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34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经过大量的模型训练、调整,最终确定一个适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视频分析模型,内置于后台装置内,指挥整个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的执行,之后即可完成整个智能管控方法。通过对基站施工安全记录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以将单一文字资料,升级到自动记录的视频、语音及分析结果的立体数字资料记录,便于保存、检索,更便于安全检查和安全问题追溯;通过后台专职安全员的设置,可以实现一个专职安全员同时巡视20个基站的施工安全,进行全面有效的安全管控,也能有效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安全事故的漏报、瞒报。瞒报。瞒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安全管控
,具体为一种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5G技术的发展应用,通信基站通信工程的建设数量持续增加,鉴于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分散性,施工安全管理也面临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对通信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技术辅助管理手段,确保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防范于未然。目前,通信建设行业中,通信基站工程量的现状如下:1通信基站施工,工序复杂、站点分散,涉及登高、吊装、焊接等危险作业;2一个基站施工的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一个工作日;3一般规模的通信工程施工企业,高峰期每天的基站施工点可达数十个,并且物理上分布很广;4一般规模的地市级通信运营商,高峰期每天需要管理的基站施工点可达数十个,并且由不同的施工单位实施。
[0003]但是目前,通信建设行业基站施工安全的现场管理,普遍采用设置专职安全员的方式:如果设置过多的安全员,面对同时施工的几十个基站,人工成本太高,不实际;如果采用一人巡视多个基站的方式,又会错过关键环节;如果采用作业人员兼职的方式,肯定达不到管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所述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对通信基站施工的工序、场景和安全控制要点进行标准化管理,对作业队伍和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工序作业并掌握每个工序中的安全控制要点,
[0007]S2:进行施工现场前端装置的安装,前端装置主要包括:视频采集、语音采集、气象信息采集、位置信息采集、语音播放、电源、信息收发等模块;
[0008]S3:进行云端部署策略和后台管理,将系统部署到云端,借助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和便捷访问功能,解决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的智能管控;
[0009]S4:前端装置将通信基站施工现场视频、语音及气象等信息进行采集,经编码、加密后,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至后台装置,后台装置将前端装置传来的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处理,并将分析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前端装置,指导现场施工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0010]S5:专职安全员通过访问云端资源,可以将现场视频、语音、气象等实时信息及云端分析处理信息在后台终端上进行显示,专职安全员可以巡视所有站点,接管自动弹出的
问题站点,控制前端装置并对现场的违规操作进行制止和纠正;
[0011]S6:施工方其他管理人员和工程其他参建方(业主、监理、政府等)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云端资源,监督、指导通信基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0012]S7:基于本专利技术开发的后台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部署,云提供计算、网络、存储、容器、安全、运维等服务,将前端装置传来的数据按照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清洗、转化、存储,通过对数据进行模型分析,自动判断通信基站施工现场施工工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并将结果通过后台装置推送给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后台专职安全员;
[0013]S8:建立一个针对通信基站施工安全管理的数据分析模型,包括但不限于施工人员防护服穿戴、安全防护设备是否到位、现场看护人员是否到位、围挡警示牌是否设置等等的自动分析检测功能;
[0014]S9:经过大量的模型训练、调整,最终确定一个适合本专利技术的视频分析模型,内置于后台装置内,指挥整个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的执行,之后即可完成整个智能管控方法。
[00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另一方面,建立信息分析模型,将安全员的实际经验开发形成知识模型并部署在云端。
[001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视频采集模块,主要负责通信基站施工现场视频图像信息采集。
[001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气象采集模块可以选用气体探测器,主要负责通信基站施工现场天气情况信息的采集;语音输出模块,主要负责监控中心语音操作指令传达。
[001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7中,后台装置中的信息分析为本专利技术的核心,主要用于自动检测分析每个通信基站施工是否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来做,比如:施工人员未带安全帽、未穿防护服,登塔人员为系安全带等等。
[001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7中,并且将每个通信基站施工视频采集信息、语音通话信息、气象信息、视频分析信息形成一个档案进行归档,便于后期查询和分析。
[002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7中,信息分析装置可以自动检测分析,自动发送语音至施工现场,提醒工人按安全操作规程施。
[002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信息收发模块主要负责将前端采集信息上传及后端指令信息接收。
[002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电源模块,主要负责整个前端装置的供电,将整个前端装置安装到一个定制箱体内,既要满足现场高度调节的要求,也要满足便携的要求。
[002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语音采集模块,主要负责通信基站施工现场语音信息采集。
[00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基站施工安全记录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以将单一文字资料,升级到自动记录的视频、语音及分析结果的立体数字资料记录,便于保存、检索,更便于安全检查和安全问题追溯;通过后台专职安全员的设置,可以实现一个专职安全员同时巡视20个基站的施工安全,进行全面有效的安全管控,也能有效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安全事故
的漏报、瞒报。
[0026]2、本专利技术中,解决了通信基站施工安全需要的专职安全员投入不足,特别是有经验的专职安全员投入不足,无法进行全面有效的安全管控的问题,也能有效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安全事故的漏报、瞒报。解决了安全员投入的人工成本和基站施工安全风险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实现后台一个专职安全员同时巡视20个基站的施工安全情况。
[0027]3、本专利技术中,升级了基站施工安全的过程管控资料,由传统方法的单一文字记录升级为视频、语音及分析结果的立体数字资料记录,便于保存、检索,更便于安全检查和安全问题追溯。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通信基站施工的工序、场景和安全控制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装置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参照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通信基站施工的工序、场景和安全控制要点进行标准化管理,对作业队伍和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工序作业并掌握每个工序中的安全控制要点,S2:进行施工现场前端装置的安装,前端装置主要包括:视频采集、语音采集、气象信息采集、位置信息采集、语音播放、电源、信息收发模块;S3:进行云端部署策略和后台管理,将系统部署到云端,借助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和便捷访问功能,解决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的智能管控;S4:前端装置将通信基站施工现场视频、语音及气象信息进行采集,经编码、加密后,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至后台装置,后台装置将前端装置传来的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处理,并将分析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前端装置,指导现场施工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S5:专职安全员通过访问云端资源,可以将现场视频、语音、气象实时信息及云端分析处理信息在后台终端上进行显示,专职安全员可以巡视所有站点,接管自动弹出的问题站点,控制前端装置并对现场的违规操作进行制止和纠正;S6:施工方其他管理人员和工程其他参建方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终端访问云端资源,监督、指导通信基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S7:基于本发明开发的后台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部署,云提供计算、网络、存储、容器、安全、运维服务,将前端装置传来的数据按照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清洗、转化、存储,通过对数据进行模型分析,自动判断通信基站施工现场施工工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并将结果通过后台装置推送给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后台专职安全员;S8:建立一个针对通信基站施工安全管理的数据分析模型,包括但不限于施工人员防护服穿戴、安全防护设备是否到位、现场看护人员是否到位、围挡警示牌是否设置的自动分析检测功能;S9:经过大量的模型训练、调整,最终确定一个适合本发明的视频分析模型,内置于后台装置内,指挥整个通信基站工程施工安全智能管控方法的执行,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光陈宏宇孟凡东赵高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通信建设北京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