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51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包括第一印刷机、第二印刷机、第三印刷机、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和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分别衔接第一印刷机的输出端和第二印刷机的输入端,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分别衔接第二印刷机的输出端和第三印刷机的输入端,第一印刷机内设有底色逆向印刷板,第二印刷机内设有线条逆向印刷板,第三印刷机内设有面油印刷板;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和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均包括包装彩盒支撑板及其移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印刷效率高、能缩短交货时间、包装彩盒表面错落有致、显得高档富贵等优点。显得高档富贵等优点。显得高档富贵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盒印刷
,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包装彩盒的表面处理技术常常通过印刷机染逆向油和光油的方式,使得包装彩盒表面光泽错落有致。
[0003]公开号为CN20571155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光油与逆光上油工艺制作的印刷品,包括有本体、第一白墨层、第二白墨层、黑墨层、金墨层、UV逆向哑油层、UV逆向光油层及UV印刷光油层;该第一白墨层和金墨层共同完全覆盖住本体的外表面,第二白墨层完全覆盖住第一白墨层,金墨层的内周缘与第一白墨层的外周缘、第二白墨层的外周缘接合,该黑墨层覆盖住第二白墨层的局部外表面。
[0004]该方案为双重逆向印刷技术,采用现有的印刷机进行印刷时,需要进行三关的印刷工序,每关都需要人工进行产品搬运,且如果只配备一台印刷机进行上述操作,则需要不断调整印刷板,现有方案整体上存在容易损耗机器、浪费时间和材料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容易损耗机器、浪费时间和材料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包括第一印刷机、第二印刷机、第三印刷机、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和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所述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分别衔接所述第一印刷机的输出端和第二印刷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分别衔接所述第二印刷机的输出端和第三印刷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印刷机内设有底色逆向印刷板,所述第二印刷机内设有线条逆向印刷板,所述第三印刷机内设有面油印刷板;所述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和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均包括包装彩盒支撑板及其移动机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包装彩盒的外表面包括底色区域、图案区域和信息区域,所述图案区域包括多个线条。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色逆向印刷板包括第一印刷区域和第一非印刷区域,所述第一印刷区域覆盖有逆向光油,所述第一印刷区域包括所述底色区域和信息区域,所述第一非印刷区域包括所述图案区域。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线条逆向印刷板包括第二印刷区域和第二非印刷区域,所述第二印刷区域包括所述图案区域的线条边缘,所述非印刷区域包括所述图案区域的线条内侧、底色区域和信息区域,所述第二印刷区域覆盖有包含粗亮砂的逆向油。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面油印刷板包括第三印刷区域和第三非印刷区域,所述第三印刷区域包括所述底色区域和图案区域,所述第三非印刷区域包括所述信息区域,所述第三印
刷区域覆盖有UV面油。
[0012]进一步地,所述UV面油为参入珠光粉的UV面油。
[0013]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行走轮、驱动杆和驱动电机,所述彩盒支撑板的底部受多个所述行走轮支撑,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行走轮,所述驱动杆受所述驱动电机驱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为定向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印刷机、第二印刷机和第三印刷机均采用八色机。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色逆向印刷板、线条逆向印刷板和面油印刷板均由多个印刷单元构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分别通过一个单独的印刷机进行一步印刷工序,在相邻两个印刷机之间设置包装彩盒传送架,实现产品的自动运输,由此无需在印刷工序中对产品进行多关辗转,通过一次输入便能完成整个双重逆向印刷流程,提高了印刷效率,能缩短交货时间;另外,本技术设置了底色逆向印刷板和线条逆向印刷板,实现底色逆向和线条逆向,配合面油印刷板的光油,使得逆向区域亚光、未逆向区域高亮,达到普通上光做不到的反差效果,能使印品的印制效果更好、更精美,印刷质量更上一层楼。
[0019](2)本技术采用参入珠光粉的UV面油,更能时获得的印刷产品达到闪闪的珠光效果瞬间使彩盒更显得高档富贵。
[0020](3)现有的印刷机的产品输入输出端一般均设置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上方放置待印刷或印刷完成的彩盒,然后人工搬运到下一印刷机进行下一关的印刷处理;本申请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移动机构使其可以自主转运,提高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底色逆向印刷板中一印刷单元的示意图,图中,斜线阴影区域为第一印刷区域,不规则线条围成的区域为第一非印刷区域;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线条逆向印刷板中一印刷单元的示意图,图中,不规则线条为第二印刷机,其余部分为第二非印刷区域;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面油印刷板中一印刷单元的示意图,图中,中部的两个长方形区域为第三非印刷区域,其它区域为第三印刷区域;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采用上述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获取的包装彩盒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采用上述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获取的包装彩盒的表面图案示意图;
[0027]图中,1、第一印刷机,11、底色逆向印刷板,111、第一印刷区域,112、第一非印刷区域,2、第二印刷机,21、线条逆向印刷板,211、第二印刷区域,212、第二非印刷区域,3、第三印刷机,31、面油印刷板,311、第三印刷区域,312、第三非印刷区域,4、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5、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6、包装彩盒,61、纸张层,62、色墨层,63、逆向底油层,64、面油
层,601、底色区域,602、图案区域,603、信息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印刷机(1)、第二印刷机(2)、第三印刷机(3)、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4)和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5),所述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4)分别衔接所述第一印刷机(1)的输出端和第二印刷机(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5)分别衔接所述第二印刷机(2)的输出端和第三印刷机(3)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印刷机(1)内设有底色逆向印刷板(11),所述第二印刷机(2)内设有线条逆向印刷板(21),所述第三印刷机(3)内设有面油印刷板(31);所述第一包装彩盒传送架(4)和第二包装彩盒传送架(5)均包括包装彩盒支撑板及其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彩盒(6)的外表面包括底色区域(601)、图案区域(602)和信息区域(603),所述图案区域(602)包括多个线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色逆向印刷板(11)包括第一印刷区域(111)和第一非印刷区域(112),所述第一印刷区域(111)覆盖有逆向光油,所述第一印刷区域(111)包括所述底色区域(601)和信息区域(603),所述第一非印刷区域(112)包括所述图案区域(6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彩盒的双重逆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逆向印刷板(21)包括第二印刷区域(211)和第二非印刷区域(212),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佳丽邓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洲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