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161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4
一种未燃物的分选装置,用于处理混合未燃物与底渣的待筛物,且包含沿送料路径延伸而输送所述待筛物的输送单元、设置于所述输送单元下方的送风单元及设置于所述输送单元下游的导引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往所述送料路径的方向提供足够吹起所述未燃物的气体,使得所述未燃物沿抛射路径移动。所述导引单元位于所述抛射路径上而接住所述未燃物,并输送所述未燃物,而所述底渣则通过由所述导引单元与所述输送单元的末端间隔界定出的排出空间。所以所述未燃物通过所述送风单元与所述导引单元的设置,而与所述底渣完全分离,借此达到分选的功效。借此达到分选的功效。借此达到分选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未燃物的分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选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未燃物的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相关处理场在处理焚化底渣前,需经筛分或筛选等前处理步骤,借此分离尺寸较大之物,而经筛分后符合尺寸大小的物料再经分选相关步骤,将物料中的未燃物从中分选出来,并送回焚化厂或其他方式处理,才能符合环保相关规定。然而,现今分选步骤大多以人力的方式,将未燃物从物料中分选出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不仅容易使操作人员疲倦而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因与底渣的过度接触而产生工安的问题,因此上述缺失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较佳的未燃物的分选装置。
[0004]本技术所述的未燃物的分选装置,用于处理混合未燃物与粒状底渣的待筛物,且包含输送单元、加湿单元、送风单元,及与所述输送单元间隔设置的导引单元。所述加湿单元适用于提供水分至所述待筛物。所述输送单元沿送料路径延伸而适用于输送所述待筛物。所述送风单元设置于所述输送单元下方,并往所述送料路径的方向提供风压足够吹起所述未燃物的气体,使得所述未燃物沿与所述送料路径交会的抛射路径移动。所述导引单元位于所述抛射路径上而适用于接住所述未燃物,并与所述输送单元的末端间隔界定出适用于供所述粒状底渣通过的排出空间。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6]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形成连通所述送风单元并供所述气体通过且位于所述送料路径上的出风口。<br/>[0007]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沿所述送料路径延伸且形成所述出风口的输送件,及分别连接所述输送件的相反两侧的挡板。
[0008]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输送件为沿所述送料路径向下倾斜延伸的斜板。
[0009]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排出空间位于所述送料路径的下方,所述送风单元沿通过所述排出空间的气体流动线提供所述气体,且所述气体的风压不足以吹起所述粒状底渣。
[0010]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沿所述送料路径延伸并与所述导引单元配合界定出所述排出空间的输送件,所述输送件为输送带。
[0011]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导引单元包括与所述输送单元相间隔而界定出所述排出空间的滚筒、贴靠所述滚筒的外周面且远离所述输送单元的方向延伸的导引件,及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件内且用于带动所述输送件输送所述待筛物的传动滚轮,及连接所述传动滚轮与所述滚筒,并能
使所述传动滚轮与所述滚筒相互连动的传动条带。
[0012]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导引单元使所述未燃物沿与所述抛射路径交会的导引路径移动,并包括与所述输送单元的末端相间隔且以垂直所述导引路径而横向延伸的轴线为转轴转动的滚筒,贴靠所述滚筒的外周面且远离所述输送单元地沿所述导引路径延伸的导引件,及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滚筒与所述输送单元的末端间隔界定出所述排出空间。
[0013]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导引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引件下游,且适用于拦截所述未燃物的拦截网。
[0014]较佳地,前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中,所述导引件为斜板。
