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2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包括:与连接着灰尘过滤器F的边缘相接近、并设有引导部(26)的盖子(23);和沿着盖子(23)的引导部(26)移动的过滤器吸尘部件(30)所组成。并且上述过滤器吸尘部件(30),其包括:除掉沾附在凹形灰尘过滤器(F)表面灰尘的拂尘部(33)、固定拂尘部(33)的高度调节部(32)、延长到高度调节部(32),并可调节过滤器吸尘部件(30)方向和高度的方向调节部(31)组成。引导过滤器吸尘部件(30)的引导部(26)是呈橡胶薄膜制成的上侧橡胶膜(26c)及下侧橡胶膜(26d)相互交叉重叠的状态。借由上述灰尘过滤的吸尘结构,无须将灰尘过滤器(F)从灰尘筒分离,也能轻易除掉灰尘,而具有使用更加方便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般吸尘器领域吸尘器的辅助器具中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除尘装置可随时除尘,以防止在灰尘筒中安装的灰尘过滤器表面的微小灰尘堆积,从而可以在灰尘过滤器的表面更有效率进行除尘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
技术介绍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说明一般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过程。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1是一般现有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显示从图1真空吸尘器中分离出来的现有习用的灰尘筒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插入插头6向具有空气吸入功能的真空吸尘器10供电,则可以进入吸尘状态。此时,若使用者利用操作部3的按钮设定吸入阶段,安装在本体中的电动机的风扇即会转动,从而产生吸引力。依靠上述的风扇产生的吸引力通过吸嘴1传送到吸入软管4和延长管2,使外部的空气流入。通过吸嘴1流入的包含灰尘的空气,被安装在灰尘筒5内的灰尘过滤器F过滤掉其中的灰尘。通过上述灰尘过滤器F后的空气,则沿着排气部7向真空吸尘器10的本体外排出。反复进行上述过程,而可使灰尘聚积在灰尘筒5内。上述灰尘筒5设有把手5a,使其容易从真空吸尘器10的本体中装卸。灰尘筒5的一侧连结有通过吸入软管4流入本体的包含灰尘的空气被吸入的吸入口5b和可以开闭灰尘筒5上部的盖子8。上述的盖子8连结着过滤灰尘的灰尘过滤器F;连结上述灰尘过滤器F的部位设有吐出口8a,使得过滤掉灰尘的空气排出灰尘筒5之外。现将上述灰尘筒5的集尘过程说明如下通过吸嘴1流入的空气传送到吸入软管4和延长管2,并吸入到吸入口5b。而且,吸入灰尘筒5内部的空气沿着其内壁流动,较重的灰尘向下堆积,而微小的灰尘则继续同空气在灰尘筒5的内部流动,最后被灰尘过滤器F过滤掉。被上述灰尘过滤器F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吐出口8a,穿过灰尘筒5向排气部7排出。在上述过程中会发生灰尘筒5内部堆积灰尘、灰尘过滤器F的表面堆积微小的灰尘,从而使得气流不畅等问题。因此会导致被吸入的空气量相对于电动机的转动力来说较小,而使真空吸尘器容易发生故障。并且,如果空气流动不畅,则存在有导致吸尘效率显著下降的问题。为了使真空吸尘器能够维持既定的吸引力,必须清空灰尘筒,除掉灰尘过滤器F表面的尘土。为此,需将灰尘筒5从真空吸尘器本体拆卸,打开盖子8,分离灰尘过滤器F。又,在微小灰尘多的地方使用真空吸尘器时,即使灰尘筒5的内部没有积聚的灰尘,也可能因沾在灰尘过滤器F表面的微小的灰尘,而导致吸引力低下。此时,必须频繁地拿出灰尘筒5,将灰尘过滤器F从盖子8分离,并除掉灰尘,而存在有手续繁琐、使用相当不方便的缺陷。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使其具有无须在灰尘筒中分离灰尘过滤器,也能够除去灰尘过滤器表面的微小灰尘,而具有使用更加方便的功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包括与连接着灰尘过滤器F的边缘相接近、并设有引导部26的盖子23;和沿着上述盖子23的引导部26移动的过滤器吸尘部件30所组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中所述的引导部26设有由橡胶薄膜制成的上侧橡胶膜26c及下侧橡胶膜26d,并呈相互交叉重叠的结构。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中所述的引导部26的上侧橡胶膜26c及下侧橡胶膜(26d)的一侧设有固定部26a、26b。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中所述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引导部26的上侧橡胶膜26c及下侧橡胶膜26d设置为具有恢复力的结构。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中所述的上侧橡胶膜26c及下侧橡胶膜26d的恢复力结构是由具有弹性的薄膜所制成。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中所述的引导部26连设的过滤器吸尘部件(30),其包括除掉沾附在凹形灰尘过滤器F表面灰尘的拂尘部33、固定上述拂尘部33的高度调节部32、延长到上述高度调节部32,并可调节过滤器吸尘部件30方向和高度的方向调节部31所组成。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中所述的拂尘部33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中所述的拂尘部33的横断面是设置为呈尖状而与凹陷的过滤面f2相接触的结构。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中所述的拂尘部33由具有弹性的刷子制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包括与连接着灰尘过滤器的边缘相接近、并设有引导部的盖子;和沿着上述盖子的引导部移动的过滤器吸尘部件所组成。并且,上述的过滤器吸尘部件包括除掉沾附在凹形灰尘过滤器表面灰尘的拂尘部、固定上述拂尘部的高度调节部、延长到上述高度调节部,并可调节过滤器吸尘部件方向和高度的方向调节部所组成。引导上述过滤器吸尘部件的引导部是呈橡胶薄膜制成的上侧橡胶膜及下侧橡胶膜相互交叉重叠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当清理微小灰尘较多的地方时,若气流不畅,则无须从集尘箱分离出灰尘过滤器,也能利用过滤吸尘部件,轻易除掉灰尘过滤器表面的灰尘。又,在现有技术中,当用水清洗灰尘过滤器时,须等到完全干燥的状态,方能够再使用,因此需要较长时间,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除掉灰尘过滤器表面的灰尘以后,可以立即使用真空吸尘器,而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特殊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无须将灰尘过滤器从灰尘筒分离,也能轻易除掉灰尘,而具有使用更加方便的功效,且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且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现有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显示从图1真空吸尘器中分离出来的现有习用的灰尘筒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的灰尘筒的立体示意图。图4a是图3中A-A’剖面的局部剖面图。图4b是图3中B-B’剖面的局部剖面图。图5是为了显示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而将灰尘过滤器横断的局部剖面图。1 ……吸嘴 2 ……延长管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尘器的灰尘过滤器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连接着灰尘过滤器(F)的边缘相接近、并设有引导部(26)的盖子(23);和沿着上述盖子(23)的引导部(26)移动的过滤器吸尘部件(30)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在德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