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及人造血管技术

技术编号:326368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及编织型人造血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步骤涂层方式,先对编织管坯进行涂层,坯管平整状态下涂层,使涂层溶液与人造血管的接触的表面张力一致,从而解决了涂层的均匀性,同时也有效地减小了人造血管的水渗透量;对造纹后坯管再次涂层,进一步提高了人造血管的生物相容性,此种分工序涂层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涂层均匀性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人造血管,涂层均匀,不仅水整体渗透量小,生物相容性好,而且保持了人造血管良好的弹性及顺应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人造血管经过灭菌后保存,植入前无需预凝,生理盐水浸泡后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移植。床移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及人造血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及人造血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人造血管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国内关于人造血管的研究很多,但临床上仍以进口人造血管为主。进口人造血管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周期长。
[0003]目前涂层技术是国内人造血管研发的主要瓶颈之一,国内人造血管在涂层方面的研发较多,但是绝大部分为造纹后涂层,造纹后人造血管为外凸形和内凹形交替组合回转而成的螺旋波纹管,从整根人造血管看,轴向有内径的变化,人造血管的内外表面都极不平整,涂层溶液在人造血管的波峰、波谷的表面张力不同,很难实现涂覆均匀,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涂层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及人造血管,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人造血管,涂层均匀,不仅水整体渗透量小,生物相容性好,而且保持了人造血管良好的弹性及顺应性。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人造血管经过灭菌后保存,植入前无需预凝,生理盐水浸泡后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移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涂层技术,本专利技术对人造血管涂层工序进行分解探究,发现导致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原因在于:人造血管变化的内径,影响涂层溶液与人造血管接触的表面张力,从而影响人造血管涂层的均匀性。基于上述发现,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包括编织坯管涂层的步骤。
[0007]为解决涂层均匀性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步骤涂层方式,先对编织管坯进行涂层,坯管平整状态下涂层,使涂层溶液与人造血管的接触的表面张力一致,从而解决了涂层的均匀性,同时也有效地减小了人造血管的水渗透量;对造纹后坯管再次涂层,进一步提高了人造血管的生物相容性,此种分工序涂层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涂层均匀性问题,不仅涂层生物相容性好,而且保持了人造血管良好的弹性及顺应性。
[0008]其中所述编织坯管涂层溶液为有机溶剂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中包含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级聚氨酯、聚酯、聚四氟乙烯等中的一种,所述涂层溶液浓度为0.5~5%。
[0009]本专利技术发现对编织坯管涂层特定的溶液,可以有效降低坯管的渗透量。
[0010]为提高编织坯管涂层的牢固性,作为优选,在编织坯管涂层前,预先对编织坯管进行去油处理。
[0011]本专利技术还发现,编织坯管涂层前,预先进行去油处理,通过调整去油剂的用量、助剂、浴比及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增加坯管表面的活性基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去油处理所使用去油剂浓度1g/L~10g/L,辅助NaHCO3浓度0.5g/L~5g/L,浴比1:10,98℃,处理30min。去油处理后,去离子水水洗3~5遍,然后60℃烘10~60min。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编织坯管涂层,采用浸轧涂层,涂层压力0~5bar,车速0.2~20m/min。使溶液进入纱线孔隙,减小人造血管水的渗透量。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编织坯管涂层,还包括烘干步骤,所述的烘干方式为热风式干燥烘干、真空烘干中的一种。
[0015]进一步地,烘干温度为40℃~90℃,时间为0.5h~8h。
[0016]作为优选,所述涂层方法,还包括造纹坯管的涂层步骤;
