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345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4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前壳和与前壳卡接的后壳,后壳的边缘朝向前壳的方向翻折形成围边,并且前壳的边缘和围边之间形成有空隙;空隙处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围边上的第一缓冲磁性件和设置在前壳的边缘上的第二缓冲磁性件,第一缓冲磁性件和第二缓冲磁性件之间具有间隙且同极相对设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利用了前壳和后壳之间的空隙来设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的两个缓冲磁性件分别形成在空隙的两侧,并且为同极相对设置,可以使空隙间形成相互抵抗的作用力,当边部受到冲击时,冲击的作用力有部分被磁场的作用力所抵消,转换成了磁场的势能,极大地减缓了冲击,进而有效保障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可靠性。构的使用可靠性。构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0001]本公开涉及通讯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用户日常使用的通讯工具,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来说,经常会面临没有拿稳导致跌落到地面上的意外情况。所以,在通讯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防震设计是必须要考虑的,跌落测试也是通讯工具的生产测试中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抗冲击的性能。
[0003]现有技术目前主要是通过增加壳体的整体强度,以及加大避让空间的方式来确保手机可以满足上述目的,但是由于受到材料和空间的限制,现有的方式难以达到满意的防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壳和与所述前壳卡接的后壳,所述后壳的边缘朝向所述前壳的方向翻折形成围边,并且所述前壳的边缘和所述围边之间形成有空隙;
[0006]所述空隙处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围边上的第一缓冲磁性件和设置在所述前壳的边缘上的第二缓冲磁性件,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和第二缓冲磁性件之间具有间隙且同极相对设置。
[0007]可选的,所述围边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部;
[0008]和/或,所述前壳的边缘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部。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的朝向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的一面和/或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的朝向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的一面上覆设有柔性层。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上覆设有柔性层时,所述柔性层与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不接触;
[0011]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上覆设有柔性层时,所述柔性层与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不接触。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上覆设有柔性层时,所述柔性层与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之间粘接;
[0013]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上覆设有柔性层时,所述柔性层与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之间粘接。
[0014]可选的,所述空隙为沿所述前壳的周向设置的环形空隙,所述缓冲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环形空隙的周向间隔排布。
[0015]可选的,所述环形空隙的四个端角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缓冲组件。
[0016]可选的,所述缓冲组件为与所述前壳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0017]可选的,所述前壳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缓冲组件,且所述缓冲组件在所述前壳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呈对称式设置。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与所述围边之间粘接;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与所述前壳的边缘之间粘接。
[00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0]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利用了终端结构的前壳和后壳的边部之间形成的空隙空间,在此处设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进一步包括两个缓冲磁性件,两个缓冲磁性件分别形成在空隙的两侧,并且为同极相对设置,而同极相对的设置方式,可以使两个缓冲磁性件之间形成相互抵抗的作用力,当边部受到冲击时,冲击的作用力能够有至少一部分被磁场的作用力所抵消,即将外部冲击的作用力转换成了磁场的势能,极大地减缓了冲击的作用力,进而有效保障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前壳上的第二缓冲磁性件的布设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中移动终端的沿A

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中移动终端的沿B

B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其中,1、移动终端;11、前壳;12、后壳;13、围边;14、空隙;15、缓冲组件;151、第一缓冲磁性件;152、第二缓冲磁性件;16、第二凹槽;17、背胶层;18、柔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在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时,因为用户拿取不稳导致设备意外掉落或磕碰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如若手机的缓震效果或抗冲击的性能不好,就会由于磕碰而导致屏幕碎裂或者内部零件的损坏,想继续使用就需要进行零件的更换,对于使用的用户来说也是不小的损
失。因此,在通讯工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设备厂商也会考虑如何提高通讯设备的整体强度,来保证使用时的可靠性。防震设计是必须要考虑的,跌落测试也是通讯工具的生产测试中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0033]现有技术目前主要是通过增加壳体的整体强度,以及加大避让空间的方式来确保手机可以满足上述目的,但是由于受到材料和空间的限制,现有的方式难以达到满意的防震效果。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通过利用两磁铁间同极相斥的原理,在终端边部内的空隙中形成缓冲区域,用来面对会造成的冲击或磕碰,不仅不需要营造更大的空间来形成缓冲,也不需要增加成本来对结构强度进行提升。
[0034]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其包括前壳11和与前壳11卡接的后壳12,后壳12的边缘朝向前壳11的方向翻折形成围边13,并且前壳11的边缘和围边13之间形成有空隙14;空隙14处设置有缓冲组件15,缓冲组件15包括设置在围边13上的第一缓冲磁性件151和设置在前壳11的边缘上的第二缓冲磁性件152,第一缓冲磁性件151和第二缓冲磁性件152之间具有间隙且同极相对设置。
[0035]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利用了终端结构的前壳11和后壳12的边部之间形成的空隙14空间,在此处设置缓冲组件15,缓冲组件15进一步包括两个缓冲磁性件,两个缓冲磁性件分别形成在空隙14的两侧,并且为同极相对设置,而同极相对的设置方式,可以使两个缓冲磁性件之间形成相互抵抗的作用力,当边部受到冲击时,冲击的作用力能够有至少一部分被磁场的作用力所抵消,即将外部冲击的作用力转换成了磁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1),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11)和与所述前壳(11)卡接的后壳(12),所述后壳(12)的边缘朝向所述前壳(11)的方向翻折形成围边(13),并且所述前壳(11)的边缘和所述围边(13)之间形成有空隙(14);所述空隙(14)处设置有缓冲组件(15),所述缓冲组件(15)包括设置在所述围边(13)上的第一缓冲磁性件(151)和设置在所述前壳(11)的边缘上的第二缓冲磁性件(152),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151)和第二缓冲磁性件(152)之间具有间隙且同极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13)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151)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和/或,所述前壳(11)的边缘上形成有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152)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6)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151)的朝向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152)的一面和/或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152)的朝向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151)的一面上覆设有柔性层(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磁性件(151)上覆设有柔性层(18)时,所述柔性层(18)与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152)不接触;所述第二缓冲磁性件(152)上覆设有柔性层(18)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