[0015]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在于:由于所述未燃物与所述粒状底渣的受风面积及单位重量各不相同,导致所述气体所形成的升阻力不同,因而能使所述未燃物脱离所述送料路径而往所述抛射路径移动,借此完成与所述粒状底渣分选的作业,以利后续再利用处理。此外,所述滚筒的主动枢转能避免所述未燃物囤积在所述导引单元的一端上,进而影响后续输送。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不完整的俯视图,说明本技术未燃物的分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0017]图2是侧视角度的不完整剖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处理待筛物的情况;
[0018]图3是不完整的俯视图,说明本技术未燃物的分选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及
[0019]图4是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二实施例处理所述待筛物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参阅图1与图2,为本技术未燃物的分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适用于设置在焚化底渣处理场,而用于处理一混合数个未燃物11、数个粒状底渣12及尘粒的待筛物1,但使用环境不以此为限,所述未燃物11通常为片状物、碎玻璃或塑料等比重较轻的物质。所述第一实施例包含一加湿单元2、一个输送单元3、设置于所述输送单元3下方的一个送风单元4,及与所述输送单元3间隔设置的一个导引单元 5。
[0022]所述加湿单元2适用于提供水分至所述待筛物1,能避免尘粒被风吹散而布满处理厂的空气污染问题,且也能使所述未燃物11与所述粒状底渣12吸收水分,借此增加重量。
[0023]所述输送单元3沿包括沿一送料路径L1延伸而适用于输送所述待筛物1的一个输送件31,及分别连接所述输送件31的相反两侧的两个挡板32。所述输送件31较佳为沿所述送料路径L1向下倾斜延伸的斜板,但不以此为限,所述输送件31形成位于所述送料路径L1 上,且垂直所述送料路径L1而横向延伸至所述挡板32的一个出风口 3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2为图1以所述送料路径L1为剖线的剖视图,使得所述挡板32于图2中仅绘示一个。所述加湿单元2设置于输送件31上方且位于输送路径L1的上游,以先加湿所述待筛物1。
[0024]所述送风单元4连通所述出风口30,且较佳为鼓风机,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能连通所述出风口30而提供风压即可。所述送风单元4 朝向所述出风口30的方向提供一风压足够吹起所述未燃物11,但不足以吹起所述粒状底渣12的气体G,借此使所述未燃物11脱离所述
送料路径L1,而沿一与所述送料路径L1交会的抛射路径L2位移。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抛射路径L2会随着每一未燃物11的面积及重量差异,而有所不同及偏差,所以不以图2所示的所述抛射路径L2的轨迹形状为限,只要所述未燃物11能由所述输送件31到达所述导引单元5即可。
[0025]所述导引单元5位于所述抛射路径L2上而适用于接住所述未燃物11,并使所述未燃物11沿一与所述抛射路径L2交会的导引路径 L3移动。所述导引单元5包括与所述输送件31的末端相间隔且以一垂直所述导引路径L3而横向延伸的轴线A为转轴转动的一个滚筒51、贴靠所述滚筒51的外周面且远离所述输送单元3地沿所述导引路径 L3延伸的一个导引件52、用于驱动所述滚筒51转动的一个驱动件 53,及置于所述导引件52下游,并适用于拦截飞过所述导引件52的所述未燃物11的一个拦截网54。所述滚筒51与所述输送件31的末端间隔界定出位于所述抛射路径L2的下方,并适用于供所述粒状底渣12及尘粒通过的一个排出空间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未燃物的分选装置,适用于处理混合未燃物与粒状底渣的待筛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包含:输送单元,沿送料路径延伸而适用于输送所述待筛物;加湿单元,适用于提供水分至所述待筛物;送风单元,设置于所述输送单元下方,并往所述送料路径的方向提供风压足够吹起所述未燃物的气体,使得所述未燃物沿与所述送料路径交会的抛射路径移动;及导引单元,位于所述抛射路径上而适用于接住所述未燃物,并与所述输送单元的末端间隔界定出适用于供所述粒状底渣通过的排出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形成连通所述送风单元并供所述气体通过且位于所述送料路径上的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沿所述送料路径延伸且形成所述出风口的输送件,及分别连接所述输送件的相反两侧的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件为沿所述送料路径向下倾斜延伸的斜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燃物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空间位于所述送料路径的下方,所述送风单元沿通过所述排出空间的气体流动线提供所述气体,且所述气体的风压不足以吹起所述粒状底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未燃物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德陈旭本王义辉余俊杰李宙耕
申请(专利权)人:力优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