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气管套管的自粘性双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42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一种适用于气管套管的自粘性双向固定装置,包括一敷贴,以敷贴的后侧为用于接触皮肤的接触侧,敷贴包括从中央至两侧依次设置的主吸附区、辅助吸附区以及黏附贴敷区;主吸附区开设有用于气管套管穿过的穿孔,穿孔的外边缘设有向外延伸至主吸附区的外边缘的剪痕;还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气管套管固定机构,气管套管固定机构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顺序相连的固定部以及活动部,两个气管套管固定机构的固定部固定在穿孔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敷贴的前侧面上,活动部用于穿过气管套管的固定翼后翻折与固定部可拆卸连接。通过优化气管套管固定机构实现对气管套管的固定,避免了滑脱。隔绝外部细菌及污染物,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术切口感染风险。术切口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气管套管的自粘性双向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气管套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以便为气道有效引流、保持气道通畅、进行机械通气等。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形式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气道的建立与使用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以及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手术是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维持其生命的有效措施;但手术过程中会损害患者的正常皮肤屏障,同时由于气管套管及患者分泌物的刺激会使切开部位的周围皮肤产生红肿、糜烂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
[0003]公开号为CN2016029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处敷贴,护理人员消毒气管切开处皮肤后,从敷贴开口处拉开,使气管套管放置在敷贴圆孔内,撕开敷贴内层渗液吸收膜外环处的一圈粘贴膜固定敷贴在患者皮肤上,然后把敷贴外层隔膜的两排固定连接膜进行两边固定,便形成一个相对密闭消毒的系统,可有效吸收渗液,防止气道感染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气管套管的自粘性双向固定装置,包括一敷贴,以所述敷贴的后侧为用于接触皮肤的接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包括从中央至两侧依次设置的主吸附区、辅助吸附区以及黏附贴敷区;所述主吸附区开设有用于气管套管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外边缘设有向外延伸至所述主吸附区的外边缘的剪痕;还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气管套管固定机构,所述气管套管固定机构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顺序相连的固定部以及活动部,两个气管套管固定机构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穿孔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敷贴的前侧面上,所述活动部用于穿过气管套管的固定翼后翻折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管套管的自粘性双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包括圆孔以及周向排布的子剪痕,所述子剪痕与所述圆孔导通,所述子剪痕的长度方向为径向向外延伸;所有的子剪痕中位于上侧的子剪痕向上延伸与所述敷贴的外边缘导通构成所述剪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管套管的自粘性双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为相互匹配的刺毛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管套管的自粘性双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附区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平黄嘉妮郁玺玺赵余卿施佳敏徐诸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