连通,止回阀3出口与闸阀4进口相连通,闸阀4出口与阀后排水管5进口相连通,阀后排水管5出口穿过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01,伸出建筑物外墙06并与置于排水管道最高处的虹吸消除器6进口相连通,虹吸消除器6出口经器后排水管7与市政排水窨井09相连通,闸阀4平时全开,仅在排水泵1检修时关闭。
[0016]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机理是阀后排水管5最高处的管内底高程必须高于室外暴雨最高水位07,并有最小安全余量0.5m。但这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0017]只有同时满足另一必要条件,即设置虹吸消除器6而使整体排水管不可能产生虹吸现象,才构成充分条件。这时室外暴雨才不可能经由排水管而倒灌入地下室02。
[0018]虹吸消除器6的核心技术是它的上部具有数量足够的进气孔洞,阻断了虹吸作用的本初条件。
[0019]虹吸消除器6位于排水管道的最高处,它的高程至少高出暴雨最高水位07之上0.5m。暴雨出现之时,虹吸消除器6把排水管分成相互隔绝的前后两段,室外的水不会倒灌进入地下室02。
[0020]如果不设置虹吸消除器6,由于暴雨最高水位07高于集水坑04的水位,且排水泵1在运行时已使整个排水管道充满了水,所以当排水泵1停止运行时,而此时止回阀3意外被卡住,而闸阀4常开,室外的暴雨就可能顺着排水管道倒灌入地下室02,后果十分严重。此时整体排水管道变成了虹吸管,如果此时室内的排水管道又发生了破裂,地下室02就会更快被淹没。
[0021]设置了虹吸消除器6之后,室外的水绝对不会进入地下室02,即使止回阀3被卡住,甚至室内排水管道意外破裂,最多也只是位于地下室02内的排水管道中的有限的存水进入地下室02,其危害极其轻微,可忽略不计。
[0022]图2所示的排水系统中,其阀后排水管5的最高水平管段、虹吸消除器6和器后排水管7的竖直段,都处于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排水泵(1)和止回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泵(1)置于集水坑(04)中,排水泵(1)的出水口经泵后排水管(2)与止回阀(3)进口相连通,止回阀(3)出口与闸阀(4)进口相连通,闸阀(4)出口与阀后排水管(5)进口相连通,阀后排水管(5)穿过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01),伸出建筑物外墙(06)并与置于排水管道最高处的虹吸消除器(6)进口相连通,虹吸消除器(6)出口经器后排水管(7)与市政排水窨井(09)的进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阀后排水管(5)上装有冬关闸阀(9),冬关闸阀(9)和闸阀(4)之间的阀后排水管(5)上经左三通(82)与冬用排水管(81)相连通,冬用排水管(81)穿过地下室外墙(05)与器后排水管(7)的水平管段连通,位于地下室外墙(05)外的冬用排水管(81)上装有冬开闸阀(8),在气温低于0℃时,开启冬开闸阀(8),关闭冬关闸阀(9),排水绕过阀后排水管(5)的后半管段、虹吸消除器(6)和器后排水管(7)的竖直管段,使处于室外大气中的管道和器材的内部,无水有气,不会结冰;在气温高于0℃时,开启冬关闸阀(9),关闭冬关闸阀(8),其排水流程与权利要求1所述完全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最高处的虹吸消除器(6)的进水口(61)的管内底高程与阀后排水管(5)最高处的管内底高程齐平;并高于室外暴雨最高水位(07),且有最小安全余量0.5m;阀后排水管(5)最高处的管内底高程高于室外地坪(08)加上器后排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磊白建忠张季伟金艳鹏申慧英李沛林袁二镖付超洋周赐建孙春旺李明胡道生徐宏伟陈辉陈少兰张梓耀冯秋琴李杰张莹魏春晓申岭孟繁亮张华刘方高聪聪闫磊王恒黄帅王浩宇任帅行蒋秋鸾王子畅苗澍成张振彬刘畅冯文科成洁王锐翟震源刘宪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海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