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6212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表面活性剂和铜盐溶解,制备出反应物溶液A;2)将碳纳米管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反应溶液B;3)将反应溶液B加入到反应物溶液A中,分散后得到分散溶液C;4)向分散溶液C中加入氨水,然后,加热回流反应,得到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等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简单的溶液回流法一步合成得到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所用的制备原料简单,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经济、能耗低、操作方便,能实现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大规模合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特别是涉及其 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应用。
技术介绍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也是新世纪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新材料的 开发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一门产业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有固定形貌的无机或有机层纳米/微米结构不仅在电子、光学、 力学等器件方面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而且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而对化学、物理学、 电子学、光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有着深远意义。这种结构材 料另一个前沿领域是制备具有新颖特性和功能的新奇结构材料。其中单分散的层级微 纳球,主要由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片等纳米结构自组装而成,由于其在新奇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和巨大潜在应用价值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制备这种结构的主要方法有热 还原和氧化法、定向生长法、自组装法、模板辅助生长法、无模板合成、水热法和湿 化学法。但可控地合成单分散的微纳球仍然是一种挑战。氧化铜作为一种p型半导体,在异相催化、气体传感、场发射、超导以及锂离子 电池电极材料等方面有着各种不同的应用,因而合成氧化铜纳米/微米结构不管是基础 研究还是实际的应用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结构的氧化铜的纳米/微米结构包括纳米 颗粒、纳米椭球体、纳米棒、纳米针状体、纳米带、纳米管等都已经被成功地合成出 来。LiuBin等通过纳米片的层级组装合成了蒲公英状的氧化铜空心微球。XuYanyan 等成功地制备了氧化铜多刺/层状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和其他氧化物,氧 化铜虽然理论比容量较高,但在其储锂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体积变化,充放电过程中 体积的收縮和膨胀造成很大的应力,使材料本身粉化而影响其循环性,进而影响到其 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作为另一类纳米材料,由于其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很高的长径比、很强的机械强度、很高的活性表面积和很高的导电性,因而在能量存 储器件例如准电容、燃料电池和二次电池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将碳米管集成到其他的 功能结构和化合物中已经成为纳米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将表面活性剂和可溶性铜盐溶解,制备出反应物溶液A;2) 将碳纳米管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反应溶液B;3) 将反应溶液B加入到反应物溶液A中,分散后得到分散溶液C;4) 向分散溶液C中加入氨水,然后,加热回流反应,得到CuO-碳纳米管复合微 纳球。其中,步骤l)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所述可溶性铜 盐选自硝酸铜、硫酸铜或氯化铜;所述表面活性剂和可溶性铜盐的质量比为1:1一1:2。 步骤2)所述碳纳米管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20mg/mL — 50mg/mL;本专利技术 中碳纳米管包括多壁纳米管和单壁碳纳米管及其混合物,其尺寸范围在40纳米以下。 步骤3)中反应溶液B与反应物溶液A的体积比为1:3 — 1:6。步骤4)中分散溶液C 与氨水的体积比为1: 2 — 1:6。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证实,本专利技术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能作为锂离子电 池阳极材料的应用,经过多次循环使用,仍然能够保持很高的放电容量,具有良好的 循环性能。因此,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应用也属于本 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等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简单 的溶液回流法一步合成得到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制备过程不需要对CuO-碳纳 米管复合微纳球进行高温或化学后处理过程,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制备过程并避 免了微纳球结构的破坏;制备通过简单的溶液回流法完成的,避免了高温高压的水热 反应条件;由于碳纳米管在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起到三维导电网络和结构缓冲剂 的作用,能显著提高CuO微纳球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从而使得材料 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所用的制备原料简单,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经济、能耗 低、操作方便,能实现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大规模合成。附图说明图1为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电镜照片;图2为CuO微纳球和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作为锂离子电极阳极材料的循环 性能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制备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主要步骤如下1) 将表面活性剂和铜盐溶解,制备出反应物溶液A;2) 将碳纳米管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反应溶液B;3) 将反应溶液B加入到反应物溶液A中,分散后得到分散溶液C;4) 向分散溶液C中加入氨水,然后,加热回流反应,即得到CuO-碳纳米管复合 微纳球。本专利技术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是CuO微纳米球和碳纳米管在同一液相内一步 复合完成的,其粒径范围在1一3微米。并且,该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具有良好 的电化学性能,其主要容量贡献由核心的活性物质氧化铜提供,但是,碳米管可以很 好地相互构成三维导电网络,提高电极材料的电接触性质;另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缓冲 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收縮和膨胀所造成的应力,顺成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充放电循环 性能。碳纳米管在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起到三维导电网络和结构缓冲剂的作用, 可显著提高CuO微纳球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实施例l、制备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称取20毫克已经纯化的碳纳米管,加入5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分散5 小时。将1.208克硝酸铜和1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123在不停地搅拌的情 况下溶解在40毫升水中,形成蓝色溶液。随后将分散好碳纳米管加入到该溶液中, 再超声2小时保证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加入5毫升25wtn/c氨水,搅拌1小时后,在强 烈搅拌下110。C回流2小时,将所得的混和物溶液离心分离,用水洗涤,得到的沉淀 即为本专利技术的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实施例2、制备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称取50毫克已经纯化的碳纳米管,加入5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分散5 小时。1.95克硝酸铜和1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123在不停地搅拌的情况下 溶解在40毫升水中,形成蓝色溶液。随后将分散好碳纳米管加入到该溶液中,再超声2小时保证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加入15毫升25 wt。/。氨水,搅拌1小时后,在强烈 搅拌下130。C回流2小时,将所得的混和物溶液离心分离,用水洗涤,得到的沉淀即 为本专利技术的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图1为所得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电镜照片,由图可见,CuO和碳纳米管 形成了均匀的复合微纳球,直径为1一2微米。碳纳米管不但插入到CuO微纳球的内 部形成导电网络,而且也在CuO微纳球之间形成导电网络。实施例3、 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电性能测试 以CuO微纳球作为对比,CuO微纳球制备过程如下将1.208克硝酸铜和1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123在不停地搅拌的情况 下溶解在40毫升水中,形成蓝色溶液。随后加入10毫升25wt。/。的氨水,溶液转变成 深蓝色。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表面活性剂和可溶性铜盐溶解,制备出反应物溶液A; 2)将碳纳米管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反应溶液B; 3)将反应溶液B加入到反应物溶液A中,分散后得到分散溶液C; 4)向分散溶液C中加入氨水,然后,加热回流反应,得到CuO-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立骏郑书发胡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