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抗风的智能制造型通讯技术天线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技术基础设施
,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抗风的智能制造型通讯技术天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架设相当数量的通信塔搭载移动通信天线以能满足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信号覆盖等更高的要求,比如在人口密集地区逐步架设了相当数量的通信塔。现有的通信塔的通信天线通常位于通信塔天线支架上端,天线大多为铝制,长期在高空运作,在强风干扰下,由于缺少有效的消振措施,容易引起较大的振动频率和振幅,轻则影响信号接收性能,重则导致天线变形,出现弯折和折断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抗风的智能制造型通讯技术天线设备,包括:天线组件;底座,位于天线组件的下方,用于支撑天线组件;所述底座为两层阶梯状的圆柱结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两块隔板,通过两块隔板将底座的内部从高至底依次分割为动力室、缓冲室和能源室,所述动力室的外侧套设有风罩;所述动力室内部还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为圆柱状,配重块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抗风的智能制造型通讯技术天线设备,包括:天线组件(1);底座(2),位于天线组件(1)的下方,用于支撑天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为两层阶梯状的圆柱结构,所述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两块隔板(2a),通过两块隔板(2a)将底座(2)的内部从高至底依次分割为动力室(3)、缓冲室(4)和能源室(5),所述动力室(3)的外侧套设有风罩(2b);所述动力室(3)内部还设置有配重块(3a),配重块(3a)为圆柱状,配重块(3a)与底座(2)的顶部内壁之间通过若干弹性件(3b)连接,弹性件(3b)使得配重块(3a)吊设于动力室(3)内自由摆动;所述缓冲室(4)内设置有缓冲组件(4a),缓冲组件(4a)用于对配重块(3a)的摆动增加阻力;所述能源室(5)内设置有发电组件(5a),发电组件(5a)用于提供天线使用中所需的备用能源;发电组件(5a)和缓冲组件(4a)之间还设置有传动组件(4b),传动组件(4b)用于将配重块(3a)对于缓冲组件(4a)施加的力转化为驱动发电组件(5a),使得发电组件(5a)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的智能制造型通讯技术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b)具有至少三个,所有弹性件(3b)均为弹性的伸缩杆(3b1),伸缩杆(3b1)的两端均设置有万向节(3b2),伸缩杆(3b1)的顶部的万向节(3b2)连接于动力室(3)顶部的侧壁上,伸缩杆(3b1)的底部的万向节(3b2)连接于配重块(3a)顶部的侧壁上,所有伸缩杆(3b1)以配重块(3a)为圆心均匀的环绕设置,配重块(3a)为侧截面为梯形的圆柱状结构,配重块(3a)的底部的直径大于顶部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的智能制造型通讯技术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a)包括缓冲筒(4a1)和第一弹簧(4a2),缓冲筒(4a1)为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筒体结构,配重块(3a)的底部位于缓冲筒(4a1)内,缓冲筒(4a1)顶部的直径大于配重块(3a)底部的直径,缓冲筒(4a1)位于能源室(5)的顶部的隔板(2a)上,第一弹簧(4a2)位于缓冲筒(4a1)的底部与能源室(5)的顶部的隔板(2a)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抗风的智能制造型通讯技术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筒(4a1)的内壁还设置有弹性的海绵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抗风的智能制造型通讯技术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筒(4a1)的周测设置有环形吊架(4a6),环形吊架(4a6)上设置有若干滑槽(4a7),缓冲筒(4a1)的旁侧还设置有若干呈水平状态放置的齿条(4a3),所述齿条(4a3)以缓冲筒(4a1)为圆心,沿缓冲筒(4a1)的径向均匀环绕设置,齿条(4a3)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杆(4a4),其中一端的连接杆(4a4)套设于缓冲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