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319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包括加工台,加工台上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均设有保温杯主体,加工台的一侧设有推出机构,加工台靠近推出机构的一端等距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设有横板,横板上设有送风机构,送风机构与保温杯主体相匹配,第一输送带的两侧对称设有红外热成像仪,红外热成像仪与加工台固定连接。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机构一系列的相互配合,可以自动对产品的密封性进行检查和分类剔除,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进行辅助操作,手动上料等,大大解放人力,进而提高在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将不合格的产品剔除,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杯检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保温杯就是一种杯状的保温瓶,不论保温杯还是保温瓶其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通过检测保温杯或保温瓶的气密性,能检测出保温杯或保温瓶的保温效果,避免由于气密性不够而造成保温杯或保温瓶不保温的情况。
[0003]现有的保温杯检测还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操作,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这样在长时间的流水生产线中,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手动上料,且部分的检测是采用将其放入到相对应的模具当中,将其固定好,上下两个模具进行闭合,通过模具内部的气压判断其气密性情况,在上料时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性能较低。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包括加工台,加工台上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均设有保温杯主体,加工台的一侧设有推出机构,推出机构与保温杯主体相匹配,加工台靠近推出机构的一端等距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设有横板,横板上设有送风机构,送风机构与保温杯主体相匹配,第一输送带的两侧对称设有红外热成像仪,红外热成像仪与加工台固定连接,红外热成像仪与保温杯主体相匹配。
[0008]优选的,为了对避免采用传统的其放入到相对应的模具当中,将其固定好,上下两个模具进行闭合,通过模具内部的气压判断其气密性情况对其进行检测,其有一定的危险性,送风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板上的循环热风机,循环热风机的出风端设有出风管,出风管贯穿横板并延伸至内部设有弹性储气腔,弹性储气腔与保温杯主体相匹配,弹性储气腔下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一侧设有排气管,弹性储气腔上出风管的一侧设有回风管,回风管贯穿横板并延伸至上方与循环热风机进风端相连接。
[0009]优选的,为了让产品内部原有的冷空气快速排出,热空气快速充满产品内部,出风管和排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回风管上设有电磁阀。
[0010]优选的,为了让热空气快速充满产品内部,出气管的长度大于排气管的长度。
[0011]优选的,为了将不合格的产品和合格的产品进行自动区分剔除,进而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降低工作负担,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出机构包括设置在加工台上的竖板,竖板的一侧等距设有多级伸缩杆,竖板通过多级伸缩杆固定设有顶板,顶板上对称设有弧形夹板,弧
形夹板内设有保护垫,弧形夹板与保温杯主体相匹配。
[0012]优选的,为了提高产品在输送时的稳定性,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均等距设有挡块,保温杯主体位于两个挡块之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在对其进行检测时,通过第一输送带将其输送到弹性储气腔下方,通过电动推杆收缩,带着横板上的送风机构下移,此时弹性储气腔和出气管进入到保温杯主体内部,通过循环热风机工作,将加热后的空气经过出风管送到弹性储气腔内部,再经过出气管进入到保温杯主体内部底端,此时其内部原来的空气经过排气管和回风管进入到循环热风机内部,待保温杯主体内部被热空气充满时,通过将回风管上的电磁阀关闭,进而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弹性储气腔内储气,此时弹性储气腔受力发生形变与保温杯主体内壁接触,进而可以将保温杯主体进行密封处理,此时通过两端的红外热成像仪工作,可以对保温杯主体整体进行检查,若其存在漏气等现象,其内部的高温气体从漏气处跑出,进而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进行观察记录,进而可以对产品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和标记,方便对残次品进行剔除,提高产品的质量,检测完毕后,通过电磁阀打开,其弹性储气腔内部的气体经过回风管排出,进而弹性储气腔恢复原状,失去对保温杯主体的密封固定,随着电动推杆上移,进而可以让其移出保温杯主体内部,即可完成对产品的检测,无需人工辅助操作,且不采用传统的模具闭合,通过模具内部的气压判断其气密性情况,大大提高检测时的安全性。
[0015](2)、输送带上的挡块可以对产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位固定,提高在输送时的稳定性,在检测完毕后,合格的产品通过第一输送带进行输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同一收集,方便后续的加工处理,而不合格的产品则在输送到推出机构时,通过竖板上的多级伸缩杆伸长,带着顶板进行移动,进而通过其上面的弧形夹板将产品推送的第二输送带上,进行分类处理,便于对残次品进行剔除,进行回收再加工,其保护垫可以对产品提供保护,防止在推送时造成二次伤害,进而其整个检测流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进行辅助操作,手动上料等,大大解放人力,进而提高在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将不合格的产品剔除,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中送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中推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加工台;2、第一输送带;3、第二输送带;4、红外热成像仪;5、横板;6、电动推杆;7、循环热风机;8、保温杯主体;9、竖板;10、多级伸缩杆;11、顶板;12、弹性储气腔;13、出风管;14、回风管;15、电磁阀;16、单向阀;17、排气管;18、出气管;19、弧形夹板;20、保护垫;21、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4]请参阅图1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上设有第一输送带2,第一输送带2的一侧设有第二输送带3,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均设有保温杯主体8,加工台1的一侧设有推出机构,推出机构与保温杯主体8相匹配,加工台1靠近推出机构的一端等距设有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上设有横板5,横板5上设有送风机构,送风机构与保温杯主体8相匹配,第一输送带2的两侧对称设有红外热成像仪4,红外热成像仪4与加工台1固定连接,红外热成像仪4与保温杯主体8相匹配,无需人工辅助操作,且不采用传统的模具闭合,通过模具内部的气压判断其气密性情况,大大提高检测时的安全性。
[0025]进一步的,送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第一输送带(2),所述第一输送带(2)的一侧设有第二输送带(3),所述第一输送带(2)和所述第二输送带(3)均设有保温杯主体(8),所述加工台(1)的一侧设有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与所述保温杯主体(8)相匹配,所述加工台(1)靠近所述推出机构的一端等距设有电动推杆(6),所述电动推杆(6)上设有横板(5),所述横板(5)上设有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与所述保温杯主体(8)相匹配,所述第一输送带(2)的两侧对称设有红外热成像仪(4),所述红外热成像仪(4)与所述加工台(1)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热成像仪(4)与所述保温杯主体(8)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保温杯生产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板(5)上的循环热风机(7),所述循环热风机(7)的出风端设有出风管(13),所述出风管(13)贯穿所述横板(5)并延伸至内部设有弹性储气腔(12),所述弹性储气腔(12)与所述保温杯主体(8)相匹配,所述弹性储气腔(12)下设有出气管(18),所述出气管(18)的一侧设有排气管(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斯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禾木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