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海生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睡眠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47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辅助睡眠的装置,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该装置装配于床面上、使用者使用该装置进行睡眠,主覆盖件覆盖并保暖使用者的身体;通过第一柔性件及第二柔性件的设置,限制主覆盖件的前侧中部移位;通过第一件、第二件的设置,分别限制主覆盖件的前侧左部及前侧右部移位;通过第五柔性件及第六柔性件的设置,限制主覆盖件的后部移位;通过端覆盖件的设置,减小主覆盖件的前侧边缘产生较大空隙的概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普通被子,能够减少使用者在睡眠中因必要的身体活动导致覆盖物移位而引起着凉的概率,相对于普通防踢被睡袋一侧或多侧的封闭设置,较少影响睡眠中身体的透气。较少影响睡眠中身体的透气。较少影响睡眠中身体的透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睡眠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寝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睡眠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某些儿童、少年甚至成年人存在睡眠中因必要的身体活动导致覆盖物移位进而引起着凉的问题。为了减少睡眠者在睡眠中因必要的身体活动导致覆盖物移位而引起着凉,相关技术人员开发了不同形式的技术,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让睡眠者穿上防踢被睡袋进行睡眠,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大部分防踢被睡袋存在影响睡眠中身体的透气进而影响睡眠舒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睡眠的装置,相对于普通被子,能够减少使用者在睡眠中因必要的身体活动导致覆盖物移位而引起着凉的概率,相对于普通防踢被睡袋,较少影响睡眠中身体的透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辅助睡眠的装置,包括:主覆盖件1、第一柔性件41、第二柔性件42、第一件31及第二件32;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该装置装配于床面61上、使用者9使用该装置进行睡眠,主覆盖件1覆盖使用者9的身体,沿俯视方向观察:
[0005]‑
第一柔性件41的第一端、第二柔性件42的第一端一左一右地连接至主覆盖件1的前侧中部11的第一位11a、第二位11b,其中,沿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第一位11a与第二位11b之间的距离为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0.351倍~2倍,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沿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第一位11a与第二位11b之间的距离可为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0.351倍,0.5倍,1倍,1.5倍,或2倍;第一柔性件4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位11a的左前方位置,第二柔性件4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位11b的右前方位置,通过第一柔性件41及第二柔性件42的连接设置,以至少限制前侧中部11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限制前侧中部11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20cm,15cm,10cm,或5cm;
[0006]‑
第一件31的第一端连接或压接至主覆盖件1的前侧左部12,第一件31的第二端连接至床6,以至少限制前侧左部12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限制前侧左部12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20cm,15cm,10cm,或5cm;第二件32的第一端连接或压接至主覆盖件1的前侧右部13,第二件32的第二端连接至床6,以至少限制前侧右部13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限制前侧右部13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20cm,15cm,10cm,或5cm。
[0007]上述辅助睡眠的装置,通过第三柔性件43、第四柔性件44分别限制前侧左部12、前侧右部13能够移动的距离;通过第一柔性件41及第二柔性件42的设置,在允许前侧中部11能够向上方移动的同时,能够限制前侧中部11向后方、左方及右方移动的范围,且尽量少限制睡眠中使用者9的身体动作。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主覆盖件1的前侧中部11的下侧还设有下垂部16,当该装置处于装配状态、第一位11a与第二位11b之间的部分17被大致张紧、下垂部16的底部悬空时大致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16a,且该抛物线形16a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位11a、第二位11b;其中,下垂部16的底部悬空下垂,未受其他物体影响而变形。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前侧中部11关于第一中心线x呈大致对称分布,沿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

前侧中部11的最左侧边缘与最右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2.2倍,例如,在满足第一位11a与第二位11b之间距离要求的前提下,沿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前侧中部11的最左侧边缘与最右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可小于等于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2.2倍,2倍,1.5倍,1倍,或0.5倍;沿主覆盖件1的长度方向

前侧中部11位于主覆盖件1的前侧边缘与第三参考线c之间。
[0010]其中,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第一中心线x为主覆盖件1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线;第一参考线a为穿过床面61的前侧边缘、且大致垂直于主覆盖件1的长度方向的直线;将第一参考线a向后方偏移至使用者9肩部的前侧边缘形成第二参考线b;将第二参考线b向后方偏移20cm形成第三参考线c。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前侧左部12与前侧右部13关于第一中心线x呈大致对称设置,沿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前侧左部12的最右侧边缘与前侧右部13的最左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2.5倍,且前侧左部12的最左侧边缘与前侧右部13的最右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5.5倍,例如,沿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前侧左部12上任一点与前侧右部13上任一点之间的距离可为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2.5倍,3倍,3.5倍,4倍,4.5倍,5倍,或5.5倍;并且,沿主覆盖件1的长度方向

