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明明专利>正文

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38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包括边框截面和连接边框截面的连接筋条,还包括若干加强边,所述加强边设置在边框截面上靠近连接筋条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边框截面上增设加强边,比原来的板连接方式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大大地降低了对切割刀具的磨损;在原来的筋条连接的基础上仅增加了很少的一点原料,就解决了切割时刀具偏离所产生的问题,切割时即使刀具偏离也不会产生多余的筋条(毛刺)和活性物,也不会造成板栅的切损,大大的节省了清除多余筋条(毛刺)和活性物的人工成本,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消除了由多余筋条所引起的蓄电池短路或微短路的故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正负极板的板栅,特别涉及蓄电池正负极板的板栅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其放电化学反应为二氧化铅、海绵铅与电解液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水,(放电反应)其充电化学反应为硫酸铅和水转化为二氧化铅、海绵铅与稀硫酸。(充电反应)铅酸蓄电池单格额定电压为2.0V,一般串联为6V、12V用于汽车、摩托车启动照明使用,电池一般串联为36V、48V、96V、110或220V用于不同场合。电池内正、负极板间采用杂质少成分稳定离子能通过的橡胶、PVC、PE或AGM高孔率隔板。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铅粉制造、板栅制造、生极板制造、极板化成、水洗烘干和装配电池等主要步骤。其中,板栅的铸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板栅的质量、板栅厚度、板栅完整程度及板栅几何尺寸等都会对后工序的加工难度以及电池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的板栅生产都是将几片甚至十几片板栅连在一起生产出来,然后对生产出的多片极板进行切割,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比单片生产的效率高几倍甚至十几倍,多片板栅都是采用专用刀具进行切割。目前,板栅的连接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单片板栅之间采用板连接,即全部采用实心连接,这样切割时对刀具的磨损很大,刀具的使用寿命达到地降低,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因为全部实心连接需要增加大量的铅材料;另一种是各板栅之间采用筋条连接,因为板栅与板栅之间的距离为2.0mm(即筋条的长度为2.0mm),而刀具的厚度在1.6-1.8mm,这样如果刀具能够定位很精确,则切割出的板栅边上基本无多余的筋条,但是在实际切割过程中,极板都有轻微变形,刀具的定位基本都不是很精确,都会产生一定的偏离,经常会偏向一边,这样切割后就会造成一片板栅被切损,而另一片板栅的板边存在多余的筋条(毛刺),并且板上还附有活性物,多余的筋条(毛刺)和活性物的清除都很困难,即使能够清除干净也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工,造成工时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清除出的粉尘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多余的筋条和活性物粉尘不去除或去除不彻底又会造成装配好的蓄电池短路或微短路故障。所以,如何采用最有效的结构来实现多片板栅的连接,使其既节省成本又方便切割成为蓄电池制造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片板栅的连接结构,既节省了成本又方便了切割,不会产生多余的筋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包括边框截面和连接边框截面的连接筋条,还包括若干加强边,所述加强边设置在边框截面上靠近连接筋条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边为沿边框截面的一条边向外延伸的三角行形状。进一步地,每个边框截面上有两条加强边。进一步地,边框截面为正六边行形状。进一步地,连接筋条的长度为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边框截面上增设加强边,比原来的板连接方式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大大地降低了对切割刀具的磨损和对活性物有较大的损伤;在原来的筋条连接的基础上仅增加了很少的一点原料,就解决了切割时刀具偏离所产生的问题,切割时即使刀具偏离也不会产生多余的筋条(毛刺)和活性物,也不会造成板栅的切损,大大的节省了清除多余筋条和活性物的人工成本,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消除了由多余筋条(毛刺)所引起的蓄电池短路或微短路。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现有技术中筋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加强筋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各边框截面11之间采用连接板12进行连接,连接的面积较大,浪费了原材料,切割时刀具要将整个板锯开,这样切割的速度不快,刀具的磨损很大,对活性物有较大的损伤。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筋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各边框截面11之间采用连接筋条22进行连接,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原材料,并且切割也比较方便,但是,由于刀具的偏离经常会产生多余的筋条(毛刺)和活性物粉尘,要增加大量的人工进行清除,如果清除不彻底,甚至会造成整个蓄电池短路或微短路故障。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加强筋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本本技术在原来筋条连接的基础上再增加若干加强边32。加强边沿边框截面11的一条边和连接筋条22的部分向外延伸。两边框截面11之间的最短距离是2.0mm,加强边32的最佳实施例是三角形形状,其向连接筋条22方向延伸0.4mm左右,因为两边都延伸了0.4mm的加强边32,所以,连接筋条22的长度只需要1.2mm左右的长度,切割刀具的厚度是1.6mm,这样,即使切割时有一点偏离,也不会产生多余的连接筋条22,因为连接筋条22的长度比刀具的厚度小很多。可以只在边框截面11的上部或下部增设加强边32,也可以同时在边框截面11的上部或下部增设两条加强边32,这样的效果更好。边框截面11为正六边行形状,也可以是其它类似形状。本技术实施后效果很好。权利要求1.一种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包括边框截面(11)和连接边框截面(11)的连接筋条(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强边(32),所述加强边(32)设置在边框截面(11)上靠近连接筋条(22)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边(32)为沿边框截面(11)的一条边向外延伸的三角行形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边框截面(11)上有两条加强边(32)。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边框截面(11)为正六边行形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边框截面(11)为正六边行形状。6.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筋条(22)的长度为1.2mm。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筋条(22)的长度为1.2mm。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筋条(22)的长度为1.2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包括边框截面和连接边框截面的连接筋条,还包括若干加强边,所述加强边设置在边框截面上靠近连接筋条的一侧。本技术采用在边框截面上增设加强边,比原来的板连接方式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大大地降低了对切割刀具的磨损;在原来的筋条连接的基础上仅增加了很少的一点原料,就解决了切割时刀具偏离所产生的问题,切割时即使刀具偏离也不会产生多余的筋条(毛刺)和活性物,也不会造成板栅的切损,大大的节省了清除多余筋条(毛刺)和活性物的人工成本,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消除了由多余筋条所引起的蓄电池短路或微短路的故障。文档编号H01M4/73GK2786799SQ20052001507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孝伟 申请人:周明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片板栅连接结构,包括边框截面(11)和连接边框截面(11)的连接筋条(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强边(32),所述加强边(32)设置在边框截面(11)上靠近连接筋条(22)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孝伟
申请(专利权)人:周明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