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334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和沉淀池,所述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和沉淀池从左到右依次并排设置,所述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和沉淀池依次通过连通口首尾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悬浮填料的设置增大了池内生物量,提高了脱氮效果,污泥产量少,挺水植物种植在池体上方对污水进行净化,有助于脱氮除磷,植物支撑装置可避免挺水植物掉落,实用性强,造浪泵使厌氧池、缺氧MBBR池中反应更加充分,悬浮填料、植物与AAO池体的立体组合,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具有景观价值,适合在商业区、住宅区、工厂、学校、农村等各种地方建造。地方建造。地方建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就愈发凸显出来,生活污水等杂用水问题是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面临的重要污染问题。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氧化沟工艺、AO工艺、AAO工艺、MBR工艺、SBR工艺、接触氧化法和人工湿地等,根据不同的去除指标和出水要求会采用不同的工艺。
[0003]由于AAO工艺对COD去除率高、脱氮除磷效果好、操作方便、运行简单等,所以AAO工艺成为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之一。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现有的AAO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0004]1、经常出现污泥淤积或漂浮等问题,影响处理效果;
[0005]2、污泥产量多,后端污泥处理工作量大;
[0006]3、无法同时兼顾高效脱氮除磷,若以脱氮为重点,则除磷效率很低,若以除磷为重点,则脱氮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
[0008]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和沉淀池,所述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和沉淀池从左到右依次并排设置,所述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和沉淀池依次通过连通口首尾贯通连接,所述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内均设置有MBBR悬浮填料,所述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上部均种植挺水植物,所述厌氧池和缺氧MBBR池内均安装有造浪泵,所述好氧MBBR池内安装有曝气器,所述好氧MBBR池内安装有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泵通过硝化液回流管与缺氧MBBR池相连接,所述沉淀池内安装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回流管与厌氧池相连接,所述厌氧池的左侧端贯通连接进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和沉淀池采用防锈防腐的材质制备。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设备生锈腐蚀。
[0011]优选的,所述连通口处设有筛网。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MBBR悬浮填料流失。
[0013]优选的,所述MBBR悬浮填料的粒径大于筛网的孔径。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MBBR悬浮填料通过筛网。
[0015]优选的,所述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和沉淀池的顶部搭接有植物支撑装
置,且所述植物支撑装置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上开设有孔,且所述上板上孔的孔径是2*2cm,所述下板上孔的孔径是0.8*0.8cm,所述植物支撑装置内放置有MBBR悬浮填料。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挺水植物可以通过上板孔径伸入到植物支撑装置内部,无法通过下板孔径,从而起到了支撑挺水植物的作用,MBBR悬浮填料在支撑装置内起到固定挺水植物根部的作用。
[0017]优选的,所述曝气器通过气管连接有空气泵。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泵通过气管末端的曝气器向好氧MBBR池内输入氧气。
[0019]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右侧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池内上部的清液从出水口处排出。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1、该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以AAO+MBBR填料+挺水植物为核心,污水通过进水口流入厌氧池、缺氧MBBR池和好氧MBBR池,在厌氧池中的聚磷微生物、缺氧MBBR池中的反硝化菌和好氧MBBR池中的硝化菌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同时,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上方的植物也对污水进行净化吸附作用,悬浮填料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悬浮填料和植物在AAO池体内的立体组合,缩小了占地面积,解决了AAO经常出现的污泥淤积和漂浮问题,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0023]2、该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通过在缺氧MBBR池和好氧MBBR池放置悬浮填料,提高了池内的生物量和生物种类,减少了污泥产量,减少了后续污泥处理的工作量;
[0024]3、该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通过在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上方种植挺水植物,植物层可通过基质、微生物、植物的共同作用对厌氧池、缺氧MBBR池、好氧MBBR池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在AAO和MBBR去除N、P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同时,AAO池内污泥为植物根系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两者相辅相成;
[0025]4、该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植物支撑装置由上板和下板组成,且在上板设置2*2cm的孔径,下板设置0.8*0.8cm的孔径,使得挺水植物可以通过上板孔径伸入到植物支撑装置内部,无法通过下板孔径,从而起到了支撑挺水植物的作用,并且植物支撑装置内设置有MBBR悬浮填料,MBBR悬浮填料在植物支撑装置内起到固定挺水植物根部的作用,从而避免了挺水植物掉落的风险,提高了实用性;
[0026]5、该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通过在缺氧MBBR池内安装造浪泵,造浪泵制造的浪在缺氧MBBR池提供缺氧条件的同时还能使污水混合均匀,使缺氧MBBR池内的反应更加充分;
[0027]6、该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植物的种植除了对污水进行净化,还具有景观价值,适合在商业区、住宅区、工厂、学校、农村等各种地方建造。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植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

厌氧池,2

缺氧MBBR池,3

好氧MBBR池,4

沉淀池,5

MBBR悬浮填料,6

造浪泵,7

曝气器,8

进水管,9

连通口,10

出水口,11

空气泵,12

植物支撑装置,12
‑1‑
植物支撑装置上板,12
‑2‑
植物支撑装置下板,13

挺水植物,14

硝化液回流泵,15

污泥回流泵,16

硝化液回流管,17

污泥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33]如图1

3所示,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厌氧池1、缺氧MBB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1)、缺氧MBBR池(2)、好氧MBBR池(3)和沉淀池(4),所述厌氧池(1)、缺氧MBBR池(2)、好氧MBBR池(3)和沉淀池(4)从左到右依次并排设置,所述厌氧池(1)、缺氧MBBR池(2)、好氧MBBR池(3)和沉淀池(4)依次通过连通口(9)首尾贯通连接,所述缺氧MBBR池(2)、好氧MBBR池(3)内均设置有MBBR悬浮填料(5),所述厌氧池(1)、缺氧MBBR池(2)、好氧MBBR池(3)上部均种植挺水植物(13),所述厌氧池(1)和缺氧MBBR池(2)内均安装有造浪泵(6),所述好氧MBBR池(3)内安装有曝气器(7),所述好氧MBBR池(3)内安装有硝化液回流泵(14),所述硝化液回流泵(14)通过硝化液回流管(16)与缺氧MBBR池(2)相连接,所述沉淀池(4)内安装有污泥回流泵(15),所述污泥回流泵(15)通过污泥回流管(17)与厌氧池(1)相连接,所述厌氧池(1)的左侧端贯通连接进水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缺氧MBBR池(2)、好氧MBBR池(3)和沉淀池(4)采用防锈防腐的材质制备。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孟月徐洪斌杨苗青马浩亮王洪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