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隧道覆盖的天线阵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覆盖的天线阵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空前发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且多山地、多丘陵,铁路隧道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现代化铁路建设对沿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目前,广泛应用的铁路专用通信网GSM
‑
R及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LTE
‑
R均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与列车进行实时通信与调度。可靠的无线通信是列车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铁路业务的扩展,还需要及时、有效传输大量视频、图片信息。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也对列车高速率、高质量的个人网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视频通话、高速率下载等。
[0004]在传统的工程应用中,铁路隧道普遍采用漏泄同轴电缆(LCX)实现无线通信。这种通信方式的系统性能受环境影响较大、极化单一且不适应于高频段,还存在安装、维护困难、造价高昂、易于偷盗等工程实际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隧道覆盖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1)、设置于所述反射板(1)的表面上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双极化天线单元(2)、第二双极化天线单元(3)、第三双极化天线单元(4)、第四双极化天线单元(5),所述第一双极化天线单元(2)与所述第二双极化天线单元(3)的中轴线互相平行且极化方向相反,所述第三双极化天线单元(4)与所述第四双极化天线单元(5)的中轴线互相平行且极化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双极化天线单元(3)与所述第三双极化天线单元(4)的极化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覆盖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极化天线单元(2)与所述第二双极化天线单元(3)之间的中轴线间距为1.5个工作波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覆盖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双极化天线单元(4)与所述第四双极化天线单元(5)之间的中轴线间距为1.5个工作波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覆盖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极化天线单元(3)与所述第三双极化天线单元(4)之间的中轴线间距为2个工作波长。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隧道覆盖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极化天线单元(2)、第二双极化天线单元(3)、第三双极化天线单元(4)、第四双极化天线单元(5)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射板(1)表面的底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盼,郭建江,华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