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056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涉及水性漆料生产技术领域,解决灌装头内残留的水性漆下滴的技术问题,灌装系统包括储存罐、灌装泵、灌装头、输送带,储存罐通过输送管依次连接灌装泵、灌装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龙门结构的灌装架,灌装架横跨在输送带的上方,灌装架上设有驱动灌装头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灌装架的一侧设有与灌装头的输出口相适配的收集吸盘、驱动收集吸盘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收集吸盘连接有收集管,收集管的一端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管上设有抽吸泵,灌装架的两侧设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灌装泵、灌装头、输送带、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抽吸泵、光电传感器。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性漆料生产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性漆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漆膜丰满、晶莹透亮、柔韧性好并且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耐黄变、干燥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0003]水性漆生产好后需要灌装到油漆罐或油漆桶中,由于水性漆的黏性大,灌装结束时还会残留一部分水性漆在灌装头内,残留的水性漆不定时地下滴,滴到油漆罐或油漆桶的表面时会弄脏油漆罐或油漆桶的表面,或者弄脏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回收残留水性漆的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包括储存罐、灌装泵、灌装头、输送带,所述储存罐通过输送管依次连接所述灌装泵、灌装头,还包括控制模块、龙门结构的灌装架,所述灌装架横跨在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灌装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灌装头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灌装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灌装头的输出口相适配的收集吸盘、驱动所述收集吸盘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收集吸盘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一端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管上设有抽吸泵,所述灌装架的两侧设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灌装泵、灌装头、输送带、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抽吸泵、对射式光电传感器。
[000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或直线模组或伺服气缸。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或直线模组或气缸。
[0008]进一步地,所述抽吸泵为隔膜抽吸泵。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与灌装泵之间的输送管外围设有加热管,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与加热管之间的输送管上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连接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一端设有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液箱设有连接所述清洗管的清洗泵,所述储存罐与三通接头之间的输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清洗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清洗泵、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收集吸盘、第二驱动机构、收集管、收集箱和抽吸泵,当灌装头灌装结束后,向上升起,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收集吸盘运动到灌装头的正下方,灌装头下降插入收集吸盘,在抽吸泵的作用下灌装头内残留的水性漆被吸走并输送到收集箱进行回收
利用,可以有效解决残留水性漆不定时地下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

储存罐、2

灌装泵、3

灌装头、4

输送带、5

输送管、6

灌装架、7

第一驱动机构、8

收集吸盘、9

第二驱动机构、10

收集管、11

收集箱、12

抽吸泵、13

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4

加热管、15

三通接头、16

清洗管、17

清洗液箱、18

清洗泵、19

第一控制阀、20

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参阅图1,一种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包括储存罐1、灌装泵2、灌装头3、输送带4,储存罐1通过输送管5依次连接灌装泵2、灌装头3。灌装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龙门结构的灌装架6,控制模块为PLC或单片机或工控制机。灌装架6横跨在输送带4的上方,输送带4运送油漆罐或油漆桶经过灌装架6,灌装架6上设有驱动灌装头3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7。灌装架6的一侧设有与灌装头3的输出口相适配的收集吸盘8、驱动收集吸盘8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9。收集吸盘8连接有收集管10,收集管10的一端连接有收集箱11,收集管10上设有抽吸泵12。灌装架6的两侧设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用于检测油漆罐或油漆桶运动到位。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灌装泵2、灌装头3、输送带4、第一驱动机构7、第二驱动机构9、抽吸泵12、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检测油漆罐或油漆桶运动到位后,输送带4停止,第一驱动机构7驱动灌装头3向下移动进行灌装作业,灌装头3内设有控制阀或流量计,灌装头3灌装结束后,向上升起,第二驱动机构9驱动收集吸盘8运动到灌装头3的正下方,灌装头3下降插入收集吸盘8,在抽吸泵12的作用下灌装头3内残留的水性漆被吸走并输送到收集箱11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解决残留水性漆不定时地下滴的问题。
[001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7为电动推杆或直线模组或伺服气缸,第二驱动机构9为电动推杆或直线模组或气缸,抽吸泵12为隔膜抽吸泵。
[0019]储存罐1与灌装泵2之间的输送管5外围设有加热管14,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加热管14,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加热管14对输送管5内的水性漆加热,可以提高水性漆的流动性,防止出现送料卡顿现象。
[0020]储存罐1与加热管14之间的输送管5上设有三通接头15,三通接头15连接有清洗管16,清洗管16一端设有清洗液箱17,清洗液箱17设有连接清洗管16的清洗泵18,储存罐1与三通接头15之间的输送管5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9,清洗管16上设有第二控制阀20,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清洗泵18、第一控制阀19、第二控制阀20。关闭第一控制阀19,开启第二控制阀20、清洗泵18,可以对灌装泵2、灌装头3、输送管5进行清洗。
[0021]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包括储存罐(1)、灌装泵(2)、灌装头(3)、输送带(4),所述储存罐(1)通过输送管(5)依次连接所述灌装泵(2)、灌装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龙门结构的灌装架(6),所述灌装架(6)横跨在所述输送带(4)的上方,所述灌装架(6)上设有驱动所述灌装头(3)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7),所述灌装架(6)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灌装头(3)的输出口相适配的收集吸盘(8)、驱动所述收集吸盘(8)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9),所述收集吸盘(8)连接有收集管(10),所述收集管(10)的一端连接有收集箱(11),所述收集管(10)上设有抽吸泵(12),所述灌装架(6)的两侧设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灌装泵(2)、灌装头(3)、输送带(4)、第一驱动机构(7)、第二驱动机构(9)、抽吸泵(12)、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漆料生产线的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7)为电动推杆或直线模组或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刚汪洋王强曾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海乐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