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中刚专利>正文

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069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a、普通用户以及车主用户根据移动通信号进行注册以生成信息账号;b、车主用户账号登入将车牌号与车主移动通信号进行绑定;c、根据摄像头摄取或手工录入任意车牌号,以获取当前该临时检测车牌号的位置信息;d、根据临时检测车牌号位置信息与车主信息账号内的车牌号位置作临时绑定以生成车主绑定信息和车主授权列表来获取授权车主位置信息列表;e、查找绑定信息和授权列表,将当前临时检测车牌号位置和授权车主位置列表做对比,以是否在设定的距离区域内。使路面上的“假牌车、盗抢车”实现自动识别,以帮助交警查缉违法车辆,净化道路,保障交通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任意位置检测判断汽车车牌号是否为套牌车的
,尤其是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套牌是指非法套用别人的车牌。近年来,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套牌车辆越来越多,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如何有效识别套牌车辆成为交通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
[0003]针对城市道路安全,目前的做法是用卡口连接指挥中心,以统一调度的形式,对发现违法的车辆进行执法和处罚,这种做法时效性较差,一线交警只能得到指挥中心在固定位置得到的报警信息,无法随时随地对经过的车辆进行查验,导致查验存在“死角”。
[0004]鉴于常见的先前技术存在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针对前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专利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任意车主或用户在随时随地对停放的车辆或行驶的车辆进行检测判断车辆是否为套牌车辆,为公安数据库提供无死角数据和移动的“检测眼睛”的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普通用户以及车主用户根据移动通信号进行注册以生成信息账号;b、车主用户账号登入将车牌号与车主移动通信号进行绑定;c、根据摄像头摄取或手工录入任意车牌号,以获取当前该临时检测车牌号的位置信息;d、根据临时检测车牌号位置信息与车主信息账号内的车牌号位置作临时绑定以生成车主绑定信息和车主授权列表来获取授权车主位置信息列表;e、查找绑定信息和授权列表,将当前临时检测车牌号位置和授权车主位置列表做对比,以判断临时检测车牌号与所对应的车主位置列表的车主位置信息是否在设定的距离区域内;f、判断完成后上传至公安数据库。
[0007]进一步优选,e步骤的判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位置更新时间 T;2)根据相对于合法车主位置更新时间的频率来设定误差距离 D1;3)设定可疑距离D2,以直接判断得到可疑的绝对距离;4)设定误差距离 D1和可疑偏差距离D2出现可疑偏差的次数n;5)查找绑定信息和授权列表,将当前检测位置和授权车主位置列表做对比;6)根据当前检测位置减去授权车主位置得到位移差D-value信息;7)基于位移差D-value、误差距离 D1和可疑距离D2信息进行判断:
当D1 > D-value, 本次检测合法,重置可疑指数;当D2 > D-value > D1 , 本次检测未定性,累积可疑判定指数+n;当D2 < D-value,本次检测定性为可疑。
[0008]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单位时间内的位置偏移判断,具体判断方法具有以下步骤:1)设定单位时间 T,即设定的时间周期长度;如 2小时2)根据相对于单位时间T来设定信任距离 D3;相对于单位时间来设定,如100公里3)根据相对于单位时间T来设定可疑距离 D4;如300公里4)设定信任距离 D3和可疑距离 D4的可疑判定指数n`;累积到100,判定为可疑5)获取最近两次当前检测位置减去授权车主位置所得到的的位移差D-value信息;6)获取最近两次的当前检测时间减去上一次检测检测时间所得到的时间差T-D-value;7)基于信任距离 D3、可疑距离 D4、位移差D-value和时间差T-D-value信息进行判断:当D1/T > T-D-value/D-value, 本次检测合法,重置可疑次数;当D2/T > T-D-value/D-value > D1/T , 本次检测未定性,累积可疑判定指数+n;当D2/T < T-D-value/D-value ,本次检测定性为可疑。
