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288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在空间中存在多个连续点时,通过连续3点的线性关系来判断中间点是否可以省略,在不降低加工精度的基础上,有效的解决了UG后置处理线性插补而导致的数控指令复杂、机床频繁加减速等加工问题。等加工问题。等加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指令构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CAM平台的普及和广泛使用,采用软件进行数控指令构建已逐渐取代手工数控指令构建成为数控指令构建的主要方式。虽然软件数控指令构建具有很多优点,但在数控指令的简洁性、易修改性上仍不及手工数控指令的构建。
[0003]用UG平台构建数控指令常存在以下问题:1)一条完整的直线被打断成为多个小直线段。2)曲线或面陡峭投影时,刀轨质量下降,出现剧烈抖动,刀位点数量突然变多。3)带回转轴回转加工时,刀具回转运动被拆成多个点,回转运动被多个直线运动拟合替代。这些问题将导致生成的数控指令变长;机床频繁加减速,加工效率和表面加工质量下降;进给速度不易控制;数控指令不易查看和修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在空间中存在多个连续点时,通过连续3点的线性关系来判断中间点是否可以省略,在不降低加工精度的基础上,有效的解决了UG后置处理线性插补而导致的数控指令复杂、机床频繁加减速等加工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读取当前运动事件S
i
的运动参数,根据当前运动事件的运动参数判断运动事件是否结束;所述当前运动事件的运动参数包括当前位置P
i/>、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运动参数;
[0008]如果运动事件未结束,则执行步骤(2);如果运动事件结束,则结束优化;
[0009]步骤(2)读取并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插补类型是否为直线插补;如果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插补类型均为直线插补,则执行步骤(3);如果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插补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非直线插补,则输出前运动事件的运动参数,并将下一运动事件S
i+1
作为新的当前运动事件S
i
后返回步骤(1);
[0010]步骤(3)根据当前运动事件S
i
的运动参数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是否共线;
[0011]如果共线则省略下一位置P
i+1
的运动参数,输出当前位置P
i
和下下一位置P
i+2
的运动参数并将下一运动事件S
i+2
作为新的当前运动事件S
i
后返回步骤(1);如果不共线则输出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运动参数,将下一运动事件S
i+1
作为新的当前运动事件S
i
后返回步骤(1)。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运动参数包括位置坐标、转速和进给速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根据当前运动事件S
i
的运动参数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是否共线的方法为:
[0014](31)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转速和进给速度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32),如果不相同则判断为不共线;
[0015](32)根据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位置坐标计算cos∠P
i
P
i+1
P
i+2
的值;
[0016](33)将cos∠P
i
P
i+1
P
i+2
的值与预设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是否共线。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2)中,根据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位置信息计算和的点积、的模长和的模长根据公式:
[0018][0019]得到cos∠P
i
P
i+1
P
i+2
的值。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3)中,如果cos∠P
i
P
i+1
P
i+2
的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共线;如果cos∠P
i
P
i+1
P
i+2
的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不共线。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3)中,预设阈值>0.9。
[0022]进一步的,所述预设阈值=0.9999。
[00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实时判断当前运动事件中所包含的位置点是否共线,并在共线时将中间点删除,在不降低加工精度的基础上,有效的解决了UG后置处理线性插补而导致的数控流程长、机床频繁加减速等加工问题;
[0025](2)本专利技术线性优化方法中,根据补类型和运动参数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共线判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且操作简单;
[0026](3)本专利技术线性优化方法大大减小了UG后置处理生成的数控做操的复杂程度,使优化后的UG后置处理生成的数控指令便于查看和修改,提高了数控指令的质量,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待加工零件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待加工零件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0030]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读取当前运动事件S
i
的运动参数,根据当前运动事件的运动参数判断运动事件是否结束;所述当前运动事件的运动参数包括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运动参数;如果运动事件未结束,则执行步骤(2);如果运动事件结束,则结束优化;步骤(2)读取并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插补类型是否为直线插补;如果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插补类型均为直线插补,则执行步骤(3);如果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插补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非直线插补,则输出前运动事件的运动参数,并将下一运动事件S
i+1
作为新的当前运动事件S
i
后返回步骤(1);步骤(3)根据当前运动事件S
i
的运动参数判断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是否共线;如果共线则省略下一位置P
i+1
的运动参数,输出当前位置P
i
和下下一位置P
i+2
的运动参数并将下一运动事件S
i+2
作为新的当前运动事件S
i
后返回步骤(1);如果不共线则输出当前位置P
i
、下一位置P
i+1
及下下一位置P
i+2
的运动参数,将下一运动事件S
i+1
作为新的当前运动事件S
i
后返回步骤(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参数包括位置坐标、转速和进给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G后置处理线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根据当前运动事件S
i
的运动参数判断当前位置P
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琳韩维群游东洋戴天方吴宇轩肖娜宋雨彪陈娜王琼娥马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