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型无人直升机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324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配电系统,包括供电单元和配电管理机;供电单元由发电机、蓄电池和地面电源组成,配电管理机对配电系统进行一次分配,将供电单元的电能分配到汇流条,并对配电系统进行二次分配,将汇流条的电能分配到相应的负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配电系统,克服了中小型无人直升机配电系统中一次配电以及二次配电无集成性的缺点,实现了汇流条间转电的一次配电与负载控制的二次配电集成化的目的。载控制的二次配电集成化的目的。载控制的二次配电集成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小型无人直升机配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配电系统,属于配电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系统是从飞机电源汇流条到用电设备输入端的部分,飞机的配电系统由电网、保护装置和配电装置组成,它的作用是将飞机中各不同电源产生的电能传输和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上去。
[0003]随着飞机的复杂程度逐渐提升,用电设备逐步完善,对飞机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进而使得配电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形式越发复杂。目前飞机的配电系统通常分为常规式配电、遥控式配电以及固态式配电三种。
[0004]常规式配电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缺点为电网重量大,空勤人员负担重;遥控式配电系统由于大部分电力线不需要设置在驾驶舱,因而可减轻电网重量,但其缺点是离散控制线过多,自动化程度不高。固态式配电系统采用分布式汇流条和负载自动管理技术,用电设备可以就近与配电汇流条相连,由计算机通过总线传递控制信号和状态信息,经过相关控制器对负载进行控制和保护,可减轻导线重量以及飞行人员的负担,自动化程度较高,缺点是只能单独对负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配电系统,包括供电单元和配电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配电系统的供电单元,由发电机、蓄电池和地面电源组成,配电管理机对配电系统进行一次分配,将供电单元的电能分配到汇流条,并对配电系统进行二次分配,将汇流条的电能分配到相应的负载;所述配电管理机内部包括内部机械组件、SSPC板、CPU板、模拟离散量采集输出板和电源板,所述配电管理机的内部机械组件由转换接触器BTB、蓄电池接触器KM1、发电机接触器GB、二极管V1、V2、蓄电池汇流条以及主电源汇流条组成,所述电源板包括二极管V3、V4、V5;所述地面电源与中小型无人直升机内部的地面电源接触器EPC正端连接,EPC负端与主电源汇流条连接;蓄电池与KM1正端连接,KM1负端与蓄电池汇流条连接;BTB正端与KM1正端连接,BTB负端与二极管V2正端连接,二极管V2负端与GB的正端连接;发电机与GB的正端连接,GB的负端与主电源汇流条连接;主电源汇流条连接二极管V1的正端,二极管V1的负端连接到蓄电池汇流条;配电管理机取电连线分别由电源板的V3正端连接到主电源汇流条,电源板的V4正端连接到EPC正端,电源板的V5正端连接到蓄电池汇流条,V3、V4、V5的负端取或,向电源板供电;CPU板内部由处理器单元、总线通讯单元、模拟离散量采集输出控制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电源部分五个部分,实现逻辑运算、总线通讯、模拟离散量采集、数据记录和供电功能;模拟离散量采集输出板,将采集的模拟量和离散量发送给CPU板,并接收CPU板发来的模拟离散量采集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各个接触器和SSPC板的控制;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核心负载直接与蓄电池汇流条连接,无人直升机的重要负载通过SSPC板与蓄电池汇流条连接,两种负载均由地面电源、发电机以及蓄电池中的任意一种并网后进行供电,保证负载供电可靠;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一般负载经过SSPC板与主电源汇流条连接,由地面电源或发电机并网后进行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核心负载为需要直接供电,不能断电的负载;重要负载为由SSPC板控制,允许断电的负载;一般负载为由SSPC控制,允许断电的负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电管理机设有多个电压电流检测点,检测蓄电池汇流条和主电源汇流条的电流,并检测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籍鹏程毕炜桐郝琪伟胡俊杰滕伟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