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393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车辆驾驶员视高,在地下道路的侧边墙壁以1.2m高度处设置发光标志;S2:发光标志采用硅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S3:在地下道路的侧边墙壁上以间距L布设发光标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侧边墙壁上发光标志的设置,利用艾宾浩斯错觉引导驾驶员控制车速,提高了地下道路的车辆交通安全水平,从视错觉的角度引导驾驶员降低车速,减少地下道路超速现象的发生,有效的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有效地降低了地下道路因车辆超速导致的交通事故,且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可实现标志的突出显示,提高了标志的可视性,增强标志的作用效果。增强标志的作用效果。增强标志的作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道路空间的开发能有效缓解当前地上道路资源使用紧张的情况。与传统的地上道路相比,由于车辆运行的交通环境存在差异,车辆在地下道路运行时,驾驶人无法准确判断当前车速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容易引发碰撞追尾等交通事故,危害驾驶人的人身安全。倘若对驾驶人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将能减少此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驾驶人在地下道路的交通安全;
[0003]目前地下道路从驾驶人的角度对车辆速度进行引导控制的有效措施较少,不能及时有效对车速进行引导控制,进而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危害驾驶人的交通安全;因此地下道路急需一种新的解决措施,能够对车辆的运行速度进行引导控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地下道路的交通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侧边墙壁上发光标志的设置,利用艾宾浩斯错觉引导驾驶员控制车速,提高了地下道路的车辆交通安全水平,从视错觉的角度引导驾驶员降低车速,减少地下道路超速现象的发生,有效的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有效地降低了地下道路因车辆超速导致的交通事故,且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可实现标志的突出显示,提高了标志的可视性,增强标志的作用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针对车辆驾驶员视高,在地下道路的侧边墙壁以1.2m高度处设置发光标志;
[0008]S2:发光标志采用硅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
[0009]S3:在地下道路的侧边墙壁上以间距L布设发光标志,间距L依据第一公式确定:
[0010][0011]所述的第一公式中,L为发光标志的布设间距,V为地下道路的安全运行车速,t为驾驶人的刺激间隔时间。
[0012]所述的发光标志的布设路段长度为A,且所述发光标志由四个等腰梯形围绕一个长方形组成,所述的等腰梯形的初始尺寸: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长方形的初始尺寸:长为d,宽为e。
[0013]所述的发光标志的尺寸会发生变化,所述的底色与侧壁其余部分保持一致,所述
的发光标志中间部分为白色且尺寸保持不变;所述的发光标志其他部分的尺寸根据韦伯定律以第二公式的变化率改变:
[0014]ΔI=K
·
I
ꢀꢀ
(第二公式)
[0015]第二公式中,ΔI为发光标志的尺寸变化率,K为韦伯分数,I为标志的初始尺寸。
[0016]优选的,所述发光标志内设置有补充发光源,所述补充发光源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无限通讯模块连接有远程控制终端。
[0017]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光强控制模块,所述光强控制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发光标志的光照强度,所述发光标志的四周设置有变色灯,所述变色灯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变色灯电性连接有时间控制模块和色彩控制模块,所述时间控制模块和色彩控制模块分布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
[0019]优选的,所述发光标志安装在伺服伸缩调节架上,所述伺服伸缩调节架中的伺服控制器通过蓝牙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与控制云台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控制云台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和事件记录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和所述事件记录模块分布连接有数据加密模块
[0021]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中,关键部分为发光标志的设计,其中包括发光标志尺寸与变化率的确定。将发光标志的尺寸依据韦伯定律进行调整,能使驾驶人在地下道路的行驶过程中产生视错觉,对当前的车辆速度产生过高估计,从而产生减速行为,达到控制地下道路车辆速度的目的。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侧边墙壁上发光标志的设置,利用艾宾浩斯错觉引导驾驶员控制车速,提高了地下道路的车辆交通安全水平,从视错觉的角度引导驾驶员降低车速,减少地下道路超速现象的发生,有效的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有效地降低了地下道路因车辆超速导致的交通事故,且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可实现标志的突出显示,提高了标志的可视性,增强标志的作用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的保障地下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以地下交通中的车辆驾驶人的视觉特性为切入点,在地下道路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的发光标志,使车辆驾驶人在地下道路的行驶过程中产生视错觉,通过视错觉来引导驾驶人减速。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方框示意图;
[0026]图2为一种地下道路发光标志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一种发光标志的尺寸及变化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侧边墙壁;2、发光标志。
[0029]图4为一种800pcu(h/ln)条件下的路段

速度分布示意图。
[0030]图5为一种1000pcu(h/ln)条件下的路段

速度分布示意图。
[0031]图6为一种1200pcu(h/ln)条件下的路段

速度分布示意图。
[0032]通过对上述(图4、图5和图6)三种不同交通量情况下的路段

速度分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同一交通量条件下,发光标志的设置并不会对路段1(即地下道路的0m

800m处)的车辆运行速度产生较大影响。但当车辆驶入发光标志设置路段(即路段2,地下道路的
800m

1200m)时,由于发光标志的连续设置,使驾驶人产生了视错觉,驾驶人高估自身车辆的当前速度,因此会产生减速的驾驶行为,使得车辆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低于同一条件下未设置发光标志的路段。
[0033]当驾驶人结束在路段2(设置了发光标志路段)的行驶后,由于没有了发光标志对驾驶人的连续刺激,车辆在路段3内的平均速度又有所上升,但在路段3车辆的运行速度仍然低于同一条件下未设置发光标志的路段3的车辆运行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

3所示,一种基于艾宾浩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车辆驾驶员视高,在地下道路的侧边墙壁(1)以1.2m高度处设置发光标志(2);S2:发光标志(2)采用硅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S3:在地下道路的侧边墙壁(1)上以间距L布设发光标志(2),间距L依据第一公式确定:其中:L为发光标志(2)的布设间距,V为地下道路的安全运行车速,t为驾驶人的刺激间隔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发光标志中的布设路段长度为A,所述发光标志由四个等腰梯形围绕一个长方形组成,所述的等腰梯形的初始尺寸: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长方形的初始尺寸:长为d,宽为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发光标志中的尺寸会发生变化,所述的底色与侧壁其余部分保持一致,所述的发光标志中间部分为白色且尺寸不变;所述的步骤(S2)发光标志其他部分的尺寸根据韦伯定律以第二公式的变化率改变:ΔI=K
·
I
ꢀꢀꢀ
(第二公式)第二公式中,ΔI为发光标志(2)的尺寸变化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泉邓敏王恩师郭志杰张灿程杨格张奥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