[0017]进一步地,所述造纹坯管为编织坯管涂层后经过造纹工序的再次涂层,即通过造纹工序提高人造血管的弹性及顺应性。
[0018]所述造纹坯管涂层溶液的有效成分生物级别的肝素、丝素蛋白、白蛋白、明胶、胶原蛋白等中的一种,浓度为1%~20%。
[0019]优选地,所述涂层采用灌注涂层,涂层后采用化学交联,化学交联剂为甲醛、乙醛、乙二醛、京尼平、戊二醛中的一种,浓度为0.001%~1%,采用真空烘干,温度20℃~45℃,时间20~120min。
[0020]本专利技术中,将依次经过去油处理、涂层、烘干后的涂层制成造纹坯管,再对造纹进行涂层。编织坯管增加了坯管与涂层溶液的接触面积,减小了人造血管的水的渗透量,造纹坯管涂层进一步提高了人造血管的生物相容性。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涂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对编织坯管进行去油处理;
[0023]其中,所述去油处理所使用的去油剂为精炼剂,浓度1g/L~10g/L,NaHCO3浓度0.5g/L~5g/L,浴比1:10,98℃,处理30min,去离子水水洗2~5遍,然后60℃烘10~60min;
[0024](2)对经过去油处理的编织坯管涂层;
[0025]其中,所述涂层溶液为有机溶剂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中包含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级聚氨酯、聚酯、聚四氟乙烯等中的一种,所述涂层溶液浓度为0.5~5%。采用浸轧涂层,所述的浸轧涂层压力0~5bar,车速0.2~20m/min;低温烘干,所述的烘干方式为热风式干燥烘干、真空烘干中的一种,烘干温度为40℃~90℃,时间为0.5h~8h;
[0026](3)对涂层后的编织坯管进行造纹处理,减小人造血管的扭结阻力;
[0027](4)对造纹后人造血管进行涂层;所述涂层溶液的有效成分生物级别的肝素、丝素蛋白、白蛋白、明胶、胶原蛋白等中的一种,浓度为1%~20%;采用灌注涂层,涂层后采用化学交联,化学交联剂为甲醛、乙醛、乙二醛、京尼平、戊二醛中的一种,浓度为0.001%~1%,采用真空烘干,温度20℃~45℃,时间20~120min。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编织型人造血管,所述人造血管由上述涂层方法得到。
[0029]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人造血管涂层方法,编织坯管涂层增加了涂层溶液与人造血管的接触面积,涂层均匀,贴服性好,人造血管的整体水渗透量小;造纹后涂层采用蛋白类溶液涂层,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人造血管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有效地保护了人造血管的弹性及顺应性。本专利技术的涂层方法简单,适合大批量、连续化生产。
[003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人造血管,涂层均匀,不仅水整体渗透量小,生物相容性好,而且保持了人造血管良好的弹性及顺应性。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人造血管经过灭菌后保存,移植时,无需预凝,仅适用生理盐水浸泡3min左右,即可直接移植,缩短了手术等待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0032]图1:实施例1所得人造血管的血小板黏附扫描电镜图;
[0033]图2:对照样内皮细胞增殖倒置荧光显微镜图;
[0034]图3:实施例1所得人造血管的内皮细胞增殖倒置荧光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允许专利技术人适当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解释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面相应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这里提出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编织坯管涂层:将编织坯管进行去油处理,然后用编织坯管涂层溶液对经过去油处理的编织坯管进行涂层,烘干,即得到涂层编织坯管;(2)造纹坯管的涂层:将步骤(1)得到的涂层编织坯管进行造纹处理,得到造纹坯管,然后用造纹坯管涂层溶液对造纹坯管进行涂层,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去油处理的工艺为:用去油溶液进行处理,浴比1:10,98℃,处理30min,去油处理后,去离子水水洗3~5遍,然后60℃烘10~60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去油溶液包括去油剂1g/L~10g/L、NaHCO
3 0.5g/L~5g/L;所述去油剂为精炼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编织坯管涂层溶液为有机溶剂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中包含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级聚氨酯、聚酯、聚四氟乙烯等中的一种,所述涂层溶液中有效成分的重量份数为0.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人造血管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杰房宽峻孙涵刘迪杨毅朱蕾李屹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