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移动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00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急救装置,涉及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病人急救器械繁杂,抢救病人时医护人员需推多种急救设备和药械台车,浪费时间,导致延误抢救病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除颤仪旋转平台,方便工作人员,从各个角度快速使用除颤仪抢救病人,通过心电监护旋转平台便于工作人员在移动位置时,旋转平台,使设备朝向自己,随时观察病人情况,药品盒和器械盒,便工作人员进行分类,转运呼吸机氧气由氧气瓶供应,不同的氧气接口和双气路切换开关保证氧源的不间断,同时备用电源为所有设备提供应急供电,机身上的卡槽,将机身直接与病床相连,可以在病床移动时跟随病床一起移动,避免病床在移动时无法持续抢救。无法持续抢救。无法持续抢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移动急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附属装置的
,具体为一种新型移动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救装置即紧急救治所用到医疗装置,泛指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医疗装置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都是急救装置。
[0003]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往医院。
[0004]根据中国CN201921115167.7,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应急移动不间断供氧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四组移动滑轮、两组固定篮、两组传输管、三通、两组气体管路、两组氧气切换开关、减压器、电源插板、电源线 (8)和电源插头,固定篮分别包括两组底座、两组限位板和多组支撑轴,两组限位板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穿孔,箱体前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国标氧气插口和德式氧气插口,两组传输管输入端分别与国标氧气插口和德式氧气插口连通,两组氧气切换开关分别安装在两组气体管路上,并且两组氧气切换开关均穿过并固定安装在箱体前侧壁上,两组气体管路输出端均穿过下箱体前侧壁下半区域伸出。
[0005]本技术方案只是为呼吸机提供一个不间断供养的方案,在病床移动时无法实时跟随病床移动,且无其他急救设备和药械,无法做到第一时间对病人的抢救,当使用人员位置移动时,不方便使用人员使用,现有技术中存在病人急救器械繁杂,抢救病人时医护人员需推多种急救设备和药械台车,常常浪费时间,导致延误抢救病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急救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除颤仪旋转平台、监护仪旋转平台、转运呼吸机不间断供养和应急供电等方式,方便使用人员一次性完成病人抢救的准备工作,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底面设有车轮,所述机身为方形壳体,所述机身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除颤仪旋转平台;通过凹槽内的除颤仪旋转平台,使其可以在将除颤仪放置上面的时候,使用人员可以转动除颤仪旋转平台,使除颤仪的操作界面时刻面向自己便于使用;除颤仪旋转平台左右两旁分别设有心电监护旋转平台和输液架,所述机身正面设有槽,所述槽共两组、左右对称,所述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药品盒和器械盒,所述药品盒和器械盒内设有格子;通过药品盒和器械盒内的格子,使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将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放置在格子内,并且将其进行归类,避免了医护人员持续往返进行拿药械,也避免了药械直接放置在外边导致药械的掉落受损;所述槽下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心电图机架,所述心电图机架为方形板,所述槽下面设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背面设有电源线和电源插口;通过电源线和电
源插口,可以使所有设备直接连接电源插口,避免设备在各自连接插座,导致线路乱接,影响机身的移动,并当常规供电异常时,可以为所有急救设备提供应急电源,用于抢救病人;所述机身外壁设有氧气瓶支架,所述氧气瓶支架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氧气瓶支架内设有氧气瓶,所述氧气瓶的出口与一号三通阀相连,所述一号三通阀的另一端与二号三通阀相连,所述二号三通阀上设有气路切换开关,所述二号三通阀的出气口与氧气接口相连,所述氧气接口通过气管与转运呼吸机相连;所述机身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右侧所述扶手下方设有垃圾桶,所述机身背面设有卡件,所述卡件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心电监护旋转平台包括转盘和支杆,所述转盘通过所述支杆连接所述机身,通过所述转盘,在放置设备的时候,使用人员可以根据自身位置进行相应的旋转调节,使设备操作面朝向自己。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液架包括杆、圆盘、钩,所述圆盘外壁设有多组所述钩,且所述圆盘通过所述杆连接所述机身,所述杆上设有方盘。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插口共有五个插口。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件为“C”字形,可以直接的卡扣在病床的护栏边,与病床合体,使病床在移动的时候可以一起移动便于持续供养与抢救。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氧气接口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氧气接口分别是国标氧气插口和德式氧气插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除颤仪旋转平台和心电监护旋转平台,便于工作人员在位置移动时,旋转平台,可以快速使用或观察病人情况,且互补干扰,通过药品盒和器械盒内置格子,方便工作人员将药械进行分类规划,通过心电图机架,使其可以将心电图机放在上边方便使用人员随时抽出来使用,备用电源可以作为所有设备应急供电使用,便于病人院内转运,通过氧气瓶支架和氧气接口、气路切换开关,便于根据转运呼吸机氧气接口的型号进行相应的连接,通过机身上的卡件,便于将机身直接与病床相连,使其可以在病床移动时跟随病床一起移动,避免患者在移动时无法持续供养与抢救。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机身、2

除颤仪旋转平台、3

心电监护旋转平台、4

输液架、5
‑ꢀ
药品盒、51

器械盒、6

心电图机架、7

备用电源、8

电源线、9

电源插口、10
‑ꢀ
氧气瓶支架、11

氧气接口、12

气路切换开关、13

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急救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底面设有车轮,所述机身1为方形壳体,所述机身1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除颤仪旋转平台2,所述除颤仪旋转平台2左右两旁分别设有心电监护旋转平台3和输液架4,所述机身1 正面设有槽,所述槽共两组、左右对称,所述槽内分别滑动连接
有药品盒5和器械盒51,所述药品盒5和器械盒51内设有格子,所述槽下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心电图机架6,所述心电图机架6为方形板,所述滑槽下面设有备用电源7,所述备用电源7背面设有电源线8和电源插口9;所述机身1外壁设有氧气瓶支架10,所述氧气瓶支架10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氧气瓶支架10内设有氧气瓶,所述氧气瓶的出口与一号三通阀相连,所述一号三通阀的另一端与二号三通阀相连,所述二号三通阀上设有气路切换开关 12,通过气路切换开关12可以对气路进行一个切换,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切换型号,所述二号三通阀的出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移动急救装置,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底面设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为方形壳体,所述机身(1)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除颤仪旋转平台(2),所述除颤仪旋转平台(2)左右两旁分别设有心电监护旋转平台(3)和输液架(4),所述机身(1)正面设有槽,所述槽共两组、左右对称,所述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药品盒(5)和器械盒(51),所述药品盒(5)和器械盒(51)内均设有格子,所述槽下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心电图机架(6),所述心电图机架(6)为方形板,所述滑槽下面设有备用电源(7),所述备用电源(7)背面设有电源线(8)和电源插口(9);所述机身(1)外壁设有氧气瓶支架(10),所述氧气瓶支架(10)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氧气瓶支架(10)内设有氧气瓶,所述氧气瓶的出口与一号三通阀相连,所述一号三通阀的另一端与二号三通阀相连,所述二号三通阀上设有气路切换开关(12),所述二号三通阀的出气口与氧气接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博杨涛张虹高智敏裴智军许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郝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