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84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态除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鱼类放养;鱼苗选择;鱼苗养殖:凼中种植有秧苗,鱼苗在插秧前入凼;鱼苗放养,秧苗圆杆后由凼中放入到大田中,在秧苗返青后,将凼中的鱼苗放入到大田中;S2:鸭子放养;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周期短、活动能力强、抗逆性好、喜食野生动植物的个体;雏鸭养殖:先将雏鸭在岸上进行养殖,当雏鸭长至25~30日龄再放到大田里;S3:设置防逃逸装置和防杂草装置,铺设逃逸设备;在田埂四周竖直铺设彩钢板或纱网;铺设地膜;在田埂表面铺设地膜。上述除草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除草剂除草或人工除草都不能安全有效解决稻田杂草的问题。草都不能安全有效解决稻田杂草的问题。草都不能安全有效解决稻田杂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除草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稻田杂草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争夺生长所需的营养及阳光,干扰了水稻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稻米产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现阶段人们对于稻田杂草的解决方式主要为两种,一是直接喷洒除草剂清理杂草,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利用除草剂除草往往会带来不少的环境问题。首先,除草剂的残留容易引起水稻的死苗、药害,在水稻穗期还会导致水稻发育不良。使用安全性不高的除草剂还会对稻田土壤造成严重危害;其次,除草剂的使用容易影响稻田中养殖的经济物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养殖的高品质的经济物种是养殖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除草剂流入水体轻则影响养殖物种(如鱼、虾、蟹、蛙、鸭等)健康,导致其死亡,重则会在其体内造成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二是人工除草,人工除草就更加费时费力,尤其是大面积的水稻养殖,人工除草无疑加大了养殖成本。而且人工除草治标不治本,在除草期间杂草种子容易掉落出来,过段时间就会再次长出大面积杂草。可见,不管是采用除草剂除草还是人工除草,都不能有效安全解决稻田杂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除草剂除草或人工除草都不能安全有效解决稻田杂草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鱼类放养;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

1:鱼苗选择:选择鱼苗体长为3cm以上,并且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游动有活力;
[0007]S1

2:鱼苗养殖:凼中种植有秧苗,鱼苗在插秧前入凼;
[0008]S1

3:鱼苗放养:秧苗圆杆后由凼中放入到大田中,在秧苗返青后,将凼中的鱼苗放入到大田中;
[0009]S2:鸭子放养;包括以下步骤:
[0010]S2

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周期短、活动能力强、抗逆性好、喜食野生动植物的个体;
[0011]S2

2:雏鸭养殖:在6月25日

7月15日,先将雏鸭在岸上进行养殖,当雏鸭长至25~30日龄再放到大田里;
[0012]S3:设置防逃逸装置和防杂草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3]S3

1:铺设逃逸设备;在田埂四周竖直铺设彩钢板或纱网;
[0014]S3

2:铺设地膜;在田埂表面铺设地膜。
[0015]进一步,在步骤S1

3中,鱼苗放入到大田之前,用3%~4%的食盐小苏打合剂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将鱼苗浸洗5~10min;食盐小苏打合剂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比例为1:1。
[0016]进一步,在步骤S1

3中,每亩稻田投放30~40斤鱼苗,鱼苗的大小为1.2寸

1.8寸。
[0017]进一步,在步骤S1

1中,鱼苗选择单养草鱼或混养草鱼与滤食性鱼类,混养草鱼与滤食性鱼类中草鱼占总量的90%以上。
[0018]进一步,在步骤S1

3中,在鱼苗投放到大田之前,使用生石灰对大田的环沟进行消毒。
[0019]进一步,在步骤S2

2中,雏鸭以田里的螺蛳、杂草以及收割时散落的稻谷为食,同时适当投喂一定的谷物饲料作为补充,以满足鸭子生长的要求。
[0020]进一步,在步骤S2

2中,按照放养密度为10只/亩~15只/亩将雏鸭投放到大田里。
[0021]进一步,在步骤S3

1中,彩钢板下部埋入田埂下,纱网的底部与田埂接触。
[0022]进一步,彩钢板的高度为1m,彩钢板下部0.2m埋入田埂下,在彩钢板的外侧固定高度为1.8m的铁丝网;纱网的高度为1.8m以上。
[0023]进一步,在步骤S3

2中,地膜采用尼龙网。
[0024]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田间杂草被鸭子捕食或者踩踏能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鸭子的活动行为引起水浑同样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同时该放养密度下不会导致鸭粪过量排放而污染水体。

每亩稻田投放30~40斤鱼苗,鱼苗的大小为1.2寸

1.8寸,该投放量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不会危害水稻的生长,鱼类吃了与稻争肥的杂草,又排出的粪便肥田,可见鱼类在田中生活可以起到保肥、增肥作用,促使稻谷增产一成以上。

鱼类的投放前使用食盐小苏打合剂或高锰酸钾溶液对鱼苗进行浸洗,对鱼苗进行消毒。

使用生石灰对环沟进行消毒,杀灭掉稻田中的病原体。

彩钢板和纱网能够起到防止养植物逃逸的作用,避免经济损失。

彩钢板不仅起到了防逃的作用,并且还起到了抑制田埂杂草生产的效果,

彩钢板埋入到田埂下,有效防止养殖物打洞。

铺设的尼龙网阻碍了杂草正常生长,有利于观察养殖物的进食及生长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具备一定程度的防逃作用。尼龙网铺设操作简单,不需要后期打理且相对其他材料更不易损坏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方案通过鱼类、鸭子、彩钢板(或纱网)和地膜的组合,共同对田埂和稻田的杂草进行抑制,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除草剂除草和人工除草带来的弊端,并且鱼类的粪便还起到了保肥增肥的作用,促使稻谷增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鱼类放养;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

1:鱼苗选择:选择鱼苗体长为3cm以上,并且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游动有活力,鱼苗选择单养草鱼或混养草鱼与滤食性鱼类,混养草鱼与滤食性鱼类中草鱼占总量的90%以上,滤食性鱼类采用鲢鱼、鳙鱼等;
[0031]S1

2:鱼苗养殖:凼中种植有秧苗,鱼苗在插秧前入凼;
[0032]S1

3:鱼苗放养:秧苗圆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鱼类放养;包括以下步骤:S1

1:鱼苗选择:选择鱼苗体长为3cm以上,并且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游动有活力;S1

2:鱼苗养殖:凼中种植有秧苗,鱼苗在插秧前入凼;S1

3:鱼苗放养:秧苗圆杆后由凼中放入到大田中,在秧苗返青后,将凼中的鱼苗放入到大田中;S2:鸭子放养;包括以下步骤:S2

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周期短、活动能力强、抗逆性好、喜食野生动植物的个体;S2

2:雏鸭养殖:在6月25日

7月15日,先将雏鸭在岸上进行养殖,当雏鸭长至25~30日龄再放到大田里;S3:设置防逃逸装置和防杂草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3

1:铺设逃逸设备;在田埂四周竖直铺设彩钢板或纱网;S3

2:铺设地膜;在田埂表面铺设地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

3中,鱼苗放入到大田之前,用3%~4%的食盐小苏打合剂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将鱼苗浸洗5~10min;食盐小苏打合剂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比例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下的生态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

3中,每亩稻田投放30~40斤鱼苗,鱼苗的大小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钢陈卓唐洪玉苏胜齐何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