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放电运行极板欠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908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电池放电运行极板欠压保护装置,它是由参考电压取样电路,波动电压取样及延时电路,经比较电路识别,产生一个极板欠压信号,再经过放大后,控制继电器开关的通或断。当极板电压在安全值以内时,开关为静态通,可以继续放电,而低于安全值时,开关动态断,在延时电路控制时间内,停止放电,对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本装置既可与蓄电池配套生产成整体产品,又可作为负载的一个部件而单独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保护领域,特别适用于对各种蓄电池放电运行的欠压保护。蓄电池放电,依据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根据规定,放电时每单格电池电压下降至1.75伏时,为终止电压,放电应该立即停止,否则电压会迅速降低,轻则造成下次充电困难,重则导致极板损坏,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为保护蓄电池,目前采职的方法是在蓄电池出厂时注明使用注意事项,提醒使用者注意对蓄电池加以保护。由于人为保护蓄电池受到测试条件,使用环境和使用者关注程度的限制。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坏是经常性的。用于启动的蓄电池在欠压时,还可能因电压低于启动最低电位,产生不启动大电流,甚至损坏启动电机绕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蓄电池放电运行欠压保护装置,以克服了人工保护易使蓄电池损坏的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波动电压取样及延时电路,参考电压取样电路,分别对蓄电池运行情况进行取样,再送入电压比较电路进行识别,获得极板欠压信号后,由驱动放大电路控制继电器作相应动作。当极板电压在安全值之内时,开关为静态通,继续向负载放电,而低于安全值时,开关为动态断开,在预定的延时电路控制时间内,蓄电池停止向负载供电,起到对蓄电池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实施方法集成电路IC的4脚、8脚与稳压管DW负端、电阻R4一端相连接,该连接点对外引出一个端子G,G端经外部引出线与开关K一端相连接,K另一端H经引线接回器件,并与继电器基柱连接后接到引出端A,经A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集成电路6脚相接;稳压管DW正端与二极管D1负端、电阻R5一端、R6一端、R7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1正端与电阻R7另一端、电解电容C正极、集成电路2脚相连接;电阻R6与电解电容C负极、三极管Q1集电极C1相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b1、集成电路IC的7脚相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e1与集成电路IC的1脚、二极管D2正极、继电器驱动线圈一端相连接,作为整个装置的共公地端,并向外引出B、F、D三个端子,B端接至蓄电池负极,F端接至报警器负极,D端接负载负极,继电器驱动线圈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及集成电路IC的3脚相连接;继电器开关JK的常闭端对外引出端C接至负载正极;继电器开关JK的常开端E接至欠压报警电路正极。下面给出本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的取值当蓄电池电压为12伏,放电电流在20A以下时,推荐下列元器件参数;DW为1W6V,D1、D为IN4001,C为16V100uf,IC为NE555,R4为100K1/4W,R5为100K1/4W,R6为2.2K1/4W,R7为24K1.4W,Q1为3DG201,J为JQX-14FC-1Z-10A(220VAC)。本保护装置有以下优点及效果启动本保护装置时,合上开关K,保护装置开始工作。由参考取样电路R1、R2、R3获得参考电压Vf及Ac,同时电源经稳压管DW、R5使Q1饱和导通,电容C经DW、R7、Q1管的Ce结充电,在Vb<Vf时,A2输出低电位(同时因Ve>Vc及R4接电池正极,此时Y输入端①③均为高电位),所以与门Y输出低电位。Y输出一路使Q2截止,保证Q1饱和状态,另一路经F反相放大,驱动继电器吸合,使JK断开,负载不获电。当电容C充电使Vb>Vf时,A2输出高电位。另一路输出经反相放电器F输出低电位,继电器释放,JK导通、负载获电,蓄电池处于放电运行状态。下面分两种情况分别说明。当蓄电池单格电池电压大于1.75,此时蓄电池有足够的电量,可以继续放电运行,选择合适的稳压管DW稳压值,使Vb>VF,比较放大器A2输出高电位,Y输出高电位,F输出低电位,继电器JK维持常闭,蓄电池放电至每单格电池电压接近1.75伏,此时蓄电池已达终止放电电压,应该立即停止放电运行。选择合适的稳压管DW稳压值,使Vb≤Vf,比较电路A2状态变为低电位,Y输出低电位,一路经F反相放大输出高电位,使继电器吸合,JK断开,蓄电池停止向负载供电。