前侧左部12及前侧右部13分别位于第一参考线a与第三参考线c之间。
[0012]其中,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第一中心线x为主覆盖件1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线;第一参考线a为穿过床面61的前侧边缘、且大致垂直于主覆盖件1的长度方向的直线;将第一参考线a向后方偏移至使用者9肩部的前侧边缘形成第二参考线b;将第二参考线b向后方偏移20cm形成第三参考线c。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安装件8,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安装件8安装于主覆盖件1前方的床6上,第一柔性件41的第二端、第二柔性件42的第二端、第一件31的第二端及第二件3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安装件8。其中,安装件8连接于床的部位,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床架、床板、床栏;安装件8的安装方式,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床垫压紧固定、绳绑固定、螺钉固定。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主覆盖件1的前侧边缘向后凹陷以限定为内凹边缘18,且内凹边缘18的中部位于使用者9的肩颈部位置。其中,内凹边缘可设置的形状,例如,包括但不限于:U形、V形、弧形、抛物线形。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端覆盖件,当该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端覆盖件2至少设置于主覆盖件1的前侧中部11边缘并自然下垂;沿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端覆盖件2的左侧边缘与右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至少2.5倍,例
如,沿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距离可为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至少2.5倍,3倍,3.5倍,4倍,4.5倍,5倍,5.5倍,或6倍。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件41及第二柔性件42的具体形式,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布、软绳、软带、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睡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覆盖件(1)、第一柔性件(41)、第二柔性件(42)、第一件(31)及第二件(32);当所述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所述装置装配于床面(61)上、使用者(9)使用所述装置进行睡眠,所述主覆盖件(1)覆盖所述使用者(9)的身体,沿俯视方向观察:

所述第一柔性件(4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柔性件(42)的第一端一左一右地连接至所述主覆盖件(1)的前侧中部(11)的第一位(11a)、第二位(11b),其中,沿所述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位(11a)与所述第二位(11b)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0.351倍~2倍;所述第一柔性件(4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位(11a)的左前方位置,所述第二柔性件(4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位(11b)的右前方位置,以至少限制所述前侧中部(11)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

所述第一件(31)的第一端连接或压接至所述主覆盖件(1)的前侧左部(12),所述第一件(31)的第二端连接至床(6),以至少限制所述前侧左部(12)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所述第二件(32)的第一端连接或压接至所述主覆盖件(1)的前侧右部(13),所述第二件(3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床(6),以至少限制所述前侧右部(13)能够整体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2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中部(11)的下侧还设有下垂部(16),当所述装置处于装配状态、所述第一位(11a)与所述第二位(11b)之间的部分(17)被大致张紧、所述下垂部(16)的底部悬空时大致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16a),且该抛物线形(16a)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位(11a)、所述第二位(11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所述前侧中部(11)关于第一中心线(x)呈大致对称分布,沿所述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

所述前侧中部(11)的最左侧边缘与最右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2.2倍,沿所述主覆盖件(1)的长度方向

所述前侧中部(11)位于主覆盖件(1)的前侧边缘与第三参考线(c)之间;其中,当所述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所述第一中心线(x)为所述主覆盖件(1)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线;第一参考线(a)为穿过所述床面(61)的前侧边缘、且大致垂直于所述主覆盖件(1)的长度方向的直线;将所述第一参考线(a)向后方偏移至所述使用者(9)肩部的前侧边缘形成第二参考线(b);将所述第二参考线(b)向后方偏移20cm形成所述第三参考线(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所述前侧左部(12)与所述前侧右部(13)关于第一中心线(x)呈大致对称设置,沿所述主覆盖件(1)的宽度方向,所述前侧左部(12)的最右侧边缘与所述前侧右部(13)的最左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2.5倍,且所述前侧左部(12)的最左侧边缘与所述前侧右部(13)的最右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使用者(9)肩宽尺寸的5.5倍,并且,沿所述主覆盖件(1)的长度方向

所述前侧左部(12)及所述前侧右部(13)分别位于第一参考线(a)与第三参考线(c)之间;其中,当所述装置处于装配及使用状态时,沿俯视方向观察:所述第一中心线(x)为所述主覆盖件(1)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高海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