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150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包括蠕动泵、大腔导管和清除组件,清除组件包括:外筒,其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开孔,两个开孔分别与蠕动泵的软管两端连接;抽吸筒,其位于外筒内部,与外筒同轴设置,且二者共用一个顶壁和一个底壁,二者之间还具有空腔,空腔内充盈有液体,底壁中心还设置有公鲁尔接口,其与大腔导管连接;圆形活塞,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组装于抽吸筒内部;环形活塞,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组装于空腔内部;m形的连接件,其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穿过顶壁,且中间端部与圆形活塞连接,两侧端部与环形活塞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精确,既可以持续抽吸,防止血栓逃逸,及时关闭蠕动泵也可避免多余血液流失。流失。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栓清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血栓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深静脉血栓往往需要机械清除。
[0003]中国专利CN 210170119 U公开了一种血栓抽吸装置,通过在活塞杆上设置限位结构,限制活塞杆与注射器空筒的相对移动,在空筒内形成负压空腔,完成抽吸,但是该装置固定一次只能产生定量的负压,如需更多负压,则需重新调整活塞位置,并限制活塞杆运动,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栓清除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包括蠕动泵、大腔导管和清除组件,所述清除组件包括:
[0007]外筒,其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开孔,两个所述开孔分别与所述蠕动泵的软管两端连接,所述蠕动泵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筒侧壁;
[0008]抽吸筒,其位于所述外筒内部,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且二者共用一个顶壁和一个底壁,二者之间还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充盈有液体,所述底壁中心还设置有公鲁尔接口,其与所述大腔导管连接;
[0009]圆形活塞,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组装于所述抽吸筒内部;
[0010]环形活塞,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组装于所述空腔内部;
[0011]m形的连接件,其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穿过所述顶壁,且中间端部与所述圆形活塞连接,两侧端部与所述环形活塞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与所述抽吸筒均透明,且抽吸筒外壁按照其内腔体积刻有指示刻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为水。
[0014]进一步的,所述顶壁上、穿接所述连接件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5]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承板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支腿。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板顶面设置于与所述外筒侧壁形状适配的凹槽。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侧壁还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8]进一步的,所述蠕动泵为Cinyar清洋AQA蠕动泵。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液压驱动圆形活塞在抽吸筒内移动,并在抽吸筒内持续形成负压,将血栓抽入抽吸筒,抽吸完毕,控制蠕动泵反转,可将血栓排出,液压传动平稳、能在低
速下稳定运动,且惯性小,控制精确,既可以持续抽吸,防止血栓逃逸,及时关闭蠕动泵也可避免多余血液流失。配合支架使用,可实现大腔导管回撤和控制抽吸的整个过程单人操作,方便控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血栓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血栓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蠕动泵,2

大腔导管,3

外筒,4

抽吸筒,5

顶壁,6

底壁,7

圆形活塞,8

环形活塞,9

连接件,10

支承板,11

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1
[0026]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包括蠕动泵1、大腔导管2和清除组件,蠕动泵1为Cinyar清洋AQA蠕动泵,强劲有力,小巧精悍,且可正反转。
[0027]清除组件包括:
[0028]外筒3,其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开孔,两个开孔分别与蠕动泵1的软管两端连接,蠕动泵1固定设置于外筒3侧壁;
[0029]抽吸筒4,其位于外筒3内部,与外筒3同轴设置,且二者共用一个顶壁5和一个底壁6,二者之间还具有空腔,空腔内充盈有液体,本实施例中,液体为水,底壁6中心还设置有公鲁尔接口,其与大腔导管2连接;
[0030]圆形活塞7,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组装于抽吸筒4内部;
[0031]环形活塞8,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组装于空腔内部;
[0032]m形的连接件9,其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穿过顶壁5,且中间端部与圆形活塞8连接,两侧端部与环形活塞8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件9的横向长度大于抽吸筒4的长度,形活塞7和环形活塞8位于同一平面,满足圆形活塞8行程最大,使抽吸筒4容纳体积最大。
[0033]本实施例中,外筒3与抽吸筒4均透明,且抽吸筒4外壁按照其内腔体积刻有指示刻度,方便控制圆形活塞8移动至指定位置,本实施例中,液体为水,无色透明,方便看清刻度,以及血栓抽吸状态。本实施例中,顶壁5上、穿接连接件9处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水在连接件9移动时漏出。本实施例中,外筒3侧壁还设置有注液管,注液管上设置有阀门,便于向空腔内充盈液体。
[0034]本实施例的一种血栓清除装置的工作原理:
[0035]首先,控制蠕动泵1正转,将空腔内、环形活塞8靠近底壁6一侧的水泵至靠近顶壁5一侧,推动环形活塞8向底壁6移动,由于圆形活塞7和环形活塞8通过连接件9连接,因此,二者同步运动,直至圆形活塞7接近底壁6,关闭蠕动泵1。
[0036]然后,通过导管导丝交换技术将大腔导管2送入静脉内血栓段,头端位于血栓近心端,控制控制蠕动泵1反转,使圆形活塞7向顶壁移动,使抽吸筒4内持续形成负压,将血栓抽入抽吸筒4,缓慢后撤大腔导管2,直至抽吸筒4内突然有大量血液进入,证明此时导管头端
已不在血栓段内,立即关闭蠕动泵1,避免多余血液流失。为防止血栓逃逸,也可以在蠕动泵1低速运动下,撤出大腔导管2,撤出后,再控制蠕动泵1正转,将抽吸筒4内的血液推出。
[0037]实施例2
[0038]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血栓清除装置,还设置有支架,支架包括支承板10和固定于支撑板底部的支腿11。支承板10顶面设置于与外筒3侧壁形状适配的凹槽。将外筒3固定,则只需控制大腔导管2回撤和控制蠕动泵1开闭,单人即可操作,且可以避免长时间手持装置,造成手部疲劳。
[0039]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4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包括蠕动泵(1)、大腔导管(2)和清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组件包括:外筒(3),其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开孔,两个所述开孔分别与所述蠕动泵(1)的软管两端连接,所述蠕动泵(1)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筒(3)侧壁;抽吸筒(4),其位于所述外筒(3)内部,与所述外筒(3)同轴设置,且二者共用一个顶壁(5)和一个底壁(6),二者之间还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充盈有液体,所述底壁(6)中心还设置有公鲁尔接口,其与所述大腔导管(2)连接;圆形活塞(7),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组装于所述抽吸筒(4)内部;环形活塞(8),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组装于所述空腔内部;m形的连接件(9),其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穿过所述顶壁(5),且中间端部与所述圆形活塞(7)连接,两侧端部与所述环形活塞(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贝尹国文席玮李正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