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车架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重要的承载元件,也是汽车底盘最大的结构件。由于汽车前副车架通常布置在汽车前舱内,因此,前副车架不仅需要满足各零部件的装配需要,而且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各向载荷输入下不至于发生变形,提高底盘整体性,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高速行驶能力并提升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0003]现有的汽车前副车架包括两种,一种是全框式副车架,一种是蝶式副车架(半框式副车架),由于这两种副车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车身上,全框式副车架适用在尺寸较大的车身上,而蝶式副车架适用在尺寸较小的车身上。目前对于尺寸较大的车型,价格较低的蝶式副车架无法使用,一般是使用全框式副车架,但是全框式副车架价格昂贵,则提高了整车的价格,而且安装全框式副车架的车架总成的碰撞性能虽然满足国标强制法规(GB),但是相关指标无法满足中国新车测评规程(C
‑
NCAP)和中国保险安全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蝶式副车架,所述蝶式副车架的前端分别通过车架纵梁与小腿横梁总成和水箱框架总成相连,所述水箱框架总成的前端连接有前保横梁总成,所述水箱框架总成的顶端设置有发盖总成,所述前保横梁总成的前端设置在所述小腿横梁总成前端的后方和所述发盖总成的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盖总成的前端与所述前保横梁总成的前端之间沿着车身方向的距离设置为0~20mm,所述发盖总成的前端与所述小腿横梁总成的前端沿着车身方向的距离设置为80~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横梁总成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吸能盒Ⅰ与所述前横梁相连,两个所述吸能盒Ⅰ的后端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设置为弧形横梁,所述后横梁设置为水平横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Ⅰ的后端焊接有端板Ⅰ,所述车架纵梁的前端焊接有端板Ⅱ,所述端板Ⅰ与对应的端板Ⅱ贴合后通过螺栓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的前端与所述水箱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民,蒋兵,周旭峰,谢孝莉,于尚恒,李向楠,王诗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