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博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76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包括抵钉座(1),在抵钉座(1)上设有套接管(3),其特征在于:在套接管(3)一端端部设有一对第一通孔(5),在套接管(3)另一端端部设有弧状削边(4),在弧状削边(4)一侧的套接管(3)上设有第二通孔(6),在第一通孔(5)上捆扎有无菌绳(7),无菌绳(7)的一端插入第二通孔(6)后从套接管(3)另一端拉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操作环节减少,钉砧和吻合器中心杆的结合更加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
技术介绍
:在消化道手术中消化道连续性重建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由于采用吻合器来完成消化道重建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标准化培训使外科医师短时间掌握完成高质量的吻合的技术要领。近几十年来吻合器下消化道重建已经成为胃肠道手术的常规选择,但是进入了腹腔镜时代,由于管型吻合器是为开放手术而设计的,其标准的操作过程是先离断消化道,在钉砧侧先行荷包缝合而后置入钉砧,收紧荷包缝合线,将钉砧固定后,将吻合器置入另一侧肠管并刺出中心杆后和钉砧对接调整合适位置后击发完成吻合。但是在腔镜下完成荷包缝合置入钉砧再收紧荷包缝合线完成钉砧的固定是一个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操作,要求手术者长期的琢磨和练习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这个操作有很大的术者个人特点。可能每个医师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和操作路径,不能广泛的普及及推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有人设计了反穿刺技术来完成钉砧的置入和用线型切割吻合器闭合钉砧侧的消化道来替代荷包缝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难度,但是这种操作也有闭合线距离穿刺点距离不容易控制和闭合后钉砧下拉困难等缺陷。虽然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免穿刺技术来完成钉砧置入和荷包缝合环节,但实际运用中仍然有操作环节多和钉砧与吻合器器身结合环节技术要求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包括抵钉座,在抵钉座上设有套接管,其特征在于:在套接管一端端部设有一对第一通孔,在套接管另一端端部设有弧状削边,在弧状削边一侧的套接管上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一通孔上捆扎有无菌绳,无菌绳的一端插入第二通孔后从套接管另一端拉出,而在无菌绳的一端端部绑扎有与第二通孔对应配合的限位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为同轴分布,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的轴线由于套接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与其中一个第一通孔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与套接管的轴线相互平行。专利技术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操作环节减少,钉砧和吻合器中心杆的结合更加简单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它包括抵钉座1,抵钉座1上设有同轴分布的让位孔1a,在让位孔1a外侧的抵钉座1的一端端面上均布有一组抵钉槽1b。在让位孔1a孔底上设有同轴分布的套接管3。所述套接管3与让位孔1a孔壁之间设有一定间隔。在所述让位孔1a的孔壁上还吻合嵌扣有塑料顶件(图中未显示),所述的塑料顶件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叙。在靠近让位孔1a内的套接管3一端端部设有一对第一通孔5,在所述两个第一通孔5为同轴分布,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5的轴线由于套接管3的轴线相互垂直。在远离让位孔1a的套接管3另一端端部设有弧状削边4,在弧状削边4一侧的套接管3上设有一个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的圆心与其中一个第一通孔5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与套接管3的轴线相互平行。在弧状削边4与第一通孔5之间的套接管3的管身上均布四个U型槽8,每个U型槽8的轴线均与套接管3的轴线平行。在四个U型槽8中有两个U型槽8为对称贯通套接管3的管壁,在套接管3内设有U形压弹片9,所述的U形弹片9包括底部的弧形段,在弧形段两端还延伸出弹片体。所述U形压弹片9弧形段与套接管3内的一端端部为一体结构,且弧形段两端的弹片体分别位于对应的对称贯通套接管3的管壁U型槽8内。设置一根无菌绳7,而后将无菌绳7对折,将对折端穿入所述的一对第一通孔5内,而后打结使得该对折端固定捆扎在套接管3的一端。而后将无菌绳7另一端的绳头端从外向内插入第二通孔6内,而后并从套接管3另一端拉出一段长度,而后在拉出端端部绑扎有与第二通孔6对应配合的限位扣7a。使用过程:在器官游离结束后手术用无菌绳索结扎阻断病变侧消化道,然后于健康侧距阻断带1cm处纵行切开消化道,直视下判断消化道内膜完好后适当延长直至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能放入其中。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抵钉座置入消化道,并仅留其上附着的无菌绳7的限位扣7a部分通过消化道一侧的切口伸到消化道外侧。而后将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紧贴消化道切口的上端切割闭合,在这个过程中术者通过拉紧位于消化道外侧的无菌绳7的一部分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抵钉座不会落入消化道内,同时拉紧状态的无菌绳7能有效的避免在切割闭合器切断或者钉合,剪断无菌绳7或将无菌绳7钉入组织内情况发生。这样会在腔镜下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视野使得吻合器和抵钉座的结合更加简便。并且在现有技术中的吻合器穿刺杆刺入抵钉座的套接管3时提供反向张力使其结合顺畅并稳定。离断完成后,拉拽消化道外侧的无菌绳7使得套接管3另一端端部的弧状削边4从切口出伸出消化道。待套接管3完全外露后解开限位扣7a,将无菌绳7从第二通孔6拉出,而后继续拉拽无菌绳7,使得无菌绳7与套接管3之间出现夹角,请便于将抵钉座拉出消化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包括抵钉座(1),在抵钉座(1)上设有套接管(3),其特征在于:在套接管(3)一端端部设有一对第一通孔(5), 在套接管(3)另一端端部设有弧状削边(4),在弧状削边(4)一侧的套接管(3)上设有第二通孔(6),在第一通孔(5)上捆扎有无菌绳(7),无菌绳(7)的一端插入第二通孔(6)后从套接管(3)另一端拉出,而在无菌绳(7)的一端端部绑扎有限位扣(7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吻合器抵钉座,包括抵钉座(1),在抵钉座(1)上设有套接管(3),其特征在于:在套接管(3)一端端部设有一对第一通孔(5),在套接管(3)另一端端部设有弧状削边(4),在弧状削边(4)一侧的套接管(3)上设有第二通孔(6),在第一通孔(5)上捆扎有无菌绳(7),无菌绳(7)的一端插入第二通孔(6)后从套接管(3)另一端拉出,而在无菌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博
申请(专利权)人:郝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