此外,JK可同时启动报警系统,提醒使用者更换蓄电池或停止使用蓄电池。另一路使Q2截止,Q1饱和,C经DW、R7、Q1充电,Vb<Vf得到维持,由于A2输入阻抗很高,所以维持时间基本由R7与C的乘积决定,可以根据蓄电池技术要求或使用条件决定R7和C的值。当电容C充电至Vb>Vf时,JK重新闭合,蓄电池恢复供电状态,如果单格电池电压大于1.75伏,蓄电池维持放电运行,一旦单格电池电压再次接近1.75伏保护点,本保护装置便再次启动,蓄电池停止向外供电并报警。本电路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能完整,外接元器件少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由集成块和外围电子元件组成的蓄电池放电运行极板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IC的4脚、8脚与稳压管DW负端、电阻R4一端相连接,该连接点对外引出一个端子G,G端经外部引出线与开关K一端相连接,K另一端经连接点H引线接回器件,并与继电器基柱连接后接到引出端A,经A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集成电路6脚相接;稳压管DW正端与二极管D1负端、电阻R5一端、R6一端、R7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1正端与电阻R7另一端、电解电容C正极、集成电路2脚相连接;电阻R5与电解电容C负极、三极管Q1集电极C1相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b1、集成电路IC的7脚相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e1与集成电路IC的1脚、二极管D2正极、继电器驱动线圈一端相连接,并向外引出三个端子B、F、D,B端接至蓄电池负极,F端接至报警器负极,D端接至负载负极,继电器驱动线圈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及集成电路IC的3脚相连接;继电器开关JK的常闭端对外引出端C,接至负载正极;继电器开关JK的常开端对外引出E,接至欠压报警电路正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放电运行极板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A、B、C、D、E、F、G、H八根引出线端子中,A、B两个端子与蓄电池相连接,C、D两个端子与负载相连接,E、F两个端子与报警电路相连接,G、H两个端子为本器件电源开关,开关K为蓄电池保护器工作开关。专利摘要一种蓄电池放电运行极板欠压保护装置,它是由参考电压取样电路,波动电压取样及延时电路,经比较电路识别,产生一个极板欠压信号,再经过放大后,控制继电器开关的通或断。当极板电压在安全值以内时,开关为静态通,可以继续放电,而低于安全值时,开关动态断,在延时电路控制时间内,停止放电,对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本装置既可与蓄电池配套生产成整体产品,又可作为负载的一个部件而单独使用。文档编号H01M10/48GK2271749SQ9623177公开日1997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宗宏林 申请人:江苏省淮阴市新世纪应用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集成块和外围电子元件组成的蓄电池放电运行极板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IC的4脚、8脚与稳压管DW负端、电阻R↓[4]一端相连接,该连接点对外引出一个端子G,G端经外部引出线与开关K一端相连接,K另一端经连接点H引线接回器件,并与继电器基柱连接后接到引出端A,经A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集成电路6脚相接;稳压管DW正端与二极管D↓[1]负端、电阻R↓[5]一端、R↓[6]一端、R↓[7]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1]正端与电阻R↓[7]另一端、电解电容C正极、集成电路2脚相连接;电阻R↓[5]与电解电容C负极、三极管Q↓[1]集电极C↓[1]相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b↓[1]、集成电路IC的7脚相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e↓[1]与集成电路IC的1脚、二极管D↓[2]正极、继电器驱动线圈一端相连接,并向外引出三个端子B、F、D,B端接至蓄电池负极,F端接至报警器负极,D端接至负载负极,继电器驱动线圈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及集成电路IC的3脚相连接;继电器开关JK的常闭端对外引出端C,接至负载正极;继电器开关JK的常开端对外引出E,接至欠压报警电路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宏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淮阴市新世纪应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