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308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机架部、上辊挤压部、侧辊挤压部和托辊部;机架部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导缝上辊部包括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升降驱动部,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上,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均与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在水平方形滑动连接;升降驱动部包括第一蜗杆升降机、第一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各个功能组件进行模块化设计,控制方形焊管对接处平整度的部位和侧面可以调控尺寸,实现一套模具用于各种规格方形焊管的生产,自动化调节,工作效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焊管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焊接焊管通常称为焊管,是用钢板或带钢经过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焊管,较小口径的焊管采用直缝焊,大口径焊管则多采用螺旋焊。焊管产品的钢种和品种规格极为繁多,其性能要求也是各种各样,所有这些应随着用户要求或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加以区分。大口径厚壁方形焊管,也称为钢制冷弯型材,它是以钢板或带钢为母材,经冷弯曲加工成型后,再经高频焊接而成,大口径厚壁方形焊管在众多行业内有广泛的用途。传统的大口径厚壁方形焊管生产方式包括:1)使用与最终产品尺寸相称的钢板坯材,利用折弯机将其折弯,经过辊轧封闭、搭焊、焊接和矫直整形,最终形成大口径厚壁型方形焊管。采用这种方式生产大口径方形焊管,由于折弯机一次只能折叠方形焊管的一个边,而且每次只能生产一根焊管,生产效率不高;此外,这种方式生产的焊管,即使经矫直整形,方形焊管的各个面也会出现不同程度扭曲变形的现象,导致方形焊管内应力不平衡,影响方管质量;2)首先将钢带卷压、焊接成圆管,再将圆管挤压成方管,这种方式要经过圆管卷压和圆管压方两道生产工序,其生产工艺复杂,使用设备众多,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在圆管在挤压成方管时,由于圆管的抗压性力较大,生产消耗的机械能较大,生产效率较低;3)采用滚压成型工艺以带钢为原料进行连续生产制作,其加工工艺通常是带钢放卷

双边去毛刺

粗成型

精成型



内外焊珠去除

初定径

涡流探伤

热处理

定径校直

抛光,最后将加工出的焊管进行定长裁切,即可得到成品焊管。焊管轧机是焊管粗成型、精成型阶段的重要设备。由于方形焊管为渐缩成型,在精成型后,需要对带钢对接处用于焊接,对接处是否能够达到焊接要求是影响后续焊接的质量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关于对接处平整度控制的相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方形焊管为渐缩成型,在精成型后,需要对带钢对接处用于焊接,对接处是否能够达到焊接要求是影响后续焊接的质量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关于对接处平整度控制的相关装置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将各个功能组件进行模块化设计,控制方形焊管对接处平整度的部位和侧面可以调控尺寸,实现一套模具用于各种规格方形焊管的生产,保证焊接质量,自动化调节,工作效率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机架部、上辊挤压部、侧辊
挤压部和托辊部;所述机架部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对称沿带钢宽度方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上辊挤压部包括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升降驱动部,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上,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均与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在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第一蜗杆升降机、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机架部上方,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升降机连接,第一蜗杆升降机与第二移动板连接。
[0008]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设置第一调距丝杠,第一压边轮和第一移动板之间设置第二调距丝杠,第二压边轮和第一移动板之间设置第三调距丝杠。
[0009]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侧辊挤压部设置在第五支撑座上,侧辊挤压部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第三支撑座、横向调距组件、竖向调距组件、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第三支撑座和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第四支撑座分别对称设置在上辊挤压部、托辊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第一转轴,第一侧压辊轮穿设在第一转轴外侧,第一转轴的两端与第一支撑座连接,第一支撑座与第三支撑座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二侧压辊轮、第二转轴,第二侧压辊轮穿设在第二转轴外侧,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连接,第二支撑座与第四支撑座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横向调距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二升降机的输入轴;第二升降机与第五支撑座连接,第二升降机的输出轴与第四支撑座旋转连接;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一升降机的输入轴,第一升降机与第五支撑座连接,第一升降机的输出轴与第三支撑座旋转连接;所述竖向调距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升降机、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升降机,所述第一支撑座沿竖直滑动方向连接第三升降机,第二支撑座沿竖直滑动方向设置第四升降机,第三升降机和第四升降机通过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外花键,第三传动轴设置内花键,第二传动轴的外花键插入第三传动轴的内花键;第四升降机连接第三伺服电机。
[0010]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第三升降机、第四升降机为涡轮丝杆升降机。
[0011]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托辊部设置在第五支撑座上,所述托辊部包括托辊轴、托辊轮和托辊座,托辊轮通过轴承与托辊轴旋转连接,托辊轴的两侧设置在托辊座上。
[0012]在本技术中,第一压边轮和第二压边轮分别设置在带钢对接处焊缝的两侧,根据对接处的平整度,升降驱动部用于第一压边轮和第二压边轮对对接处的压力的大范围调节,第二调距丝杠、第三调距丝杠分别精准调节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对对接处的压力;第一调距丝杠用于水平方向的校准,侧辊挤压部采用横向调距组件和竖向调距组件实现不同规格焊管生产的自动化适应性调节,调节范围大,调节尺寸精准,工作效率高。
[0013]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各个功能组件进行模块化设计,控
制方形焊管对接处平整度的部位和侧面可以调控尺寸,实现一套模具用于各种规格方形焊管的生产,保证焊接质量,自动化调节,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部、上辊挤压部、侧辊挤压部和托辊部;所述机架部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对称沿带钢宽度方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上辊挤压部包括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升降驱动部,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上,第一压边轮、第二压边轮均与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在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第一蜗杆升降机、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机架部上方,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升降机连接,第一蜗杆升降机与第二移动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设置第一调距丝杠,第一压边轮和第一移动板之间设置第二调距丝杠,第二压边轮和第一移动板之间设置第三调距丝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辊挤压部设置在第五支撑座上,侧辊挤压部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第三支撑座、横向调距组件、竖向调距组件、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第三支撑座和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第四支撑座分别对称设置在上辊挤压部、托辊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第一转轴,第一侧压辊轮穿设在第一转轴外侧,第一转轴的两端与第一支撑座连接,第一支撑座与第三支撑座在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龙唐皓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悦冶金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