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收集器的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垃圾桶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收集器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智能垃圾桶已经具备了自动打包的功能,但是对于自动打包的启动需要用户去长按按键才能开启打包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21019243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对垃圾袋内的垃圾盛装量进行检测并自动打包封口的智能垃圾桶,该检测装置为触动弹簧片,当垃圾袋内的垃圾碰触到触动弹簧片时检测装置检测到垃圾装满,起到打包装置进行垃圾袋进行打包封口。该判断装置依靠机械触碰后才能够判断出垃圾袋内的垃圾是否装满,当盛装的垃圾过轻时则不能够起到判断作用。
[0003]对比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智能垃圾桶,涉及智能垃圾桶
包括:垃圾桶、上盖和垃圾袋,所述垃圾袋上设有待测标记,所述上盖下方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检测所述待测标记的探测器组件,所述探测器组件与所述上盖倾斜设置使所述探测器组件的探测口对准所述垃圾桶的桶身开口位置的垃圾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收集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自动取袋、套袋;S11、送袋电机驱动两个送袋导向轴转动,使得垃圾袋穿过送袋通槽进入内桶体内,当送袋电机转动的时间达到预先设置的时间后停止转动;S12、两个封口机构上的伸缩电机分别驱动两个伸缩机构,带动两个夹持件箱数靠近,直至两夹持件分别抵接在垃圾袋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当两夹持件抵接在垃圾袋的两侧时,此时两夹持件分别位于垃圾袋开口的下侧;S13、切袋电机驱动切袋连杆,使得刀片切断垃圾袋;S14、两个封口机构上的伸缩电机反转,带动夹持件远离另一封口机构,此时垃圾袋靠近开口的两侧分别粘贴在两夹持件的粘胶条上,从而打开垃圾袋;S15、排气机构中的抽风机启动,降低内桶体底部的气压,便于打开垃圾袋;S2、通过检测机构自动打开或关闭第二翻盖以及检测内桶体内的垃圾是否装满;S21、人体检测模块检测外桶体外的预设范围内是否有人,若是,进入步骤S22;S22、人体检测模块输送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翻盖电机驱动,带动第二翻盖转动,打开翻盖开口;S23、人体检测模块检测外桶体外的预设范围内是否有人,若是,翻盖电机不转动,第二翻盖保持打开状态;若否,进入步骤S24;S24、控制模块控制翻盖电机驱动,带动第二翻盖转动,盖合翻盖开口;S25、垃圾超限检测模块检测内桶体内的垃圾高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高度,若是,控制模块控制语音模块播放预先设置的警报;S3、通过紫外杀菌灯杀菌;S31、当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都处于闭合状态时,控制模块驱动紫外杀菌灯工作;当翻盖电机驱动或第一翻盖打开时,控制模块控制紫外杀菌灯关闭;S4、封口机构自动对垃圾袋打包封口;S41、当垃圾超限检测模块检测到垃圾袋内的垃圾超出预设高度时,且第一翻盖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封口机构上的伸缩电机分别驱动两个伸缩机构,带动两个夹持件箱数靠近,直至两夹持件分别抵接在垃圾袋的两侧;S42、控制模块控制热封条通电加热,使得垃圾袋加热封口;S43、两个封口机构上的伸缩电机反转,带动夹持件远离另一封口机构,完成对垃圾袋的打包;S44、打开第一翻盖,将完成打包的垃圾袋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收集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体、内桶体、第一翻盖、第二翻盖、封口机构、垃圾袋输送机构、检测机构、排气机构、紫外杀菌灯、切袋机构、语音模块和控制模块;外桶体内设有内桶体,内桶体设置在外筒体内的中间位置,内桶体与外桶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隔层,排气机构设置在间隔层内;第一翻盖转动设置在外桶体的开口上;第一翻盖上对应内桶体的开口设有翻盖开口;第一翻盖上转动设有第二翻盖,第一翻盖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翻盖转动的翻盖电机;当第二翻盖盖合时,第二翻盖盖合第一翻盖上的开口;切袋机构设置在第二翻盖上;
封口机构设置在第一翻盖上,且分别设置在翻盖开口的两侧;垃圾袋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二翻盖上,且垃圾袋输送机构位于翻盖开口的上方;检测机构包括垃圾超限检测模块和人体检测模块;垃圾超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内桶体内的垃圾高度;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范围内是否有人接近;语音模块;语音模块用于播放预先录制的语音提醒内桶体内的垃圾已满;控制模块设置在外桶体内,控制模块分别与封口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全,屈福康,周泽霖,陈晓生,严继超,陈黄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