[0009]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颜色型号差异进行判断的步骤:基于b步骤中的车主信息账号内再认证绑定车主车辆型号、品牌、颜色和车主实际车辆照片;根据移动手持终端摄取获得的车辆牌照号以及该当前车辆实际照片做临时信息绑定;当前车辆实际照片的外观信息与车主绑定的实际车辆图像进行详细差异对比,以判断车牌是否可疑。
[0010]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达到有益效果为,可达到路面上的“假牌车、盗抢车”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报警。以帮助交警第一时间现场直接查缉上述违法车辆,净化道路环境,保障人们的交通安全。
[0011](1)全自动识别:任意用户仅需输入或摄取任意当前位置的车牌号,即可获取该车牌号是否为套牌车辆。
[0012](2) 大大提高对套牌车的检测判断效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路检(3)当场执法,利用检测判断的数据信息直接传送至公安数据库,以提供对违法车辆的分析结果,使得交警可以当场执法,维护道路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普通用户以及车主用户根据移动通信号进行注册以生成信息账号;b、车主用户账号登入将车牌号与车主移动通信号进行绑定;c、根据摄像头摄取或手工录入任意车牌号,以获取当前该临时检测车牌号的位置信息;d、根据临时检测车牌号位置信息与车主信息账号内的车牌号位置作临时绑定以生成车主绑定信息和车主授权列表来获取授权车主位置信息列表;e、查找绑定信息和授权列表,将当前临时检测车牌号位置和授权车主位置列表做对比,以判断临时检测车牌号与所对应的车主位置列表的车主位置信息是否在设定的距离区域内;f、判断完成后上传至公安数据库。
[0016]利用上述方法在检测判断时,利用手持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摄取或输入道路上任意本地位置的车牌号,当前摄取或录入的车牌号位于与车主绑定录入的车牌号以及车辆位置一致或在接近区域内,则判定为真车主,反之车主与当前临时检测车牌号距离较远,则为可疑车辆;上述为车主账号信息将当前临时检测车牌号与车主本人的账号信息进行绑定;车主也可将当前临时检测车牌号授权于好友、家人、亲戚的账号信息进行绑定,检测方式跟上述一致。而且车主本人、好友、家人、亲戚的账号信息均在车主账号信息中生成授权列表。
[0017]本实施例中,e步骤的判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查找绑定信息和授权列表,将当前检测位置和授权车主位置列表做对比;2)设定位置更新时间 T,位置更新时间 T设定为 5分钟;3)根据相对于合法车主位置更新时间的频率来设定误差距离 D1,误差距离 D1设定为50公里;4)设定可疑距离D2,以直接判断得到可疑的绝对距离;可疑的绝对距离设定为100公里;5)设定误差距离 D1和可疑偏差距离D2的可疑判定指数,可疑判定指数n设定为100;6)根据当前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普通用户以及车主用户根据移动通信号进行注册以生成信息账号;b、车主用户账号登入将车牌号与车主移动通信号进行绑定;c、根据摄像头摄取或手工录入任意车牌号,以获取当前该临时检测车牌号的位置信息;d、根据临时检测车牌号位置信息与车主信息账号内的车牌号位置作临时绑定以生成车主绑定信息和车主授权列表来获取授权车主位置信息列表;e、查找绑定信息和授权列表,将当前临时检测车牌号位置和授权车主位置列表做对比,以判断临时检测车牌号与所对应的车主位置列表的车主位置信息是否在设定的距离区域内;f、判断完成后上传至公安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牌车辆检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e步骤的判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位置更新时间 T;如 5分钟2)根据相对于合法车主位置更新时间的频率来设定误差距离 D1;比如50公里3)设定可疑距离D2,以直接判断得到可疑的绝对距离;比如100公里4)设定误差距离 D1和可疑偏差距离D2的可疑判定指数n;5)查找绑定信息和授权列表,将当前检测位置和授权车主位置列表做对比;6)根据当前检测位置减去授权车主位置得到位移差D-value信息;7)基于位移差D-value、误差距离 D1和可疑距离D2信息进行判断:当D1 > D-value, 本次检测合法,重置可疑指数;当D2 > D-value > D1 , 本次检测未定性,累积可疑判定指数+n;当D2 < D-value,本次检测定性为可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中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